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是誰,我想大家都熟知,她是四大美人之一,是絕代佳人,她身姿曼妙,能歌善舞,詩情書畫樣樣在行,“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說的是古代四大美人的美貌,沉魚說的是西施,落雁說的是王昭君,閉月說的是貂蟬,羞花自然說的就是楊貴妃了。
據(jù)說有一次,楊貴妃在御花園觀賞牡丹的時候,她的美貌讓百花都失了色彩,羞愧不及貴妃的美貌,都靜悄悄的閉上了花瓣,于是貴妃“羞花”典故由此而來。
楊貴妃原是唐玄宗李隆基兒子的第十八子壽王李瑁的王妃,倆人年紀相仿,也算是佳偶天成了,但是唐玄宗當時最喜歡的妃子武惠妃逝世,雖說后宮佳麗三千,卻沒有一個能讓李隆基滿意的,作為皇帝的貼身太監(jiān)高力士就為皇帝推舉了壽王妃楊玉環(huán)。
于是唐玄宗李隆基就冊封了楊玉環(huán)為自己的貴妃,“父奪子妻”也算是當時乃至現(xiàn)在的一大秘聞了,安史之亂的時候,唐玄宗攜楊貴妃出逃,后來出現(xiàn)了馬嵬坡之變,唐玄宗不得不將楊玉環(huán)及楊國忠殺死,以解千軍之怒,當時的楊貴妃也只有38歲。我們課本中背誦的白居易的《長歌行》說的就是楊貴妃與李隆基的愛情悲劇故事,至于是不是愛情,我們就不知道了。
我們現(xiàn)在所熟知的楊貴妃自殺于馬嵬坡,是正史的記載,但是在古代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有人認為貴妃當時并沒有死,而是被掉包救走了,這種說法不只是后代開始流傳的,在當時的唐朝就有流傳。
白居易在《長恨歌》里寫到: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大意是說,叛軍平息之后,唐玄宗因為舍不得貴妃的死去,曾經(jīng)回到馬嵬坡這個地方尋找貴妃的尸體,但是遍尋各處,就是不見貴妃的蹤跡,白居易還寫道“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也就是說,貴妃既然尸體找不見,就有可能沒事,現(xiàn)在人依然還是人世間。
關于楊貴妃的下落,不只是中國說法千奇百怪,在日本也有種種說法。目前流傳最多的一種說法是,馬嵬坡死的貴妃其實是假貴妃,真正的貴妃早已逃亡日本,因為當時的軍中主將陳玄禮愛憐貴妃的貌美,不忍心就這樣將其殺之,于是他與高力士密,讓以侍女代替付費,然后高力士用車運來貴妃尸體,恰好查驗尸體的人就是陳玄禮,因此,這個計劃得以完美實施,而真正的楊貴妃則由陳玄禮的親信護送。
1963年的時候,曾經(jīng)有一位自稱是楊貴妃后人的日本姑娘,像當?shù)氐碾娨暸_出世了一本家譜,認為自己就是楊貴妃的后裔,當然,這存在嘩眾取寵的可能性。
據(jù)說唐玄宗在安史之亂之后,曾經(jīng)派人四方尋找貴妃,終于在日本找到了貴妃,唐玄宗為了表示自己對貴妃的思念,還派人特意送了二尊佛像給楊貴妃,而楊貴妃作為回禮,則是回送了自己的玉簪作為給李隆基的回禮,而且這兩尊佛像至今還在日本的久津院內(nèi),至今當?shù)剡€保有相傳為楊貴妃墓的一座五輪塔。不過這也可能是日本侵華時,搶奪的中國文物,而編創(chuàng)的故事。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為離譜的說法是,楊貴妃去了美洲,當然史料并不多,大多只是現(xiàn)在的學者自認為自的研究。
不管以上的說法是不是真的,這一切都有待于新的史料來為我們解開這個千年的歷史謎團。
本文由龍貓原創(chuàng),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