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個科學小視頻,培養(yǎng)孩子科學素養(yǎng)!
文 | 魔力科學小實驗,歡迎關注及轉載分享!
養(yǎng)狗養(yǎng)久了,你是否會覺得它們非常的通人性?
犯錯了知道躲在一旁裝無辜,看到要帶它出去溜開心的跳起來,意識到在去醫(yī)院的路上就連連后退....
但畢竟狗狗又不會說話,僅憑這些行為是很難去了解它們真實想法的,更別說知道它們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
就像逍遙游里所說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沒有言語交流,我們也不可能會知道作為動物是怎樣的感受。
埃默里大學的神經(jīng)科學家格雷戈里·伯恩斯就想到,為何不給狗狗做個MRI(核磁共振)?這樣就可以通過觀察它們的大腦活動,來了解它們的想法了。
但難題在于,做核磁共振會有很大的噪音,并且如果是陌生的環(huán)境,狗狗會顯得害怕。
這樣就很難判斷出,狗狗的大腦活動,是對外部刺激的反應,還是自己產(chǎn)生的想法。
那讓狗自己學會做檢查?
針對這個問題,這位神經(jīng)學家從搜救犬身上找到了靈感,通過事先獎勵訓練,讓狗狗自己學會在核磁共振里做檢查。
為了把刺激降到最低,除了讓它們適應儀器的內部環(huán)境之外,還包括讓它們習慣躺下,枕著下巴休息,以及佩戴護耳器,試著習慣核磁共振掃描儀的噪音。
這意味著,不用給狗狗發(fā)任何指令,它們在走進掃描儀的同時,又能自主的走出去。
既沒有被麻醉,也沒有被限制,就能觀察到它們在自然的狀態(tài)下,對刺激物產(chǎn)生的腦活動了。
結果表明,這個方法是可行的。
但格雷戈里教授最驚訝的是,狗狗們大腦活動的巨大差異,跟人類大腦做這些實驗時,所表現(xiàn)的差異是在同一個水平上的。
讀出狗狗的想法
把狗狗看成一個個體,我們就能通過大腦成像,讀出他們是如何處理這個世界的信息。
雖然我們看不到神經(jīng)元,但我們可以通過核磁共振成像,看到它們是如何相互聯(lián)系的。
然后就可以推斷它是如何運作的。
狗狗能否區(qū)分2D與3D?
人類很擅長知道圖片所表現(xiàn)的真實事物,并且腦中有特定的部分能區(qū)分2D和3D。
格雷戈里教授也在試圖理解狗狗如何處理2D圖像和3D圖像的。
給狗狗看同一事物的2D和3D圖像,然后把成像和它看到的刺激同步起來,并在它大腦的某些部分尋找活動的變化。
狗對圖像的反應非常奇特,目前尚不清楚他們到底從圖像中得到什么。
狗狗和人一樣有情緒
證據(jù)表明狗也有基本情緒,當你撫摸另一只動物或者注意別的東西的時候,你的狗狗也會產(chǎn)生嫉妒的情緒。
主人的存在會導致狗狗的眼睛、耳朵、爪子上的血流量增加,這意味著狗狗看到主人就會很興奮。
當人類撫摸狗狗長達15分鐘甚至更長時間后,狗狗的心率會明顯降低,整體而言不會變的那么焦慮了。
新的研究發(fā)現(xiàn),狗狗還能努力去弄清楚,主人到底在關注些什么。
狗沒有語言表達,但并不意味著它們不存在情緒和想法。
奶爸要來提問了,你家的狗狗有情緒嗎?
我是一名理工碩士奶爸,愛生活、愛科學,陪娃做了300多個“魔力科學小實驗”。關注訂閱我,每天3分鐘,陪孩子在家做個小實驗,培養(yǎng)孩子科學素養(yǎng)!
更多精彩有趣的科普知識請點擊下方: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