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上公共演講課教學內(nèi)容
美國,大學,演講,教學
美國大學上公共演講課教學內(nèi)容
ZMarieDanziger教授是KennedySchoolCommunicationProgram的主任。她在肯尼迪學院(KSG)上兩門課,一門是”溝通的藝術”(TheArtofCommunication),一門是”政治溝通”(PoliticalCommunication,為公共政策研究生專設的核心課程)。兩門課程內(nèi)容和結(jié)構都差不多。其中,又因為都以公共演講(publicspeaking)為教學的核心,所以時常又被稱為公共演講課。Danziger的課是肯尼迪學院比較有特色的課程之一,十分受歡迎。
下面以政治溝通課為基礎,介紹一下美國公管學院的公共演講培訓。
教學內(nèi)容
主要有七大教學目標,后面加上我的短小的概括、評論。
(1)幫助學生建立一套對復雜問題進行分析的思維模式、“路圖”;
一般來說,要能說會道,會忽悠,善于演講,首先腦子要清楚,要善于分析把握問題,用最簡單扼要通俗易懂的話把問題的關鍵點說出來。所以,思維模式很重要。邏輯很重要。歸納很重要。這是第一個教學目標。
(2)利用帶有情感渲染力的溝通方式進行表達、溝通、游說
這就是所謂的要“煽情地忽悠”。美國人認為,演講時,干巴巴的念稿子是不行的。背頌也是不行的。嚴肅地,讓人產(chǎn)生距離感的也是不行的。所以要動情地將,煽情地講。打動觀眾。這是忽悠的重要手段。
(3)利用私人式敘述(personalnarrative)來表達演說者的目標與信念(通過講個人小故事來忽悠)
美國人認為,講話是不能光將宏大敘述,要講小事,八掛,個人的事,比如我今天怎么怎么了,昨天受了什么挫折,我媽媽經(jīng)歷了什么事。老婆怎么怎么倒霉了。諸如此類。要講故事。
(4)與具有潛在敵意的聽眾們進行精神上的相通
對帶有敵意的聽眾進行忽悠然后讓他們同情你或接受你的觀點。這其實是一種溝通時的情景:你講話時,知道聽眾都不喜歡你,討厭你,懷疑你(可能是針對你的觀點立場,也可能是針對你的個人),這時你應該如何去和他們溝通,如何的破冰融冰?
(5)面對一個觀點分化的觀眾,尋找同他們的共同點
這也是一種情景訓練。情況是:你在講話,觀眾分成兩派,比如說左派和右派。統(tǒng)派和獨派。親美派和反美派。諸如此類。觀眾們互相也不喜歡。這時候你是一個演講者,你可能支持其中一派,也可能是中立者的身份。這時你如何擺正你自己在他們中的位置?如何和他們溝通?如何不致得罪其中的一派?如何打通他們之間的隔閡?
(6)危機出現(xiàn)時的溝通
出現(xiàn)了一個緊急事件,這時你如何和聽眾們溝通?事件當然和你所處的職位有關。而你有特殊的職責,向公眾(或特定的人群)去解釋這一危機,宣布一個不幸的消息,盡可能安撫之,保證安定團結(jié)。比方說你要宣布對一萬名員工進行裁員,你如何跟他們講話?比如說你身上發(fā)生了重大丑聞,你要對公眾召開記者招待會進行解釋(否認,或者承認錯誤請求原諒,或者引咎辭職之類),還有就是發(fā)生了重大的公共危機、緊急事件,比如911恐怖襲擊,美國總統(tǒng)要對全國人民講話。
教學方式
講課與實踐相結(jié)合。講一堂課,再練習一堂。
講課形式:學生先閱讀一些材料,在上課時,老師進行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與討論。另外,經(jīng)常會播放經(jīng)典講話的錄像,然后由老師同學生一起進行分析點評。
實踐形式:實踐才是該課的重點所在。實踐分成二種。
*即興演講(impromptuspeech)
每堂教學課開始師,邀請二到三名學生主動上臺進行即興演講。題目自擬。時間三到五分鐘左右。學生愿意進行演講鍛煉的,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在第一堂課的第一次即興演講中,一個日本學生(財務生官僚)自告奮勇上臺演講。他英語一般,之前從未出國留學。
*主題式演講
把學校分成若干組,擬定若干題目,由學生自選完成。每個共需完成三個主題的演講。所謂的主題,就是某種想象出來的特定的情境,一會兒將更詳細地加以說明。每次演講,演講者要面對組內(nèi)二十多個學生加上老師和助教。講話期間還有錄影。學生講完后,由其他學生一起集體評定,大家一起提出建議與批評。學生回家后可上網(wǎng)看自己當日的講話錄像,以幫助自己改進。
演講主題包括:
(1)問題分析
a.提出一個對某一問題的解決辦法
b.回答某一個讓人困惑、煩惱的問題/麻煩
c.描述一個新的想法或者計劃
d.把一個復雜的問題用非常簡化并且是有用的語言概括出來
(2)講故事:以帶著感情色彩的表述方式講出一個小事(最好是發(fā)生在自己或者親戚朋友身上的),然后加以簡要分析,利用這個小事去說明你想要表達的某個觀點或主題。訓練目標是讓演講者學會如何平衡敘事與分析、利用敘事來充分觀點與主張的說服力。
(3)面對帶有的敵意的觀眾:選擇一個比較有爭議的題目,提出一個比較有爭議的主張,想象觀眾是敵對的,或者充滿懷疑的。
(4)分化的觀眾:假想一個內(nèi)部帶有強烈分歧的、情緒化的憤怒的觀眾,去陳述你的某種觀點或主張,試圖和他們都建立某種共同聯(lián)系;
(5)危機溝通:假象某中你所工作的組織遇到的某種危機,然后你負責去和宣布這個危機:你可能是承認你自己的組織的錯誤、失敗,進行道歉。
(6)特殊場合演講
a.宴會上的祝酒辭
b.對已去世的人的哀悼辭、紀念辭
(7)最終演講:
a.個人評論(op-ed)練習:寫一篇供報紙發(fā)表的個人評論,然后在演講中把主要觀點講出來。
b.關于本課程教學內(nèi)容的演講,可以是對課程的反思、評論,可以是對其他同學之前演講的反駁,諸如此類。只要和課程有關的主題皆可。
一般來說,每個演講三到五分鐘左右,不可超時??刂茣r間是非常重要的。
在每次演講只前,講話者都要對聽眾描述假象的情境。比如說,你可以假想自己是美國總統(tǒng)布什,準備講一個在911后面向全國國民的講話,你就要跟聽眾們說,你們現(xiàn)在把我看成是布什,你們是普通美國國民,在911襲擊后,你們準備聆聽布什的第一次全國講話。諸如此類。
本人講了上述主題的(1)、(3)、(6)
學生演講情況
因為這里是職業(yè)學校(professionalsschool),因此學生基本都有職業(yè)經(jīng)歷,而且在KSG,學生什么背景都有。因每一個演講者的主題基本都和其個人職業(yè)背景相關,所以,聽大家演講,恰好是一個開闊眼界,了解同學的機會。在我所在的課程中,演講者包羅萬象:從軍人、私營部門職業(yè)人士、政府官僚、NGO工作者、各種各樣的國際組織工作者到法律工作者都有。學生又來自全世界各地,所以你能聽到不同國家人的不同視覺。許多問題與發(fā)展中國家的社會問題與社會發(fā)展有關,所以我也在演講課中學到了很多東西。比方說一個巴基斯坦女性學生言辭批評該國的強奸法;一個軍人背景的學生從自己的角度講述虐囚與刑訊問逼供問題;一個日本公務員講述在其國內(nèi)執(zhí)行稅收遇到的問題,諸如此類,絕對是包羅萬象,不可能一一舉出。在整個課程中,我大約聽了各組近百個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