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都知道沒有一個孩子不愛聽講故事,也知道孩子們在故事中能學到好多知識,增長見識,可是怎樣給孩子講故事,孩子既愛聽又能做到開卷有益,這也得動一番腦筋。
許多父母認為,帶些感情色彩去給孩子念書本上的故事,就是講故事,或者讓孩子聽APP軟件講故事,我認為這樣不全面,太籠統(tǒng)也不夠細致,講故事應該分年齡段,或者根據(jù)孩子的接受能力不斷的變化,下面我就介紹一下我是怎樣給孩子講故事的。
我從孩子一歲多就開始給孩子講故事,一歲多的孩子要講那些最簡單的故事,畫面要簡單清晰,比如講小白兔采蘑菇的故事,如果單從故事內容本身看,比較簡單,我覺得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講故事要把簡單講復雜,大家一定覺得不合常理吧,這么小的孩子往復雜講,你看我是怎么講的。比如在一頁的畫面上有兔子,有藍天,有白云,有樹,有花,有草,有蘑菇,先按書中的順序整體給孩子講個十幾遍,然后就往復雜講,我就和孩子講,寶貝你看,這是一只兔子,他是白色的,兔子的耳朵好長呀,你看這藍藍的是天空,天空上這白白的是云朵,云朵有 1,2,3,三朵,這兒有一顆大樹,樹上的葉子是綠色的,樹上還有 1,2,兩只小鳥,這一片是小草,小草也是綠色的,這兒還有 1,2,兩朵小花,花是紅顏色的,這個角落還有好多蘑菇,為什這么漂亮呢?因為現(xiàn)在是春天了,春天到了,草綠了,花開了,春天真美啊。
通過這樣講,我把大小顏色數(shù)量,這些基本的詞匯都講給孩子了,高處的白云,角落的蘑菇,這種空間對比講給孩子了,你每本書都這樣用心的講,反復的講,不厭其煩的講,某一天,你就會驚喜的發(fā)現(xiàn),孩子能區(qū)分大小多少了,各種顏色也能區(qū)分了,也會數(shù)一二三了,見了小白兔也認識了。這個年齡段講故事,你不要管他聽懂聽不懂,這里面有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比如讓孩子叫爸爸媽媽,你教了很長時間他也不會叫,可是不知那一天,孩子突然開口叫媽媽了,這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這個階段也是培養(yǎng)孩子愛讀書的黃金階段,因為這個階段孩子畢竟在家里呆的時間多,外部相對接觸少一些,孩子反而在書中學到的知識多。經常給孩子講故事,培養(yǎng)孩子好習慣,讓孩子從小愛上閱讀。
孩子到了兩三歲,講故事要生動活潑,特別是要加上肢體動作,形體語言,要和孩子很好的互動。比如講葉公好龍的故事,一個場景我能演變出好多有趣的游戲,比如那個最精彩的點睛畫面,我就讓孩子假裝給龍點上眼睛了,根據(jù)故事書上的畫面,孩子第一次點上眼睛,我會張大嘴巴露出驚訝的表情,孩子第二次點上眼睛,我趕快捂住眼睛不敢看,表現(xiàn)出害怕的樣子,孩子第三次點上眼睛,我馬上坐到地上假裝被嚇的站不起來,孩子第四次點上眼睛,我立馬倒在地上,表示嚇的暈了過去,孩子第五次點上眼睛,我站在那兒一副無所畏懼的樣子,表示很勇敢一點也不害怕。孩子對這個故事樂此不彼,每次我夸張的倒在地上,孩子都高興的哈哈大笑。邊講故事邊做游戲,孩子特別開心,有時我和孩子互換角色,我來點睛孩子做動作,孩子竟然模仿的惟妙惟肖,孩子的學習能力真的是非常強的。
通過這樣講故事,孩子知道了什么叫膽量,知道了人的膽量是不一樣的,孩子還學會了各種表情,知道了什么是驚訝,什么是害怕,什么是癱軟在地,什么是暈了過去,什么是勇敢無所畏懼。我甚至教會了孩子人暈倒了要做人工呼吸,要做心臟按壓,這就是一個畫面引申出的諸多內容,關鍵看你用不用心了。這個階段講故事,是寓教于樂,讓孩子在玩中學。這個階段講故事要給孩子選一些包含想象力,觀察力,思維能力,空間想象力這些內容,還要給孩子講故事中內涵的優(yōu)秀品質,比如講文明,懂禮貌,講衛(wèi)生,遵守交通規(guī)則,也可以講些簡單的道理。這個階段根據(jù)孩子的接受能力可以給孩子選以下這些書,比如蒙特梭利教育0-6歲兒童智力開發(fā),奇妙的科學繪本,幼兒科學繪本故事,小豬威比生活繪本,彼得兔的故事,曼弗雷德小狐貍情商故事,中華成語故事繪本,金剛葫蘆娃,哪吒鬧海,恐龍歷險記繪本故事,安徒生童話故事等等。
孩子到了四五六歲,講故事就要以講為主了,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要把故事中孩子不明白的字和詞語講清楚,講詞字要方法多樣,但千萬不要像老師講課那樣正規(guī)的講,那樣只會適得其反,越講孩子越糊涂,因為孩子的知識儲備不足,那樣講孩子接受不了。怎樣講呢?比如烏鴉喝水的故事里有個詞精疲力竭,怎樣講呢,我就躺在床上和孩子說,爸爸現(xiàn)在累的一點勁也沒有了,連動都不想動了,這樣形象生動有趣,孩子一下子就記住了,而且會應用,有一次媽媽讓他取點東西,他馬上說,我現(xiàn)在精疲力竭了拿不動。比如五彩繽紛這個詞,我就讓他看放焰火,告訴他這就是五彩繽紛,以后孩子一見響花炮,就說真是五彩繽紛。另外有的字詞解釋時不一定要特別準確,因為孩子知識面窄,有時的確很難講清楚,這時講的意思差不多就行,用近義詞解釋也可以,這樣孩子起碼能理解一多半,隨著孩子知識的積累慢慢會全部理解的。這個階段還可以穿插著讓孩子認一些常用字,培養(yǎng)孩子的識字興趣。我在孩子識字方面是下了功夫的,現(xiàn)在孩子6歲多,已經認識2500個字,但這是有方法的,是另外一個話題了。這個階段當然更少不了講道理,這時道理就要深入一些了,可以引導的問孩子,這個故事講了個什么道理,要多鼓勵孩子給爸爸媽媽講故事,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運用能力。
這個階段講故事,主要是讓孩子理解字和詞,根據(jù)孩子的接受能力,進一步的講故事中所包含的優(yōu)秀品質,比如要有好的習慣,有自信心,責任心,同理心,懂分享,敢擔當,不怕困難,堅持不懈,陽光心態(tài)等等,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這些優(yōu)良的品質,讓孩子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讓孩子知道只有努力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到了五歲就可以讓孩子在APP中聽一些比較長的故事了,這當然得讓孩子自己選擇他愛聽的內容,父母不能強迫孩子聽自己認為有用的內容。到了6歲父母還可以和孩子互動編故事,充分發(fā)揮孩子想想象力,如果互動中孩子想不出千萬不要勉強,否則會適得其反,畢竟孩子還小。這個年齡段可以選擇以下這些書,比如西頓動物記科普繪本,不一樣的卡梅拉,給我三天光明,海底兩萬里,愛的教育,窗邊的小豆豆,伊索寓言,格林童話,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父與子漫畫,少兒百科全書,少兒版史記,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四大名著,少兒益智故事。米小圈上學記,米小圈漫畫成語等等。
關于米小圈上學記這套書,我想說一下我的看法,現(xiàn)在這套書非常受孩子歡迎,故事的主人公叫米小圈,他在日記中記錄了他和同學老師家長以及動物之間發(fā)生的故事,這套書完全是以一個孩子的心態(tài)和語氣寫的,非常符合兒童的喜好特點,這也是這套書受孩子歡迎的主要原因。故事中的主人公米小圈,他具備好多現(xiàn)實中孩子的特點,他善良,有愛心,懂分享,幽默,機智,搞笑,活潑,重情義,有上進心,也淘氣,撒謊,遲到,嫉妒,虛榮,不愛學習,上課看漫畫書,不按時完成作業(yè),不愛學畫畫等,好多家長說怕和米小圈學壞了,這確實是一個比較現(xiàn)實的問題,這個時候就是考驗父母教育水平了,關鍵在于你怎樣把握,怎樣去引導孩子了,世界上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它是需要相互對比相互比較的,如果你給孩子講的都是真善美,那這個世界上都是真善美嗎?所以父母要引導孩子真善美,但也要教孩子學會識別邪惡丑,況且現(xiàn)實生活中也沒有那么多實例,只有通過講故事才能更好的告訴孩子,講故事不單單是學知識,他能全方位多方面的培養(yǎng)孩子,這一點父母一定要牢記。
在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講故事是一種非常好的教育方式,也是孩子最樂意接受的學習方法,我認為給孩子講故事應該在1歲多就開始,并一直堅持下去,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父母在給孩子講故事時,如何給孩子選書也是件費腦筋的事,具體如何選,我建議父母多帶孩子到圖書館看看,多在各個賣書的網(wǎng)上看看,多和愛看書的家長交流,多和老師交流。利用自己的朋友圈讓朋友推薦,然后自己再根據(jù)孩子的特點選書。另外許多父母在給孩子講一些父母認為比較難理解的書時有顧慮,我告訴你不要有顧慮,孩子的接受能力有時超乎你的想象,只要他愿意聽,你就給他講,可以脫離書本講,可以天馬行空的講,或許是當時,或許是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在你不知不覺中,他竟然懂了,我在這方面是深有體會的。
我孩子現(xiàn)在六歲多,秋天上一年級,現(xiàn)在是放假期間,孩子在家時間長難免淘氣,前幾天孩子把玩具弄得滿地都是,他媽媽說你趕快收拾一下,要不你爸爸下班會批評你的,你猜孩子說啥?他說人人都是平等的,爸爸憑啥管我?還有一次我上班前告訴孩子,看電視上午半小時,下午半小時,不能超時。我剛出門,孩子就對他媽媽說,咱們家還有沒有人權!我記得我沒有給孩子專門講過人人平等人權這些知識, 因為孩子小沒到達到講這些的時候,那他是怎么有了這些概念的呢?我想想還是在平時的故事中講過,或簡單的提過,孩子雖然理解的不全面,但這么小的孩子能有這樣的認識,已經很了不起了。這樣的例子在我孩子身上有很多,真是讓人感嘆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
父母在給孩子講故事的過程中,一定要用心去講,多開動腦筋,多思考,多和孩子互動,在講故事中培養(yǎng)孩子閱讀愛好,只要堅持不懈,孩子在學齡前就會學到好多知識,明白好多道理,這樣就為孩子將來上學打下良好的基礎。也為孩子一輩子的優(yōu)秀素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