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惠安青山宮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東南沿海山霞鎮(zhèn)青山村以北500米處的青山南麓。距惠安施瑯墓東南33.1公里。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山宮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青山宮即“靈安王廟”、青山王祖廟,為道教宮觀,供奉著五代人物神——張悃。張悃,光州固始縣人。五代閩將,光啟元年(885年),隨王潮、王審知入閩,后任閩將。清·嘉慶《惠安縣志·卷28》載:“張悃,五代時天下割據,兵燹疊告,民各鳥獸四散,鄉(xiāng)閭不保,悃集民兵訓練之,旗鼓嚴肅,刁斗時巡。青山一帶,盜不敢犯,桑麻無恙,雞犬敉寧。” 宋建炎年間(1127~1130年)封“靈惠侯”,賜額“誠應”;景炎年間(1276~1278年)晉封“靈安王”,賜額“敕封靈安王廟”。
青山宮坐北朝南,面積656平方米。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為山門、兩廊、前殿、后殿。東側有文昌祠,西側有英烈祠。前殿面闊、進深各5間,后殿面闊5間,進深4間,兩殿皆為抬梁穿斗式混合木構架,硬山屋頂。前殿以屋頂雙坡急瀉聞名?,F(xiàn)宮內尚存有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和成化元年(1465年)重修碑記2方。
主廟——青山靈安王廟由官府始建于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坐北向南,由前殿、深井、中殿、后殿組成。廟宇高聳,呈臺階級縱深向上發(fā)展,氣勢雄偉。文昌閣并排于主廟東邊6米處,內有惠安縣第一任知縣古石雕塑像。有放生池、中亭閣、正廳,也呈臺階級縱深向上發(fā)展,斯文典雅。英烈祠在宮西南6米處,坐西北向東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