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氣的開始,也是天理的生成,五運六氣的上升下降,上下相遘,兩氣相交相生相合,為相得,如木火相臨、金水相臨、水木相臨、火土相臨、土金相臨;寒暑兩氣相交為不得氣,如土木相臨、土水相臨、水火相臨、火金相臨。上臨下為順,下臨上為逆,天周的六氣六甲定位,太一的氣,走五步一相交,交在主氣上,列應(yīng)天的精氣,交在主運上,伏于生成的形類,隨氣所在。這些天理,都要用天干地支付諸于實踐,像解數(shù)學(xué),幾何,物理題一樣,用定義,定理指導(dǎo)著解題,結(jié)論只有一個,這就是天理的唯一性。用感受的方式,像寫作文一樣,描寫的如此深玄,說成是傳統(tǒng)文化,結(jié)論千變?nèi)f化,使中醫(yī)治病失去了理論的依據(jù),使人間失去了行動的指南。無論是論五運六氣的運轉(zhuǎn),還是切脈定病,必須先立起年氣,先知六氣和五運的氣位,不知年氣所加,不知道氣的盛衰,不可能知道隨氣所在,更不可能知道氣交在了何氣位,病生在了何處。在一年“六六之節(jié)”的時間中,大凡一氣,主六十天87.5的時間,都是以立起來的步數(shù)論氣,診病。其知道者,法于陰陽,把得到的氣或診得的病合到“六六節(jié)數(shù)”的氣位上,即使在同一氣中,月的節(jié)氣和中氣都能分開,論天地有司天,在泉,論脈,有寸和尺,上下內(nèi)外也能分開。論勝負(fù)只有看氣交,在氣交處看氣的出入;看氣的快慢;在氣交處,看上臨,下臨;看互相之間的關(guān)系;看五運六氣的五步一左右遷,天氣主,天氣盛,即寸脈盛,在泉的氣衰,即尺脈衰;地氣主,在泉的氣盛,即尺脈盛,司天的氣衰,即寸脈衰。不管是氣交在天上,還是氣交在地上,都能診出災(zāi)眚,變復(fù)可期。六十年中同天地之化,無遺略也。
氣交不當(dāng)其位者——診的是尺脈,病在寸脈;診的是寸脈,病在尺脈。氣交見于他位,即陰脈見于陽脈,陽脈見于陰脈。
氣交失守其位者?!呙}的脈與寸脈的脈,陰陽不及失守其位,又殺氣盛,是大邪氣盛,病危。
氣交尺寸反者必死——如果是尺脈與寸脈陰陽反了,是死脈。然而只有在少陰脈和陽明的脈主氣時,上下反了不叫反。也就是說當(dāng)陰在寸脈反見于尺,當(dāng)陽在尺脈而反見于寸,不叫反了,因為在五運六氣的運轉(zhuǎn)中,少陰是君,是皇帝,他在南政年的南邊是火布天,在南政年的北邊君是用寒氣行于地;他在北政年的南邊是用寒氣布天,在北政年的北邊是用君火行于地。如2015年為甲午年,甲午不是陽明布天,而是甲子少陰布天,陰陽雖反,確不叫反,叫寸獨然為陽,這就是少陰的特殊用法。也是長時間弄不懂《黃帝內(nèi)經(jīng)》的一大障礙,連南北政都說不明白的關(guān)鍵所在。火神派們所糊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