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同甘共苦、吃苦耐勞、吃糠咽菜、為了我,為了家庭做極大的犧牲,這根本是把另一個人拖下水,把自己的困難扔給別人。有這種思想的人可想對生活已經(jīng)多么絕望(不一定是真的生活很差),暗示了他的三觀有問題。這種人就是強盜、乞丐、禍害。居然大部分把最后一種看成愛情。理直氣壯地說:不能跟我吃苦就滾一邊去!我完全理解不了這種邏輯。
讓我們分析下,有這種思想的人。100%都是窮人(當(dāng)然不是窮人就有這種思想),說這樣的話,有兩種人。一種現(xiàn)階段他需要的是這種陪她奮斗的女人。他對你是沒有感情了,也永遠不會投入感情。待到時機成熟,他自然棄你而去。而且這樣的人內(nèi)心有強大的自卑感,他甚至認為你選擇他是沒人要。另一種是這個男人預(yù)見到自己不會成功,遇到不計較的女人了,他終于松了口氣,松心啦。后者比較自私,責(zé)任心也不強,可能一時感激你,但絕對屬于即使窮今后也會出軌的人。
那是不是就不能同甘共苦呢?我想即使比爾.蓋茨內(nèi)心也渴望有只手可以緊緊抓住自己不放吧。
一個女人愿意跟一個男人一同奮斗,不是因為她條件不好只能下嫁,不把他看成投資,期待他是潛力股,而僅僅是覺得和他各方面都合得來,兩人處的開心。我以為這才是愛情。這樣締造的婚姻穩(wěn)定性才高。
一個男人愿意追求一個女人,并希望可以跟她共同生活,不是因為父母親朋的壓力,不把她看成救命稻草,期待她能幫自己減輕生活的壓力,而僅僅因為迷戀她,跟她一起就特別舒服。我以為這才是愛情。這樣締造的婚姻穩(wěn)定性才高。
同甘共苦不知道是多少女人心中對婚姻的企盼,所以,她們勇氣十足地嫁給對方,然后陪著他一起吃苦,一起打拼,只可惜,男人成功的那一天,卻不一定會和你同甘了。
女人通常都是與男人“共患難”最堅決的人,然后當(dāng)男人在“患難與共”中得到成功后,首先想到的竟然是背叛“共患難的女人。因為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有不能”同富貴“的觀念,所以成功的男人最先背叛的肯定是自己當(dāng)初”共患難“的女人。改革開放以來,社會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夫妻“同苦不能共甘\",從夫妻創(chuàng)業(yè)成功后的“分首揚鑣”,到丈夫當(dāng)官后的“養(yǎng)情人”,有錢就變壞的案例數(shù)不勝數(shù)。
很多人都認為,夫妻就要在一起同甘共苦,再苦再難好歹也有個扶持,只有一同經(jīng)歷過苦難的夫妻,才能經(jīng)得住考驗。
是的,經(jīng)得住考驗的愛情,才是真正的愛情,但又有多少愛情經(jīng)得住考驗?zāi)??
男人的內(nèi)心里也都希望能有一個女人能和自己同甘共苦,但是很多的女人只做了一半,只知道怎么共苦,而不知道怎么去同甘,從而導(dǎo)致了不能同甘共苦。
男人的成功需要女人來襯托,而襯托他的一定是花而不是雜草。女人要明白,男人成功不是他一個人的成功,而是共同努力得來的,兩人的共苦,就是為了成功后的甘甜。而這樣的甘甜女人不償,那成功對于一個男人來說也體現(xiàn)不出他的價值,他的價值在你這體現(xiàn)不出來,那共苦對他來說也美沒了意義。也許他會感激你,也許會時常想念共苦時的你,但就是不想面對他成功后卻不能陪他同甘的人,他的成功需要你來襯托,需要你來顯露,而你卻恰恰不會,所以他會厭惡,是你讓他失去了他的價值。
許多女人在與男人共苦的過程中,因為各種因素,讓自己失去了一個女人應(yīng)有的魅力,而成功后未能及時改變自己的角色,不能襯托出男人的價值,導(dǎo)致了不能同甘共苦。
貧困的時候能陪他一起吃苦,成功的時候和他一起享受,這樣才會體現(xiàn)一個男人的價值,才能散發(fā)出女人最美的氣質(zhì)和魅力。沒有男人不喜歡既能同甘又能共苦的女人。
對我而言,愛一個人,就是讓她幸福,而不是跟著一起吃苦。即使同甘共苦,也得合適這方式,否則,寧愿后悔也要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