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脫力草、瓜香草、老
牛筋、
狼牙草。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龍牙草Agrlmonia pihma Ledeb.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達(dá)1m,全株具白色長毛。根莖短,常生1個或數(shù)個根芽(越冬芽)。莖直立,被疏柔毛及腺毛。羽狀復(fù)葉互生,小葉大小不等,間隔排列,卵圓形至倒卵圓形,長2. 5~7cm,寬1.5~3.5cm,邊緣有鋸齒,兩面均被柔毛;托葉近卵形??偁罨ㄐ蝽斏换ㄝ嗟箞A錐形,5裂,裂片基部生多數(shù)鉤狀剛毛,宿存;花瓣5,黃色;雄蕊5~15;子房半下位,花柱突出。萼筒于果熟時增厚,下垂,頂端有1輪直立鉤刺,外有較深縱溝。花、果期5~12月。生于山坡林下、路旁、溝邊。
采制 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時采割,除去雜質(zhì),干燥。
產(chǎn)地 藥材產(chǎn)于浙江、江蘇、湖北。
化學(xué)成分 含仙鶴草酚A~G(agrimol A~c),并含木犀草苷(luteoloside )、大波斯菊苷(cosmosin)、仙鶴草素(agrimonin)等:鮮根莖含鶴草酚(agrimophol)。
藥理 有止血作用;
乙醇提取物可使麻醉動物血壓上升,低濃度水浸膏乙醇提取物對家
兔離體腸管有興奮作用,高濃度則抑制;對
芥子油或
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家兔
結(jié)膜炎皆有消炎作用;有抗菌及抗寄生蟲的作用。
性味 性平,味苦、澀。
功能主治 收斂止血,截瘧,止痢,解毒。用于咯血,吐血,
崩漏下血,
瘧疾,血痢,脫力勞傷,
癰腫瘡毒,
陰癢帶下。用量6~12g;外用適量。
配伍應(yīng)用 ①
肺結(jié)核咯血;配旱
蓮草、
側(cè)柏葉。②急慢性
痢疾,腸炎
腹瀉:配翻
白草。③
絳蟲病:本品根芽水煎服。
www.xawb.com 2005-09-21
仙鶴草又叫龍牙草,是薔薇科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仙鶴草的得名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有兩名書生進(jìn)京趕考,恐誤考期,每日趕路不停,風(fēng)吹日曬,唇干舌燥,行至山野,其中一位鼻子流血不止,他倆只好暫作休息。正當(dāng)焦慮萬分之時,忽然天空飛過一只白鶴,將嘴上銜的草丟在兩人身旁。他們想,在此危難之際,白鶴丟下仙草,莫非是神仙救我們來了?流鼻血的書生就撿起那草放入口中咀嚼,說也奇怪,沒過多久他的鼻血竟然止住了,后來二人金榜題名。為感謝白鶴,他們便將此草起名“仙鶴草”。
仙鶴草莖直立,多分枝,高達(dá)一米左右,全株有白色長毛。葉互生,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大小相間排列,葉緣有鋸齒。8~9月開黃色小花,果實(shí)頂部有倒鉤刺。
藥用仙鶴草在開花前采收,割取全草,切段,曬干入藥,有收斂止血、消炎止痢的作用。其止血功能是因其含有仙鶴草素的緣故,它的藥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均有抑制作用。文/圖王興民 仙鶴草
仙鶴草用于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瘧疾,血痢,脫力勞傷,癰腫瘡毒,陰癢帶下。
名稱:
仙鶴草類別:止血藥
拼音:XIAN HE CAO
拉?。篐erba Agrimoniae
別名:龍牙草、老鸛嘴、子母草、草龍牙、父子草、狼牙草
藥用部位:全草
藥材性狀:本品長50~100cm,全體被白色柔毛。莖下部圓柱形,直徑4~6mm,紅棕色,上部方柱形,四面略凹陷,綠褐色,有縱溝及棱線,有節(jié);體輕,質(zhì)硬,易折斷,斷面中空。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暗綠色,皺縮卷曲;質(zhì)脆,易碎;葉片有大小2種,相間生于葉軸上,頂端小葉較大,完整小葉片展平后呈卵形或長橢圓形,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鋸齒;托葉2,抱莖,斜卵形??偁罨ㄐ蚣?xì)長,花萼下部呈筒狀,萼筒上部有鉤刺,先端5裂,花瓣黃色。氣微,味微苦。
栽培要點(diǎn):
產(chǎn)地:全國各地均產(chǎn)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時采割。除去雜質(zhì)。
地道沿革:
性味歸經(jīng):平;苦、澀;歸肺、肝、脾經(jīng)
功能主治:收斂止血,截瘧,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瘧疾,血痢,脫力勞傷,癰腫瘡毒,陰癢帶下。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30g(大劑量可用至60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搗敷或熬膏涂敷。
禁忌:表證發(fā)熱者慎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diǎn)擊舉報(b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