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魚指西施,落雁指王昭君,閉月指貂蟬,羞花指楊玉環(huán)。下面我們通過四篇小故事:西施浣紗、昭君出塞、貂蟬拜月、貴妃出浴。來了解下:
1、西施浣紗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美女,因為腳大,發(fā)明了長裙,遮掩了自己的缺點,西施的臉蛋嫵媚,粉面桃腮,。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河里的魚兒看見她的身影,都沉到河底忘了游動。從此,“沉魚”就成了西施的代稱。
2、昭君出塞
漢元帝時期,有個叫王昭君的宮女很漂亮,為了掩飾自己削肩的缺欠,她發(fā)明了墊肩。漢元帝為了與北方的匈奴長久和好,把王昭君嫁給單于。昭君出塞的路上,馬嘶雁鳴,使她心緒難平,于是撥動琴弦,彈奏起離別曲。南飛的大雁聽到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美麗女子,忘記了擺動翅膀,竟然從空中跌落下來。從此,“落雁”就成為昭君的代稱。
3、貂蟬拜月
三國漢獻帝時期,司徒王允的養(yǎng)女貂嬋是當時有名的美人。貂蟬的耳朵小,為了掩飾這個缺欠,她發(fā)明了耳環(huán)。一天,貂嬋在后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云將明月遮住。正巧被王允瞧見。王允逢人就說,我的女兒拜月時,月亮被我女兒的美貌驚得躲到云里不敢出來。從此,“閉月”就成為貂嬋的代稱。
4、貴妃出浴
唐朝開元年間的楊玉環(huán),因為相貌出眾被選進宮來封為貴妃。她有狐臭,為了掩飾發(fā)明了香水,并經(jīng)常用香湯沐浴。有一天浴后到花園賞花,看見盛開的花朵,剛一撫摸?;ò炅⒓词湛s起來。這情景,被身旁一宮女看見。宮女于是便到處說,楊玉環(huán)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從此,“羞花”就成為楊玉環(huán)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