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鑒賞之 明清官窯瓷器補篇(三十八)

206明正德 斗彩纏枝花卉撇口尊


直徑13.8厘米  10.7厘米

此器為較罕見之明正德斗彩纏枝花卉紋撇口尊,存世稀少,該尊造型周整,釉色、花紋均為正德御窯斗彩之代表。

正德時期撇口尊大多以青花繪龍紋為裝飾,故宮博物院原清宮舊藏正德青花穿花龍紋撇口尊即為一例,刊于《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紅〈中〉》上海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0年,頁62,圖57;臺北故宮博物院亦有藏,刊于《明瓷名品圖錄》,東京,1977年,卷2,圖版92;戴維德爵士舊藏一例,現(xiàn)藏于倫敦大英博物館,刊于《Oriental CeramicsThe World's Great Collections》,東京,1982年,圖版124

本品的主體紋飾為斗彩纏枝花卉,日本出光美術(shù)館藏一件正德青花纏枝蓮紋撇口尊,刊于《出光美術(shù)館藏品圖錄·中國陶瓷》,出光美術(shù)館,1987年,圖177;日本出光美術(shù)館另收藏有一只正德斗彩纏枝花卉紋三足盤,紋飾作斗彩纏枝花葉交錯狀,與本拍品紋飾類似,刊于《中國陶磁名品展》,出光美術(shù)館,1994年,圖20。

RMB 2,645,000

207清雍正 御窯斗彩云海九龍圖天球瓶


52.5厘米

天球瓶是受西亞文化影響極深的一種瓷器造型,始于明代永樂、宣德年間。清雍正時值盛世,仿古風(fēng)盛行,御窯廠承命生產(chǎn),其中天球瓶作為經(jīng)典的永宣器類,得到廣泛的摹制和創(chuàng)新,除了傳統(tǒng)的青花品種以外,還新添諸如斗彩、五彩、粉彩等門類,達到“師古而不泥古,仿古而不忘新意”的境地。

本品外壁以斗彩繪云龍紋,青花勾線細致,龍紋以紅綠彩為主,形態(tài)生動,富于變化,細頸五爪,矯健有力,九龍騰躍于天海之間,寓意“九龍在天,天下大治”。其間祥云密布,生動傳神,細節(jié)上的處理顯出雍正時期繪工精細的特點,為宮廷陳設(shè)瓷。此瓶云紋的描繪極有特色,以青花細線勾勒輪廓,再填以各色彩料,紅、黃、綠色彩繽紛,形態(tài)飄逸,這種連綿不絕的云紋見于雍正御窯斗彩器之上,為雍正時期標(biāo)準(zhǔn)“五色祥云紋”。國人自古即對龍崇拜,并視之為祥瑞。“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長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因此龍常與云氣紋、火焰紋、海水紋襯托配合出現(xiàn)在器物上,以示其登天潛淵之特性。歷代皇帝均以“真龍?zhí)熳印弊跃?,龍成了皇?quán)的象征,五爪龍更為帝王專用紋樣。本品底不落款,《清檔·雍正記事雜錄》中有奉皇帝旨意“俱不要款”的記載,雍正帝常指示所燒瓷器不落年款。

德國德累斯頓瓷器博物館收藏一件乾隆斗彩云龍紋雙耳大瓶,該瓶形體碩大,紋飾神采與本品極為相近,器型亦相似,該瓶作為德累斯頓瓷器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展出,可見珍罕之至。另見一件乾隆斗彩龍鳳穿花紋梅瓶,原清宮舊藏,龍紋畫法及彩料與本品接近,亦不見款識,刊于《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斗彩》,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9年,頁259。

RMB 2,530,000

208明成化 斗彩花卉紋天字罐


款識:無圈欄“天”字青花楷書款  9厘米

天字罐是明代成化斗彩瓷器。因罐底用青花楷書一無圈欄“天”字款而得名,均為官窯作品。彩器中用青花紋飾片段或以青花勾勒輪廓填彩,畫意生動,構(gòu)圖舒展。多繪海馬、海獸、海水、朵云、夔龍、翼龍、蟠螭、纏枝瓜、纏枝蓮及蕉葉等,紋飾線條柔和圓潤,色彩明艷鮮亮。器有大小之分,最大者通高13厘米。成化時期的“天”字罐因久負盛名,清代康熙、雍正年間的景德鎮(zhèn)窯曾大量仿制成化斗彩天字罐。成化斗彩器早在明代晚期已是名品?!冻幧烬S雜記》云:“在勝朝則有永宣成弘正嘉隆萬官窯,其品之高下首成窯,次宣窯,次永,次嘉,其正弘嘉隆萬間亦有佳者?!贝送猓緯嘣?,與本品同為斗彩器的雞缸杯,其價值在當(dāng)時已“值錢十萬”,可見成化斗彩器之珍貴。

本品胎體輕薄,直口,短頸,溜肩,腹下漸收,廣底,底內(nèi)署有“天”字楷書款。本品附有原配圓形器蓋,蓋頂微凸。蓋頂以礬紅料繪制團蓮一朵,蓋壁則以青花料繪一圈卷草紋。罐肩繪有一圈蓮瓣紋,主體紋飾則是青花斗彩纏枝蓮紋,六朵蓮花以青花料描繪,而枝葉則在青花輪廓內(nèi)填以綠彩。器底亦繪仰蓮瓣紋。

檢索國內(nèi)外公私收藏,與本品同紋飾的成化斗彩天字罐僅見有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該器亦有原配圓蓋,風(fēng)格紋飾、器形尺寸均與本品近似(參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 五彩·斗彩》,第181頁,圖版164)。此外,景德鎮(zhèn)御窯廠亦曾有出土與本品紋飾及形制相同,唯未填彩者(參見《景德鎮(zhèn)出土元明官窯瓷器》,第307頁,圖版326)。

本品紋飾線條柔和纖細,只分濃淡而不分陰陽,無渲染烘托,達到了極高的藝術(shù)成就,無疑是成化御窯瓷器中的一件精品。

來源:美國藏家舊藏

參閱: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 五彩·斗彩》,商務(wù)印書館1999年,第181頁,圖版164。

《景德鎮(zhèn)出土元明官窯瓷器》,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307頁,圖版326。

RMB 2,415,000

209清雍正 斗彩暗八仙雙壽桃紋碗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直徑13.3厘米

雍正斗彩為清代官窯名品,不但彩料妍美絢麗,更深得布局之妙,紋飾疏朗清新,絕無堆砌紛繁之虞,故其成就獨步一時,歷來受到鑒賞家高度評價,其中暗八仙紋碗即屬此類雍正斗彩之精品。

此碗制作精良,胎薄體輕,釉面光潔。外壁斗彩繪暗八仙紋飾,輔以如意貫套紋,碗心兩道弦紋內(nèi)彩繪折枝壽桃,桃實碩大,以紅彩點染桃尖,突出質(zhì)感。暗八仙為傳統(tǒng)紋飾,以八仙手中法器暗喻指代,寓意祝頌長壽,與碗心壽桃內(nèi)外搭配,應(yīng)為清宮祝壽時用器。全器填彩準(zhǔn)確,彩料細膩瑩潤,為雍正官窯斗彩器之精品,傳世不多,十分珍貴。相同器物可見徐氏藝術(shù)館藏品(參見《徐氏藝術(shù)館.陶瓷IV.清代》,徐氏藝術(shù)館,1995年,圖139)。為同一寫款者署款。

RMB 2,500,000

210清雍正 斗彩祥云龍鳳紋葵口碗 (一對)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直徑19.7厘米  10厘米

此碗成一對,碗口寬沿外侈,略有萎口,形成四瓣葵口狀,弧形腹內(nèi)收,下部較豐滿,圈足,整體線條優(yōu)柔雅致,圓潤自如,呈現(xiàn)出清代早期所流行的碗形。器通體在釉下以青花勾勒圖案紋樣的輪廓,在釉上施礬紅,綠,黃各色彩料,繪制圖案。描繪出一條盤繞于祥云之間的升龍,張牙舞爪,霸氣四溢??谘貎?nèi)外等距點綴朵朵鮮花,其間則是滾滾波濤激蕩不已,磅礡大氣。外壁上隨葵瓣形分為四處圖案,分別繪有游龍戲珠與瑞鳳展翅,龍身蜿蜒矯健、張弛有度,鳳翼羽毛整飭、五彩斑斕,均由各色釉料勾勒而成,構(gòu)圖層次分明,細部刻畫精密。足邊的回紋環(huán)環(huán)相扣,象征富貴不斷,大吉大利。足內(nèi)以青花料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這件作品胎釉細膩柔潤,造型華美別致,呈色濃艷俏麗,紋飾精巧尊貴,所繪圖案極具欣賞價值與藝術(shù)魅力,確實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收藏精品,堪稱代表了當(dāng)時瓷器燒制工藝最高水平的集大成者。

參閱:《清朝工藝之美》大阪市立美術(shù)館1922P28.68。英國維多利亞及阿爾伯特博物館,藏品編號:598A1907

JPY 31,625,000

211清雍正 斗彩福祿綿綿大盤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直徑27厘米

此盤為敞口,淺腹,圈足,盤形雋秀典雅。胎質(zhì)堅致細白,釉汁瑩潤如玉。外壁及盤心均以斗彩技法描繪紅蝠葫蘆紋,色彩豐富,呈色艷麗,描繪細致入微,生動流暢。柔嫩蔓藤的卷曲之姿,流露著線條之美,葫蘆呈現(xiàn)不同質(zhì)感,彰顯出彩料之精;形神俱佳的紅蝠,映襯著諸色交輝的絢麗。紅彩的純正勻凈,綠彩的嬌嫩青翠,黃彩的明快潤澤,在此之中得到最佳的展現(xiàn)。紅蝠寓“洪福齊天”,葫蘆表“子孫萬代”,均為吉祥福壽之意。布局虛實相濟,密而不亂,欣賞之際更覺清新怡人。外底正中落青花 “大清雍正年制”雙圈六字二行楷書款,工整清秀,字跡雋永。

縱觀有清一代,內(nèi)府御瓷的紋飾多賦予吉祥喜慶的寓意,然從藝術(shù)美學(xué)的角度來評判,往往是寓意顯凸而畫意不足,予人以附會牽強之感,唯獨雍正一朝畫筆逸麗清新,構(gòu)圖別具一格,將兩者巧妙融匯于一體,令人欣賞畫意之際頓悟其中蘊意。究其原因,乃源于胤具有近乎苛刻的審美性格,非常留意宮廷藝術(shù)品的制作,對瓷器紋飾講究“文、雅、精、細”,為達此效果往往不惜多次修改稿樣,直至感覺完美方罷。正是如此的執(zhí)著追求,令雍正御瓷以超凡脫俗的形象獨步有清一代,此斗彩福祿紋盤正是其中代表之一。

雍正斗彩可分作兩類:一類是仿明成化斗彩制品;一類是本朝自創(chuàng)款式。而此盤從其紋樣及色彩來看,即屬于后者。此盤呈現(xiàn)的藝術(shù)效果既不似傳統(tǒng)斗彩那樣鮮麗單純,也不像單一粉彩那樣柔和溫潤,而是自成一格,于淡雅粉潤中略顯亮麗,于纖細嬌巧中更見挺雋,既柔潤蘊蓄又光彩照人,完美的再現(xiàn)了雍正一朝斗彩瓷器的精髓所在,韻味悠長。相同作品見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和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shù)館收藏。

來源:瑞典私人藏家舊藏

RMB 1,840,000

212清雍正 斗彩壽山福海盤 (一對)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直徑15.5厘米×2

此式斗彩盤為雍正一朝所獨創(chuàng),后世不曾再造,頗為珍稀。其形小巧雋秀,胎釉細薄瑩潤,釉色柔和不艷。盤心一側(cè)繪陡峭山壁,上有桃枝橫欹而出,碩果累累,錯落有致,質(zhì)感逼真。下見五蝠成群翩飛,更現(xiàn)靈石破海而生,寓意福壽吉祥。其設(shè)色淡雅逸麗,紅色油潤,縁色似水般瑩亮明澈,構(gòu)圖頗得虛實之妙。當(dāng)中山石桃枝之繪畫水平堪稱雍正御瓷之最,運筆蒼勁,皴法多變,點染細致。外壁環(huán)繪三組折枝荔枝紅蝠圖,荔枝果上裝飾團壽紋,頗為獨特,寓意利壽利福。整體彩繪精細,風(fēng)格清麗,氣韻雋逸,彰顯出雍正帝對御瓷紋飾“文、雅、精、細”的脫俗追求。底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雙行青花楷書款,字體工整秀雅。

參閱:

《英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國立博物院藏·中國清代瓷器》廣西美術(shù)出版社1995 Lot97

《千祥云集·中國吉祥圖案文物·敏求精舍四十五周年紀念展》香港藝術(shù)館2008,P174

《孫瀛洲的陶瓷世界》第219頁,圖134

RMB 1,782,500

213清康熙 斗彩描金八吉祥折腰盤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 雙圈雙行六字楷書款  直徑26.2厘米

盤敞口,折腰,圈足。通體繪斗彩描金紋飾。盤心以繪六個環(huán)套的如意云頭組成團花,內(nèi)壁繪變形雙犄牡丹紋;器外壁飾纏枝蓮花托八吉祥,近足處環(huán)繪蓮瓣紋。圈足內(nèi)青花雙圈內(nèi)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書款。

此盤器形碩大周整,胎質(zhì)細膩,釉色瑩潤,紋飾古樸典雅。此器原為一對,為日本出光美術(shù)館之舊藏,并著錄在1987年出版《出光美術(shù)館藏品圖錄·中國陶磁》圖版943號。

來源:

1.壺中居舊藏,東京。  

2.玫茵堂收藏

RMB 1,725,000

214清乾隆 斗彩加粉彩嬰戲圖小瓶


款識:“乾隆年制”四字雙行篆書款  8厘米

清代乾隆粉彩器造型格調(diào)新穎,工藝完美獨特,裝飾題材皆為祥瑞,開創(chuàng)了粉彩發(fā)展的新格局。此件拍品即為此時佳作,小器大樣,造型靈巧精致,線條圓潤優(yōu)美,瓷胎堅實縝密。通體滿施白釉,釉面透潤瑩潔,以斗彩為飾,先以青料勾畫出花紋輪廓,而后填以紅、綠、黃等色,部分以青花為飾,色調(diào)淡雅。主題紋飾為嬰戲圖,腹部一周繪十六個嬰戲童子,石橋如虹,蕉葉碧翠,奇石林立,朵花清麗,綠草依依,一派春意盎然之景。眾童子皆梳發(fā)髻,周身綢緞錦衣,面龐白皙紅潤,神態(tài)稚拙活潑,于庭院之間嬉戲玩耍,身著各色長衣,或站立,或蹲坐,或斗蟋蟀,或捉迷藏,表情生動逼真,活潑可愛,凸顯孩童時代的天真爛漫。

嬰戲圖案是古代民間喜聞樂見的一種裝飾題材,主要流行于明清時期,特別是康、干時期,宮廷藝術(shù)受其影響較大,也較多見這類裝飾。周圍輔以翠竹、芭蕉、花草、山石、欄桿等。外壁口沿下與足端外部均飾一周回字紋;頸部繪如意云紋邊飾;肩部繪卷草紋及如意頭紋,腹部底端飾一周變體蓮紋邊飾。各邊飾條帶均以金彩作間隔,雙耳也涂金,顯得雍榮華貴。將金彩引入斗彩畫面是乾隆斗彩的特征,既豐富了釉上彩的種類,又使畫面更添富麗堂皇。外底施淡青色釉,中心有“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方形款識,字體規(guī)整,起筆、落筆處色澤較濃,具有乾隆時期的典型特征。

整個器物形制獨特,小巧玲瓏,斗彩裝飾,以粉彩飾童子的衣袍,豐富了整體畫面,使畫面更有立體感,人物變得栩栩如生。色彩豐富,色調(diào)雅致,嬰戲圖案的構(gòu)圖明快清晰,至為難得。

RMB 690,000

215清雍正 慶宜堂制款斗彩落花流水紋臥足杯(一對)


款識:“慶宜堂制”四字雙行楷書款  3.5厘米  口徑7厘米×2

落花流水,語出唐代詩人李群玉《奉和張舍人送秦?zé)拵煔w岑公山》詩:“蘭浦蒼蒼春欲暮,落花流水怨離襟”句。明天順三年(1459年),王佐增補《新增格古要論》卷八“古錦”條謂:“今蘇州府有落花流水錦及各色錦”,說明此紋飾應(yīng)最早源自絲織品圖案,后采用于明成化初期的斗彩杯上,入清以降,康熙雍正二朝瓷藝上皆喜以之裝飾。

此杯胎體輕薄,潔白細膩,造型小巧。杯身以青花及紅綠二彩繪就而成,見瓣瓣落英,粉紅淡雅,徐徐灑落,逐波而流,淺翠苲草,緩緩飄零。流水以青花淡描繪出,于諸物映襯之下,俱可感知,予人追尋流水之際,思緒已遠去,飄至生平所見最佳之勝景處,靜靜體會其寂謐,收獲不可言喻之意趣。杯內(nèi)以紅彩繪魚紋,眾魚逍遙,享受在水之樂。其畫筆精美,設(shè)色淡雅而質(zhì)感逼真,花落之態(tài),游魚之樂,皆隨筆而至,此絕非庸手可為,其構(gòu)建出落花流水之意境皆為天下文人所喜。底書青花“慶宜堂制”楷書方框款,為雍正、乾隆、嘉慶三代著名的官窯堂名款。

RMB 575,000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明清精品瓷器賞析
北京東正拍賣最新結(jié)果出爐2:重要宮廷夜場
明清各代瓷器鑒定要點
乾隆瓷器
清代雍正粉彩瓷考賞析
【專業(yè)鑒賞】慧眼瓷器鑒定測試:明清瓷器篇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