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足本”《浮生六記》的作者問題

“足本”《浮生六記》的作者問題

作者:朱文通 《光明日報》( 2017年01月16日 13版)

  《光明日報·文學遺產》2017年1月2日第5版發(fā)表的關于《浮生六記》的專題文章,對“足本”后“二記”的作者問題有所涉及,本文借此再作申論。

  楊引傳在蘇州護龍街舊書肆中發(fā)現沈復《浮生六記》手稿的時間,最晚是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此時就已經是“六記已缺其二”了。然而此后不久,楊引傳的妹夫王韜從地方文獻中發(fā)現此前有人見過全部書稿,并把資料寄給了楊引傳。光緒三年(1877),楊引傳在朋友們的鼓勵下,將《浮生六記》輯入《獨悟庵叢鈔》,自撰序一篇,并請妹夫王韜撰跋一篇,另將王韜從地方文獻中發(fā)現的管貽葄關于《浮生六記》的題詩六首和潘鍾瑞題詞置諸書前,于次年作為《申報館叢書續(xù)集·紀麗類》的一種,排印付梓,這是《浮生六記》最早的刊印本。光緒三十二年(1906),此書又在東吳大學出版的《雁來紅叢報》上發(fā)表,才使該書逐漸流傳開來。據初步統計,目前《浮生六記》的中外文版本已經多達140余種。其中,號稱“足本”者只有1935年11月世界書局出版的《美化文學名著叢刊》本《浮生六記》。然而,該書出版后立即遭到林語堂等多人的種種質疑。其實,該書所附錄的趙苕狂《浮生六記考》、朱劍芒《浮生六記校讀后附記》對該書就已經提出了質疑,特別是責任編輯朱劍芒的質疑,以有關史實為依據,更是切中要害。趙苕狂是世界書局總編,他在文章中老老實實地說不敢判定真?zhèn)?,只是出于對王均卿品格的了解,認為他還不至于作偽才出版此書,現在看來這不過是托詞。如今“足本”《浮生六記》后“二記”系偽造,早已有了定論。但是,后“二記”究竟是何人偽造,目前仍難斷定。

  首先應該區(qū)別“足本”《浮生六記》后“二記”的捉刀人和世界書局出版“足本”《浮生六記》的策劃人。毫無疑問,世界書局出版“足本”《浮生六記》的策劃人應該是王均卿。鄭逸梅1981年撰寫《〈浮生六記〉的“足本”問題》指出,王均卿曾經委托鄭逸梅根據他提供的有關資料,補寫后“二記”,被鄭逸梅婉言拒絕。鄭逸梅的回憶早已得到大家的公認。鄭逸梅曾經于1980年9月致函俞平伯,談到了所謂“足本”的問題:“世界書局有《浮生六記》足本,后二記不知出于何人代撰。當時王均卿一度與弟接洽,囑撰二記,弟以筆拙不類,謝之?!钡弥@一切之后,俞平伯以為“今得鄭老手書,上海商人請他作補,被他辭卻,自是第一手材料,二記偽作,已無疑矣”。此書出版后,鄭逸梅就認為“足本”《浮生六記》后“二記”是王均卿策劃的,但不一定是他親自捉刀,世界書局當有知情者。由于策劃人王均卿在此書出版前不久就已經逝世(1935),所以后“二記”的作者問題也就成了一個難解之謎。對此,目前學術界主要有三種說法。

  其一,認為是王均卿撰寫。如喬雨舟在1990年9月15日《文匯讀書周報》發(fā)表《狗尾續(xù)貂王均卿》一文就持這種觀點。徐重慶在《香港文學》2010年第11月號總第311期發(fā)表《〈浮生六記〉后兩記是王均卿假托》一文,詳細介紹了王均卿及其女婿季小波的生平事跡,十分珍貴,特別是其中引用季小波的書信提到:“《浮生六記》后兩記實際是我岳父所作?!毙熘貞c認為:這“絕對可信”,似乎加重了這種觀點的分量。此說恐怕是把捉刀人和策劃人混為一談了,其實季小波也沒有為此說提供任何新的證據。

  其二,認為作偽者另有其人。上海文史館館員王瑜孫在1989年9月26日的《團結報》上發(fā)表《足本〈浮生六記〉之謎》一文,將捉刀人和策劃人區(qū)別開來,明確指出后“二記”的作偽者另有其人。王瑜孫說,據大東書局同仁告知,“足本”《浮生六記》后“二記”“是出自一位叫黃楚香的寒士之手,酬勞為二百大洋”。

  其三,認為是前人所寫。洪靜淵在《紅樓夢學刊》1982年第2期發(fā)表《讀〈紅樓夢〉和〈浮生六記〉補遺》一文,認為后“二記”是近僧即潘麟生所作。洪靜淵認為,《浮生六記》原名《紅塵憶語》,又名《獨悟庵叢鈔》。在同治甲戌年間,書稿曾為武林(今杭州)刺史潘麟生所得。管貽葄為之題跋,認為《紅塵憶語》“只有四篇,后二篇系以沈三白自況之潘麟生所作,并為六記”。由于該文自相矛盾,錯漏甚多,缺乏足夠的證據,這一觀點并未引起學術界的足夠重視。特別要指出的是,管貽葄逝世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不可能給同治甲戌年間潘麟生所得《紅塵憶語》寫題跋。

  管貽葄(1788—1848),字樹荃,號芝生,江蘇陽湖(今常州)人,嘉慶十八年(1813)舉人,曾任河南固始縣知縣、福建興化知府,工詩詞,著有《湘西齋詩草》二卷、《裁物象齋詩鈔》等。管貽葄在世的時候確實見過全本的《浮生六記》,并留下題詩——《長洲沈處士三白以〈浮生六記〉見示,分賦六絕句》,此詩收在《裁物象齋詩鈔》(道光戊戌本)中。這是目前所知對《浮生六記》最早的記述,管貽葄見到了足本的《浮生六記》,并非如洪靜淵一文所說“只有四篇,后二篇系以沈三白自況之潘麟生所作,并為六記”。

  此外,還應該指出的是,管貽葄有一位堂弟名叫管貽萼,后人時有將二人混為一談的,主要是把管貽葄誤為管貽萼,洪靜淵一文就有此誤。

  洪靜淵文章中自相矛盾之處頗多,不足為據。季小波和王瑜孫的說法均應重視,但是筆者更傾向于同意王瑜孫的觀點。筆者認為,王均卿由于身體有疾等原因(不久即逝世)應該難以自己捉刀撰寫后“二記”,否則,他不必冒著泄露商業(yè)機密的危險去請鄭逸梅撰寫。而王瑜孫從大東書局的同仁那里知道代筆人是誰也很正常,因為王均卿不僅在大東書局有投資,而且長期主持大東書局的編輯工作。

  總之,世界書局出版“足本”《浮生六記》一書的策劃人是王均卿,而后“二記”的作者,即王均卿所委托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寒士黃楚香。至于黃楚香的生平事跡,只能留待今后再進一步考察。

 ?。ㄗ髡呦岛颖笔∩缈圃簹v史所研究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浮生六記》百年研究述評
苗懷明:逝水流年憶平生——《浮生六記》六讀
鐘岳文:《浮生六記》——清代才子沈復的自傳體隨筆
足本《浮生六記》作偽真相
孫犁讀過“足本”《浮生六記》
鄭逸梅 |《浮生六記》佚稿之謎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