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補氣、養(yǎng)血、強筋骨;
禁忌人群消化系統(tǒng)疾病患者慎食。
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牛尾為黃?;蛩5奈舶停且环N獨具特色的畜肉烹調(diào)原料之一。牛尾的一端粗如拳頭,另一端卻如食指般細,邊上的肉也由厚到薄,牛尾外面有一層筋膜,肉里布滿毛細血管般的脂肪和筋質(zhì),而這些脂肪和筋質(zhì)卻能調(diào)節(jié)干柴的牛尾瘦肉,使之更加松軟和滑嫩。
牛尾的營養(yǎng)價值
牛尾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等成分。牛尾是牛身上活動最頻繁的部位,因而其肉的味道最為鮮美。同時,牛尾性味甘平,富含膠質(zhì)、多筋骨少膏脂,風味十足,能益血氣、補精髓、強體魄、滋容顏;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因其低脂肪高蛋白,富含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而視其為健康營養(yǎng)食品。
牛尾巴營養(yǎng)價值極高,宜燉食。牛尾骨營養(yǎng)分析:牛尾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等成分。牛尾巴美味又滋養(yǎng),尾巴富含膠質(zhì),風味十足。牛尾熬的時間長膠原就出來了 湯就稠了。
牛尾補骨湯能補氣補鈣、強壯筋骨。 牛尾湯在西餐廳的菜譜上經(jīng)常會見到以牛尾為主的經(jīng)典菜肴:牛尾濃湯、紅酒燴牛尾等,說明牛尾在西菜里占有一重要席位。
牛尾的功效與作用
牛尾性味甘、平;具有有補氣、養(yǎng)血、強筋骨的功效?,F(xiàn)代營養(yǎng)學亦認為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能量和磷、鈣、鐵等以及脂肪、維生素類等。
牛尾是很好的食材,而且有益血氣、補精髓的功效,有強體魄、滋容顏的作用,被視為健康營養(yǎng)食品。中醫(yī)認為,牛尾強體魄、滋容顏。
牛尾湯適宜于生長發(fā)育、術后、病后調(diào)養(yǎng)的人、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黃目眩之人食用。適宜于腎虛患者,如男子陽痿早泄、女子月經(jīng)不調(diào)、性欲減退、腰膝酸痛等癥;可部分代替牛鞭湯;年老體弱者食用也很不錯。
牛尾怎么做好吃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牛尾也一樣:看來不起眼,做菜絕對一流。牛尾一頭比拳頭還粗,另一頭象食指一般細,邊上的肉也由厚到簿。
牛尾應該有奶白色的脂肪和深紅色的肉,肉和骨頭的比例相同。牛尾巴美味又滋養(yǎng),價錢相對來說也比較不貴,通常去皮切塊出售,以便用在湯或煨菜里。尾巴富含膠質(zhì)、風味十足,加在砂鍋菜或湯肴中長時燉煮即可盡釋美味。
牛尾的做法大全
材料:
牛尾巴2Kg(水10L,蔥3棵,蒜5塊),鹽,胡椒粉,蔥適量。肉的調(diào)料﹕醬油1大勺,鹽2小勺,切好的蔥2大勺,搗好的蒜1大勺,香油1大勺,少量胡椒粉。
做法:
(1)把牛尾切成4-5cm大小,或者在買來整塊的時候,把刀插入骨節(jié)之間的軟骨部分切斷,把外面的艮膜剃掉泡在水里放血后撈出。
(2)把牛尾放在開水里加火煮一會兒,再把火調(diào)弱,煮3小時左右。煮的時候,把蔥和蒜切成大塊放進去,并漂去在上面的油和沫。
(3)煮出湯來,牛尾上的肉爛糊時撈出,等湯涼后漂去浮在上面的油。
(4)牛肉加佐料拌好。
(5)把湯再熬一次,并放加佐料的牛尾煮一會兒盛在缽子中,另放上準備好切好的蔥和鹽,胡椒面。
材料:
牛尾,洋蔥,胡蘿卜,土豆,冰糖,花椒,桂皮,八角,甘草,陳皮,辣椒,豆瓣醬,料酒,醋,蔥,姜,蒜,生抽,鹽。
做法:
(1)牛尾浸泡2小時,中間可沖洗換水三四次,出盡血水;入開水鍋中焯至變色,撈出沖洗干凈。
(2)所有材料備好,鍋中油熱后,放入冰糖小火炒到溶解;依次放入蔥姜蒜爆出香味后放入辣椒。
(3)放入一小勺豆瓣醬,翻炒至出紅油,下牛尾多翻炒一會。
(4)烹入料酒和一點點醋再翻炒一會,加生抽和熱水至淹沒肉,放入大料盒和剩下的蔥葉,大火燒開后移入高壓鍋,上氣后半小時關火;洋蔥、土豆和胡蘿卜切大塊。
(5)鍋中放油,先下洋蔥炒出香味后,放入胡蘿卜和土豆翻炒,炒至稍變色,加入壓過的牛尾和湯汁,大火燒開后,再移至高壓鍋中,上氣后壓10分鐘,關火。
(6)待高壓鍋自然排氣后,打開裝碗。色澤金紅、咸甜適口、牛尾軟糯、醇香不膩。
材料:
牛尾,香油,料酒,醬油,白糖,甜面醬,淀粉,味精,蔥段,姜片,蒜片,大料,桂皮,鹽,雞湯。
做法:
(1)牛尾按骨節(jié)剁成段,用水浸泡干凈,放開水鍋中煮透,撈出洗去血水。
(2)鍋上火放香油燒熱,投入大料、蔥段、姜片、蒜片煸出香味,下入甜面醬炒勻。
(3)下入料酒、醬油、鹽、桂皮、白糖、雞湯、清水、牛尾燒開。
(4)用微火煮至九成熟時,將牛尾撈出分碼在蒸碗內(nèi),再上鍋蒸爛。
(5)將蒸好的牛尾扣入盤內(nèi)。
(6)湯汁瀝在炒勺內(nèi)上火,加入料酒、醬油、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澆在牛尾上即可。
材料:
牛尾300克,紅葡萄酒300毫升,料酒20毫升,老抽30毫升,胡蘿卜2根,洋蔥1個,桂皮1根,香葉4片,蔥1根,姜4片,白糖15克,鹽10克。
做法:
(1)胡蘿卜切成人厘米左右的滾刀塊,洋蔥切成同樣大小的塊。清水中加入蔥、姜2片,倒入料酒,放入洗凈的牛尾,用大火將水燒開,出現(xiàn)浮沫后撈出牛尾用清水反復沖洗干凈。
(2)另起一鍋加入少許油,放入一半的洋蔥塊,炒到洋蔥變成褐色,然后放入洗凈的牛尾一起炒出香味。
(3)放入老抽、香葉、桂皮,炒到上色,然后倒入紅酒沒過牛尾表面,加入白糖、余下的2片姜,用大火將湯汁燒沸,然后加蓋用中小火慢慢燉1小時。
(4)鍋中湯汁減少到一半,用筷子扎牛尾感覺很柔軟時,放入余下的洋蔥、胡蘿卜,加入鹽,再加蓋燉20分鐘,或者湯汁收濃即可。
材料:
牛尾,香油,料酒,醬油,白糖,甜面醬,淀粉,味精,蔥段,姜片,蒜片,大料,桂皮,鹽,雞湯。
做法:
(1)尾按骨節(jié)剁成段,用水浸泡干凈,放開水鍋中煮透,撈出洗去血水。
(2)鍋上火放香油燒熱,投入大料、蔥段、姜片、蒜片煸出香味,下入甜面醬炒勻,下入料酒、醬油、鹽、桂皮、白糖、雞湯、清水、牛尾燒開。
(3)用微火煮至九成熟時,將牛尾撈出分碼在蒸碗內(nèi),再上鍋蒸爛。
(4)將蒸牛尾扣入盤內(nèi)。
(5)湯汁瀝在炒勺內(nèi)上火,加入料酒、醬油、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澆在牛尾上即可。
材料:
鮮牛尾750克,海帶75克,香菜段5克,姜1塊,花椒2克,蔥絲10克,料酒、醬油各適量,鹽3克,味精5克。
做法:
(1)將牛尾去掉殘皮,洗凈,從每一骨節(jié)縫切斷,放入沸水內(nèi)焯一下,取出放清水里漂洗干凈;海帶用清水洗凈,上屜蒸10分鐘,取出用清水洗凈,用刀切成小條,再放沸水鍋內(nèi)焯一下,撈出控凈水分。
(2)鍋內(nèi)放八清水,置旺火上,放入牛尾燒沸,去掉浮沫,加姜塊、花椒和料酒,用小火燉25分鐘,取出牛尾。
(3)用紗布將燉牛尾的湯內(nèi)沉淀物濾去,把湯倒在凈鍋內(nèi),再加上海帶條、牛尾塊、醬油和鹽,燒沸后用小火將牛尾燉熟爛,取出盛在大碗里,撒上蔥絲和香菜段即可。
食用牛尾的日常注意事項
呼吸系統(tǒng)疾病,泌尿系統(tǒng)疾病,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男性疾病,婦科疾病,兒科疾病,骨科疾病,外科疾病,皮膚性病。
母嬰,兒童青少年,老人,職業(yè)人群,更年期婦女。
健康體質(zhì)平和質(zhì),氣虛體質(zhì),濕熱體質(zhì),陽虛體質(zhì),陰虛體質(zhì),瘀血體質(zhì)。
消化系統(tǒng)疾病,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傳染性疾病,五官疾病,神經(jīng)性疾病。
久病體虛人群。
氣郁體質(zhì),痰濕體質(zhì),特稟體質(zhì)。
牛尾具有豐富營養(yǎng),但是消化系統(tǒng)疾病患者少食或者勿食。
怎么辨別牛尾的好壞:
質(zhì)量佳的牛尾應該有奶白色的脂肪和深紅色的肉,肉和骨頭的比例相同。牛尾巴美味又滋養(yǎng),價錢相對來說也比較不貴,通常去皮切塊出售,以便用在湯或煨菜里。尾巴富含膠質(zhì)、風味十足,加在砂鍋菜或湯肴中長時燉煮即可盡釋美味。
如何挑選牛尾:
市場上一般將牛尾整條出售,購買后由銷售人員順骨縫剁成塊,此外還有熟的牛尾罐頭食品出售。在選購新鮮牛尾時要求肉質(zhì)紅潤,脂肪和筋質(zhì)色澤雪白,富有光澤,去皮后的牛尾要求無殘留毛及毛根,肉質(zhì)緊密并富有彈性,并有一種特殊的牛肉鮮味。
牛尾的儲存方法:
新鮮的牛尾最好趁新鮮制作成菜,如果需要短期保存,可把牛尾放入沸水鍋內(nèi)焯出血水,撈出過涼,控盡水分,加上少許黃酒拌勻,放入保鮮盒,入冰箱保鮮室冷藏保存。如果需要長期保存,則需要把牛尾塊用保鮮膜包裹起來,放入冰箱冷凍室內(nèi)冷凍保存,食用時取出自然化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