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北站下車的時候意外發(fā)現(xiàn)的,在北站南,是新開發(fā)的一個景區(qū)。很期待來看一下
廈門,別稱鷺島,簡稱鷺,一直流傳一句話“廈門是閩南文化的集散地”,所以來廈門一定要了解一下閩南文化,要了解閩南文化就一定要來廈門老院子,到了老院子一定要看一下神游華夏演藝——閩南傳奇,感受不一樣的閩南文化。
老院子景區(qū)在廈門北站南400米,坐動車到廈門北站,坐公交車來到軟件學院,到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中午了,這里有兩個大的團餐廳,在這里吃的飯,餐廳很大,可以容納上千人,享受完就開始我的老院子之旅啦!
廈門老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整體建筑采用閩南當?shù)貧v史悠久的民間傳統(tǒng)建筑風格——廈門古厝。古厝是閩南一帶的傳統(tǒng)民居,在閩南語里,“厝”是房子,也是閩南最有代表意義的傳統(tǒng)建筑,多以群體建筑的形式出現(xiàn),這樣的房屋寬敞通透,冬暖夏涼,這是秉承閩南人性格中溫良、自省的特質,顯現(xiàn)出非常強烈的宗族群體意思,傳承關于家的榮耀。廈門現(xiàn)在仍有村民居住在祖輩流傳下來的古厝里。老院子民俗古厝整體建筑上濃縮表達了閩南 人堅韌、開朗、沉靜、豁達的性格和對生活的美好愿望,采用匯聚了閩南當?shù)刈罹呙耖g古老特色的一些建筑風格,形成了閩南當?shù)毓咆蓉S富多彩的建筑表達。下面就帶領大家感受一下老院子古厝閩南風情的獨特展示。
【漁村古厝——牌坊】【文化墻——照壁】【老榕樹】【廈門老碼頭】
現(xiàn)在進入的是漁村村口,村口右面就是咱們剛剛看到的廈門老碼頭。整個老漁村主要展現(xiàn)的是閩南漁家百姓尋常的生活場景,用故事將各個場景串聯(lián)起來,講述了當年閩南人的生活狀態(tài)和下南洋的經(jīng)歷,從多個角度展示閩南地區(qū)的民居、生活和民間文化。老漁村復原了
走在香飄四季的閩南大地,綠樹掩映中會看到這些歷經(jīng)滄桑的老院子,推門而進一個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老物件,使人想起童年,想起母親,想起家,想起三毛筆下的閩南風情,想起余光中淚水凝成的淡淡鄉(xiāng)愁。一杯功夫茶,潤濕了別有韻味的閩南話,講給你漁村農舍間塵封已久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