![]() 當我們把兩塊色相不同、面積相同的色塊放置在同一背景上,我們會發(fā)現色彩有一種遠近的距離感覺。當這個色塊比背景略微突出時,我們叫它近色。當這個色塊比背景略微凹陷時,我們叫它退色。我們通過觀察,還可以感覺到,明度高的色塊比明度低的色塊略微顯得大一些,我們叫它膨脹色。明度低的色塊略微小一些,我們叫它收縮色。自然中的顏色距離我們有遠有近,由于大氣層的厚薄變化,空氣純凈度的不同與人類視力對遠近不同的物體色彩的感受而引起物體色彩的變化。繪畫就能夠用顏料表現出這些存在空間中的物體的色彩,能夠給人一種“深 進去”或“突出來”的感覺。我們通過對客觀事物的觀察,可以隨心所欲地把畫面上的任何一個物體“拉近”或“推遠”,強調或減弱。 從色相上來說,紅、橙、黃有前進和擴張感;藍、綠、紫有后退和收縮感。從明度上來說,明度高的亮顏色有前進和擴張感;明度低的暗顏色有后退和收縮感;從純度上來說,純度高的鮮艷顏色有前進和擴張感;純度低的灰顏色有后退和收縮感。顏色的這種前進、后退感或膨脹、收縮感在我們實際繪畫中可以運用它來組織整個畫面色彩大關系的節(jié)奏感和空間。了解色彩遠近和擴張、收縮的變化這種規(guī)律,對于我們表現畫面的空間關系非常重要。色彩的遠近變化規(guī)律是距離越近,色相越明確,色彩越鮮明;距離越遠,色相越模糊,色彩越變灰。同時我們也了解色彩本身也有遠近感,暖色有向前沖的感覺,冷色有隱退的感覺。暖色近,冷色遠。比如一片黃色油菜花地,近處是黃色,遠一點的是黃綠灰色,再遠一點就呈冷黃灰色。 色彩明暗對比的強弱,也直接影響著色彩空間透視的變化。對比強的有前進感;對比弱的有后退感。 (責任編輯:陳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