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設(shè)右扶風(fēng),轄有當(dāng)時之茂陵(今興平東北)、平陵(今咸陽市西北),故今天之興平,也是研究扶風(fēng)竇氏之對象。
興平縣志里說:竇、馬、耿、班,后先輝映,則所以光岳色而壯河聲者!
竇指竇融(前 16~62),東 漢初平陵(今陜西咸陽東 北 )人,字周公。因有功封安豐侯,其子孫多封列侯。
《名臣》下有竇廣國,槐里人,漢文帝后弟。有賢行,文帝欲相之。后
曰 :“恐天下以吾私廣國,久念不可?!睆V國亦力辭不受。后封章武侯。
竇融,平陵人。廣國七世孫。莽時群推為河西五郡大將軍。世祖中興,融歸漢,授涼州牧。卒,謚戴侯。竇氏一門兩侯、三公主、四二千石。
竇勛,平陵人,融之孫,漢章帝后父。
竇環(huán),憲弟。官駙馬都尉,封夏陽侯。時竇氏專政,侈肆自恣,憲弟篤、景皆驕縱不法。惟環(huán)獨好經(jīng)書,節(jié)約自修。及事敗,篤、景皆被誅戳,環(huán)獨不與禍。
竇武,融元孫,平陵人,漢桓帝后父。少以經(jīng)行著稱。延熹中,以掖庭親拜特進(jìn),封槐里侯。遷城門校尉。在位多辟名士,清身,疾惡賄賂,不通兩宮。賞賜悉散與太學(xué)諸生及貧民。李膺、杜密坐黨,禍幾死,武抗疏救出之。靈帝立,進(jìn)位大將軍,更封聞喜侯。與太傅陳蕃謀誅宦侍曹節(jié)等,不克而死。
竇固,融從子。博覽書傳,尤喜兵法。襲父爵,封顯親侯。數(shù)征匈奴有功。明帝時,與好畤侯耿忠至天山,擊呼衍王,斬首千余級,追至蒲類海,取伊吾盧地,置宜禾都尉,留吏士以屯田焉。
竇章,族子。好學(xué)有文章,為人恭儉。除東觀校書郎。
竇允,字子雅,晉始平人。清尚好修。少仕縣,稍遷郡主簿。舉孝廉。除浩亹長。勤于為政,勸課田蠶,平均調(diào)役,百姓賴之。遷鉅鹿太守,甚有政績。卒于官。
竇滔,字連波,真之孫。風(fēng)神秀偉,該通經(jīng)史,允文允武,時論高之。秦符堅時,委以心膂之任,備歷顯職,皆有聲聞。遷秦州刺史,拜安南將軍,鎮(zhèn)守襄陽。
竇毅,字大武,南北朝時茂陵人。性溫和,謹(jǐn)慎自守,器識深沉。周孝閔時,拜大將軍。嘗以大義責(zé)敵兵退,入為大司馬。隋開皇初,拜定州總管。累居藩鎮(zhèn),咸得人和。薨于州,贈襄郢等六州刺史,謚曰“肅”。
竇熾,字光成,漢校書郎竇章之后。性嚴(yán)明有謀略。身長八尺二寸,膂力過人。 以功拜廣武郡公。大破蠕蠕,拜柱國大將軍。隋開皇中薨,謚曰“恭”。
竇易直,藍(lán)田尉。累遷浙西觀察使,入為戶部侍郎。文宗即位,拜右仆射。潔清自喜,未嘗引用親黨。
竇善,熾之兄。以中軍大都督、南城公從魏孝武西遷,仕至太仆衛(wèi)尉卿,汾北、華、瀛三州刺史,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永富縣公。謚曰“忠”。子榮遠(yuǎn)嗣。
竇榮定,善之子。智略深沉,容貌魁偉。周文帝見而奇之,授平東將軍。卻齊師,以功拜開府儀同,除中州刺史,尋拜上柱國。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以秦州總管,率九總管步騎三萬,出涼州,與突厥阿波可漢相拒,累敗之。突厥請盟而還。卒,贈冀州刺史、陳國公,謚曰“懿”。
竇抗,榮定子。美容儀,性通率,長于巧思。 父卒后,恩遇彌厚,官定州刺史。
竇賢,字託賢,茂陵人。志業(yè)通敏,少知名。宣政間,授使持節(jié)、儀同大將軍。 開皇中,襲神武公,除某州刺史。
按:竇、耿、馬、何為縣之大姓,名德卓著,已見列傳。 其無傳而舊志見世表者,在漢:
竇氏又有魏其侯嬰,秦大將軍經(jīng),安成侯充,南皮侯彭祖,襲章武侯賞,護羌校尉壽,南陽太守邕,安定太守猛,武威太守林,襲安豐侯穆,顯親侯友,郾侯篤,將作大匠褒,城門校尉霸,鄠侯詔,西鄉(xiāng)侯靖,渭陽侯機,雁門大守統(tǒng),魏征西大將軍真,遼東公祜,遼東王拓,遼東公嚴(yán),建昌公略,忠義侯勤,襲神武郡公賢,信都縣男靜,莘國公誕,同平章事參,隋西河郡公洪景,襲西河郡公儼,明哲鉅鹿郡公照,南康大守德素,襲鉅鹿郡公彥德,明知敬延安司馬懷文,陳留令思,陳右勛衛(wèi)承家,尋陽司馬思忠,唐安司馬景容,恒王府參軍景俊,武威郡都督懷哲,安西副都護承慶,同宮令景,高宗相德元 ,扶風(fēng)郡公思仁,南唐司馬思純,榆林太守思亮 ,將作大匠德洽,隋成都公文,杞國公招賢,襲杞國公紹,宣德藏靈御史大夫溫,襲安成公孝宣,襲神武公志靈,感昱左武將軍衍,襲信都公逵,兵部侍郎遜,后周酂國公恭,軌黃國公奉節(jié),譙國公琮,將作大匠克順,襲西河公善衡,國子祭酒常,黃州刺史宏馀,秘書監(jiān)周余容,觀察使群,鄂岳節(jié)度副使鞏,殿中侍御史從直。——錄其官閥尤著者,余詳顧志及《竇氏家乘》。
清竇如適,拔貢。善世子??滴跷煳纾?/span>1678年)科舉人。任江西泰和知縣。有善政,士民為立“去思碑”。
竇居仁,店張人。與弟居禮、居義、居信,以發(fā)賊至,互相奔救,同死焉。
竇興祖,明時邑庠生。德行學(xué)問,卓絕庸流。時值貢期,學(xué)使者寵異之,欲令獵其等。興祖以首貢年老,讓弗受,遂以拂學(xué)使者意,見黜。疏食終身,無怨言。
崇禎末歲饑,竇讓者,亦矢志不食,七日死。
竇成璽,邑庠生。平生以氣節(jié)自負(fù)。逆闖陷長安,設(shè)學(xué)臣考試,關(guān)中士多往從之。 璽與竇崇樸獨抗志不應(yīng)。鄉(xiāng)人勸之,則曰:“故主尚在,可衣冠事賊乎?區(qū)區(qū)一名,何足顧也”,卒棄之。終身與凡民共役,無怨言。
竇崇樸,諸生。性孤介,飭身輒廉謹(jǐn),雖環(huán)堵蕭然,而讀書自娛,不屑營競。逆闖既移明祚,乃仰天嘆曰 :“三綱絕矣,我何忍以衣冠辱孔孟之門墻哉?”遂與成璽俱逃名不試。人或勸之,則自指其面,悲悼欲絕,勸者愧焉。
竇善世,乙未拔貢。父早逝,事母以孝聞。母歿三年,不食酒肉。士民公舉孝廉,屢請為鄉(xiāng)飲正賓,不赴。邑令茹琛表其門曰:操履清介。
《忠義》節(jié)下有:
竇慶,茂陵人。性和厚,頗工草隸。初封永富公,位河?xùn)|太守、衛(wèi)尉卿。大業(yè)末,遷南郡太守,為賊所害。
竇廣娃、序娃:元年十月,賊過堡,登甲持長矛,殺數(shù)賊,忽大隊至,被刺死。明年二月,賊又至,同堡趙鳳鳴、竇廣娃、序娃、大炮、新富、回娃、三清,皆戰(zhàn)沒,三清斫傷十余人。廣娃手刃六賊,尤英鷙云。
竇彥章,店張北堡人。六年五月,發(fā)賊至,婦女爭入窨。彥章手矛殺數(shù)賊,力竭被戕,而入窨者賴以全。鎮(zhèn)人竇甲娃、覺娃,尚志村張改娃,張馬村崔文清,大姑村軒義,張村張連,西門堡孔時中,皆以護窨守堡戰(zhàn)死。
六年五月,發(fā)賊過堡,存義持長槍入賊隊,傷數(shù)人。賊忽大至,身中十余槍而顛,年十九。先是元年七月 ,同鎮(zhèn)李季娃,年亦弱冠,獨出遇賊,殺六人而死。 竇清義者,年七十矣,隨團戰(zhàn)西門外,斫數(shù)賊,賊大隊圍之,猶不能傷,用槍炮轟之,乃斃。里人曰 :“叟非叟,童非童,二羅成,一黃忠。
竇煥昌 店張南村人。同治元年(1862),賊亂,負(fù)母逃避,突遇賊,度不能脫,紿賊曰 :“若縱吾母,吾付若銀。”賊信之,縱母去。 實無銀,賊怒,攢矛刺之,煥昌格斗,中數(shù)創(chuàng)而斃。
《人物志》:
竇璡,南北朝茂陵人。工詩隸,頗解鐘律。歷任穎川、南郡、扶風(fēng)太守。
竇群,唐茂陵人。以處士征為右拾遺。兄常弁、弟庠鞏,皆擢進(jìn)士第。為郎,工詞章,著《連珠集》行于世。
《雜傳》:
漢竇憲,融曾孫,漢章帝后兄。官侍中。章帝崩,都鄉(xiāng)侯暢來吊國憂,太后數(shù)召之。憲懼分權(quán),刺殺暢。太尉掾何敞按得實情。憲懼誅,乃請擊匈奴自贖。拜車騎將軍,出塞大破匈奴,勒功燕然山而還,進(jìn)位將軍。和帝時,以謀逆迫令自殺。
竇懷貞,唐左相德元子。少詭激,衣服儉素。官至左御史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內(nèi)禪,進(jìn)左仆射,封魏國公。與太平公主謀逆,事敗,投水死。
《選舉》:
竇章,以薦官,中郎將。
晉竇允,舉孝廉。官太守。
唐竇淑向,以薦,為左拾遺。
竇群,以處士,征為拾遺。
竇易直,以明經(jīng),官左仆射。
《進(jìn)士》:
唐竇常,群兄。竇牟,群兄。竇癢,群弟。竇鞏,群弟。四人俱官右拾遺。俱詳人物。
《舉人》:
明代:竇榮。
竇如適,善世子??滴跷煳纾?/span>1678年)。任江西泰和縣知縣。有善政。去后,民立去思碑,稱循吏焉。
竇存義,店張人,嘉慶戌申。廣東石城縣知縣。
竇光祖,嘉慶辛酉,華州訓(xùn)導(dǎo)。
竇善世,康熙壬子(1672年)。 洛川縣訓(xùn)導(dǎo)。
竇承禹,道光。
竇世澤,店張人。
《歲貢》:
竇布,任湖廣永定衛(wèi)學(xué)訓(xùn)導(dǎo)。
竇養(yǎng)浩,任江南丹徙縣學(xué)教諭,升山西大同府學(xué)教授。
竇養(yǎng)善,任漢中府洋縣學(xué)教諭。
竇巍泰,任延安府延長縣學(xué)訓(xùn)導(dǎo)。
竇晟,任興安州平利縣學(xué)訓(xùn)導(dǎo)
竇孟春,店張人。
竇元,店張人。
竇若虛,店張人。省講演員 。
竇鵬揚,監(jiān)生。,雍正十三年鄉(xiāng)飲介賓。
《人物志。后妃》:
章德竇皇后,平陵人。大司徒融之曾孫也。建初二年(77),以選入長樂,令譽日聞。肅宗立為皇后,妹為貴人。帝崩,和帝即位,尊為皇太后。兄憲,弟篤,并貴顯。后憲等謀不軌被誅,帝以后常自減損,令勿議。
桓思竇皇后諱妙,章德皇后從祖弟之孫女也,父諱武。延熹八年(165),選入掖廷,冬立為后。帝崩無嗣,后為皇太后臨朝。立靈帝宏,太后父大將軍,欲誅宦官曹節(jié)等,為所殺。 遷太后于南宮云臺。 竇氏雖誅,帝以后有援立功,資奉有加。
唐高祖太穆順圣竇皇后,平陵人。父毅為周上柱國,尚武帝姊襄陽公主,入隋為定州總管。后發(fā)垂過頸,三歲與身等?!杜]》、列女》等傳一過不忘。 隋受周禪后,太息曰 :“恨我非男子,救舅氏患?!币阊谄淇?。長適唐公李淵。后追謚為穆皇。
睿宗昭成順圣竇皇后,平陵人。曾祖抗、父孝諶自有傳。后婉淑循禮。帝為相王,納為孺人,即位進(jìn)德妃。 生元宗及金仙、玉真二公主。
《才女》:
蘇惠,字若蘭,竇滔妻也。善屬文。滔,苻堅時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綿為迴文璇圖詩,以贈滔。宛轉(zhuǎn)循環(huán)讀之,詞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錄。按:璇璣圖詩自題曰'始平蘇氏’,故采入。
《烈女》:竇門婦呂氏,年二十,夫賈死江淮間,姑憐其幼,欲嫁之。婦曰 :“從一,義不可再,況姑在乎?”姑故加箠楚,以絕其情,終不恨 ,守志終身。
竇廷桂妻南氏,夫亡拒嫁,奉姑,養(yǎng)嗣子。
張坤妻竇氏 朝耘田,夜紡織,養(yǎng)葬舅姑,撫孤守節(jié)。
竇啟元妻董氏,店張人。鄉(xiāng)里稱賢孝。六年三月 ,賊至,董推妯娌先避,己在后。遇賊,賊問鎮(zhèn)人窖藏,嫚罵被殺。 時馬駒村張存祿母榮、 張金華母李、 胡家橋劉榮嫂柴晚女 、新原村翟發(fā)財母翟榴花、洛家莊張某妻梁丁女皆以賊令指富家地窨,或 喚窨中少婦,不從,罵,遇害。
竇貞女,名蟬,南田村人。 幼許鄰村宋牛兒。育翁家,翁姑愛其孝,視如女。 未及婚,牛兒死關(guān)外 ,蟬父應(yīng)元迎女還,將覓富家嫁之。蟬聞,潛奔宋門,留奉翁姑。閱八年,應(yīng)元利得聘貲,訟之縣庭。 蟬齒指出血,誓不他適。 縣令感嘆,歸之宋。道光二十六年事也。自此竟與母家絕,足不出閨門以老。
竇烈女者 宋萬疆聘而未娶之妻也。 萬疆客關(guān)外不歸,烈女赴夫家,翁姑憐其少,令他適,女不可,奉翁姑終身。光緒二年,省憲以“垂髫完貞”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