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黃強
玄武湖是南京城市的綠肺,也是南京城的明珠。其歷史可以遠溯到南朝,曾經(jīng)是南朝水軍的訓(xùn)練湖泊,可見玄武湖的面積是很大的。經(jīng)過宋代的填湖圍田,玄武湖水面面積縮小了很多,大概只相當(dāng)于原來的三分之一。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玄武湖上消失的景點就更多,如玄圃、沈園、孚澤廟、五龍?zhí)谩㈦u鳴埭、先賢祠、曠觀亭等。
【圖26,20世紀30年代玄武湖舊影】
雞鳴埭在玄武湖南,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南朝》詩云:
玄武湖中玉漏催,雞鳴埭口繡襦回。
誰言瓊樹朝朝見,不及金蓮步步來?
敵國軍營漂木柿,前朝神廟鎖煙煤。
滿宮學(xué)士皆顏色,江令當(dāng)年只費才。
明代朱元璋開國時,在玄武湖建有一座湖神廟。湖神廟原名毛老人廟。傳說,朱元璋計劃在玄武湖建黃冊庫,遭到當(dāng)?shù)睾竦姆磳?,湖民推舉一毛姓老人與官府交涉。為了說服皇帝,毛老人用湖上有老鼠,對建“檔案館”不利的等等例子,讓朱元璋顏面大丟。于是朱元璋下令將毛老人封為黃冊庫總監(jiān),讓他管理黃冊庫,理由是毛和“貓”同音,可以鎮(zhèn)住老鼠。但是老人不愿被收買,拒絕做損害湖民利益的總監(jiān),觸犯龍顏,被鎖進一個地窖,他為了抗?fàn)?,絕食而亡。毛老人成為為謀福祉的犧牲品。黃冊庫建好后,朱元璋得知毛老人已死,命修建一廟祭祀老人,同時鎮(zhèn)一鎮(zhèn)鼠患,故得名為“毛老人廟”。
【圖27,玄武湖湖神廟】
清末民初陳作霖《炳燭里談》記載:“后湖在明時為黃冊庫,黃冊每苦鼠嚙。一日,太祖至湖,見一鄉(xiāng)老,問之曰:‘鼠患何以除?’對曰:‘惟貓可以制之?!瘑柶湫?,則‘毛’也。太祖以‘毛’、‘貓’同音,遂生埋之,而為立廟于湖中,謂之毛老人廟。相傳之說,似非無據(jù),今乃祀之為湖神矣?!?/p>
到了清代,玄武湖恢復(fù)養(yǎng)殖捕撈業(yè),皇冊庫也被廢止。湖民以捕撈為生,覺得“毛”“貓”音同,貓也愛食魚,對他們不利,于是改“毛老人廟”為“湖神廟”,以祈求湖神賜福消災(zāi)。
至此之后,玄武湖的湖民捕撈之前,都要來這里設(shè)香案、供品,祭拜湖神,期盼獲得一個好收成。清代湖神廟所在地收購鮮魚的商賈云集。
【圖28,玄武湖舊影】
太平天國戰(zhàn)火中,玄武湖梁州上的湖神廟被毀。清同治十一年(1872),曾國藩第二次出任兩江總督,在原址重建湖神廟,占地兩畝,有房屋25間,內(nèi)有湖神殿、觀音殿、大仙樓、賞荷亭等建筑。曾國藩曾在此與幕僚、賓客喝酒吟詩。
照片中顯示的是昔日舊景,這個老建筑也已經(jīng)被毀。如今的玄武湖又復(fù)建了湖神廟,只是一個年代不久的新建筑,早沒有了往昔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