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坦贊鐵路40歲了。
40歲,正值壯年,但當?shù)厝藚s說,坦贊鐵路“病”了,正在從當年的輝煌走向衰退。
當我跟贊比亞的朋友說,打算去坐坦贊鐵路時,她立刻讓我放棄該想法,“千萬別坐,之前國內(nèi)攝制組來拍攝坦贊鐵路紀錄片,稱它是場噩夢?!?/span>
坦贊鐵路,英文簡稱Tazara--“它咋啦?”
其實,聽多了“負面”新聞反而讓我更想重走一遍坦贊鐵路,一來,聽說沿線的風景很美;二來,可以體驗一把中非友好的結(jié)晶是否像眾人所說的那樣“可怕”。
買票篇
坦贊鐵路官網(wǎng)通知:每周共有四趟列車,周二和周五從坦桑和贊比亞分別對開至終點。周二為快車,周五是慢車。從坦桑出發(fā)的列車叫“Kilimanjaro”(乞力馬扎羅號),從贊比亞開出的叫“Mukuba”,Mukuba是贊比亞當?shù)卣Z“銅”的意思,當年修建坦贊鐵路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促進贊比亞銅的出口。坦贊鐵路全程1860公里,坐快車得需要43-45小時,慢車48小時。
售票大廳
我和朋友周三決定周五出發(fā),不慌不忙趕到車站售票大廳,售票員大姐漫不經(jīng)心地翻了翻手中的筆記本,瞄了幾眼記錄在上面有關余票的數(shù)量和旅客信息,然后挑了下眉,蠻傲氣地說了一句說:“周五一等艙的票賣完了?!?/span>
“什么?票居然賣完了!”我詫異地看著她。
因為我們的贊比亞簽證馬上過期,換乘下一班火車來不及。正當我考慮解決方案時,售票員大姐說了一句:“明天(周四)下午三點有一趟新車,你坐么?”
“新車?沒聽說過啊?!蔽颐摽诙觥?/span>
大姐冷漠地說了句:“對啊,現(xiàn)在還處于試運行階段。坐么?”
“坐!”
看我激動的表情,售票員大姐的臉上露出笑容:“你真該試試這趟火車,全新的,剛從中國運過來。你肯定會喜歡!”
小巧的硬紙板車票是中國人的記憶
其實,坐新車不是我本意,原本是想去感受下那幾十年都未更新過的舊車,去體驗生活、吃苦的!鬼使神差出現(xiàn)了一輛新車,人算不如天算,那就正好體驗下吧。
坦贊鐵路的票分成四等。合300元人民幣的一等艙:四個臥鋪一包間,門一拉就鎖,跟國內(nèi)的軟臥車廂一樣,私密性不錯。二等艙是上中下三個鋪,床鋪要窄一些,也有門可以鎖。三等艙super-seater,就是所謂的軟座。四等跟國內(nèi)的硬座一樣,當然價格也最便宜。
乘車篇
新車是2015年年底從天津運來的,因剛投入使用,坦贊兩方還沒有給它取名字,司乘人員叫它“Special Train”(特別號)。
特別號,除了它新外,別的一無所知。但我可知道坦贊鐵路的“好名聲”,不是晚點,就是沒水、沒電。
上車前,本已經(jīng)在超市買了6大瓶礦泉水,但怕不夠,又在車站買了4瓶。如果列車晚個一兩天,至少水源能夠得到補充。于是我們帶著10瓶礦泉水、4瓶果汁、一堆各種口味的餅干和薯片,以及電量滿額的電腦和充電寶上車。
達累斯薩拉姆車站
達累斯薩拉姆車站修建于70年代,但建筑風格還算前衛(wèi),與國內(nèi)的小型機場類似,但朋友說像體育館。兩層樓,一樓是購票處,二樓是檢票口和候車大廳。車站整潔且層次分明,一切都有條不紊。
大廳內(nèi)“非洲人在中國”影廊展
候車大廳
雖說是發(fā)車之日,但火車站的乘客屈指可數(shù),也許因為是新車,知曉它存在的人并不多吧,連火車站的工作人員也承認,新車沒有在媒體上做過任何宣傳。
??吭谡九_的“特別號”
旅途篇
這趟特別號共有18節(jié)車廂。一上車就能感受到濃濃的中國元素。China Aid、儀表設備上的中文,車上還播放著《北京的金山上》等昔日流行的歌曲。
China Aid
和我們同包間內(nèi)的另外兩名乘客都是坦桑人,一位80多歲的老爺爺在探望達市工作的兒子后返程回家,另一位年輕人回水稻之鄉(xiāng)Mbeya探親。
老爺爺
回家探親的年輕人
火車啟程沒多久,乘務員就為一等艙的旅客分發(fā)香皂、紙巾和礦泉水。
一等艙
空無一人的軟座車廂
值得一提的是,這輛行駛在非洲的火車,還可以洗澡。雖水流不大,但沖涼足以??墒?,火車逐漸攀升到高原地帶,氣溫下降,能撐住涼水澡也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
衛(wèi)生間
剛剛還說我們因為怕水不夠喝,現(xiàn)在看來簡直多余!洗漱池全天有水供應、餐車也有銷售各種飲料和酒水的吧臺。同時,一等艙的床位旁有插頭,電的問題也解決啦。
列車一共能夠承載1200多人,但因新車還處于試運營階段,上座率只有10%,而且絕大多數(shù)乘客在中途下車。和我們一起乘坐“特別號”的不僅有坦桑和贊比亞人,還有來自南非、歐洲和美國的十幾位游客。
他們來坦桑旅游時了解到坦贊鐵路,所有前來一探究竟。曾有旅游書這樣描寫到坦贊鐵路的沿線風光:它越過“地球的傷疤”---東非大裂谷,穿過高山深谷、懸崖峭壁、河流湖泊、森林草原與大沼澤地……甚至,你還可以在火車上觀看到長頸鹿與斑馬悠閑地散步。
確實,離開達累斯薩拉姆市幾小時后,列車就駛進米庫米國家公園,但經(jīng)過的時候是晚上,啥也沒看見!
在所有長途旅行的方式中,火車是最能讓人靜坐獨思、享受美景的交通工具。白天,非洲陽光透過車窗熱灑于身,窗外的大草原純凈得令人只想就這樣望著它發(fā)呆,好讓心靈也變得和它一樣純凈;晚上,聽車輪在鐵軌上發(fā)出的聲響,望向外面無邊的黑寂時,卻因車窗浮現(xiàn)出的自己的倒影而思緒萬千。
乘服員Zawadi很勤快,總是把車廂和衛(wèi)生間掃得干干凈凈,并很喜歡與我分享我的食物。
和中國相比,這條鐵路的路況比較糟糕,車子抖起來不僅左右搖晃,還上下顛簸。因為夏天熱,需要開窗,噪音大,坐在對面也需要吼才能聽清對方在說什么。
牛肉飯
車上服務不錯,如果不去餐車就餐,乘務員會進入包廂點餐,點完后送餐入室。一碗米飯、幾塊牛肉和番茄湯,要價4500先令(14元人民幣)??谖恫诲e,而且便宜,可惜菜的分量太少,不夠吃。
破舊的小站
??康能囌?/span>
雖然乘坐的是快車,但在坦桑的山區(qū)行駛,速度也只能達到40-50公里/小時,在贊比亞平坦的大道上,速度奔馳在80公里/小時左右。坦贊鐵路沿線原本有幾十個車站,但因客流量較少,很多車站已經(jīng)是人去屋空,或被徹底廢棄,即便仍在使用的大多也破舊不堪。
向列車招手的村民
兜售零食的小販們
列車只要經(jīng)過村莊,村里的孩子們就會朝火車奔跑過來,招手歡呼;在沿線一旦停車,就有小販跑來兜售零食。對于這些小商販來說,每周來往的列車應該是他們經(jīng)濟的主要來源。
'乞力馬扎羅號'
雖然沒有買到“乞力馬扎羅號”的票,但卻因為會車,我們都在同一個小站停了下來。我們停車是因為補給,而他們停車是因為車頭壞掉,已經(jīng)在原地等了5個小時,還在盼望著新車頭的到來。
'乞力馬扎羅號'的乘客與我對拍
陳舊的車皮、黑暗的車廂、擁擠的人群,跟“特別號”比起來,條件確實差了很多?!捌蛄︸R扎羅號”的乘客都很驚奇地問我,“你們車上怎么沒人???”
出入境
看看景、讀讀書、吃飯、嘮嗑,30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原本應在周五17點左右從坦桑邊境出關,但列車卻晚到周五晚上10點才抵達邊境城市TDM。
辦理出關很簡單,坦桑移民局官員上車,直接在旅客的護照上蓋個出境章即可。
我們坐在臥鋪包間里等著移民官員的到來!聽到門口有人喊了兩聲“Immigration!”,然后就沒動靜了。后來,是我追著找他們才把章給蓋下來。
2分鐘后,火車進去贊比亞境內(nèi),這回輪到贊比亞移民官上車。
官員們逐個敲門,檢查簽證蓋章。在他們進入隔壁包間后,很快聽到美國小伙怒吼:“我們一直開著門,是他們沒給我們蓋出境章!”
原來,隔壁四個美國人被坦桑移民官忽略掉。按規(guī)定,贊比亞不能放行入境。
美國人很憤怒,贊比亞移民官很謙和:這樣吧,我們的人陪你們其中兩人打車到坦桑邊境的移民局去補蓋章,剩下兩個人在車上等著。你們什么時候回來,列車什么時候啟動!
美國人:Promise?
贊移民局:Promise!
就這樣,一小時過去,他們終于歸來,火車開動,繼續(xù)前行。
簽證問題只是造成晚點的一個小插曲。
火車在距終點還有一小時車程的時候,??縈kushi小鎮(zhèn)就不走了。下車打聽才知:車頭沒油了,需先到終點加油后再回來拉我們。我們又在車上等待了3個小時。不過這三小時并不寂寞,與在鐵路邊玩耍的孩子們一起踢足球、唱國歌,分享我?guī)淼幕ㄉ埂?/span>
抵達篇
終于到了
列車本該在周六9:26抵達,而我們抵達贊比亞新卡皮里姆博希車站時,已經(jīng)是晚上10點。還好,只晚點了13個小時而已,在預期之內(nèi)。
這一路上,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感謝中國”!不論是和當?shù)爻丝土奶?,還是和列車的工作人員討論,他們都會說“要不是中國幫忙修建這條鐵路,我們也坐不上火車,可能連見都沒見過!”
雖然說這條鐵路目前遇到經(jīng)營虧損、晚點嚴重、管理混亂等問題,但它卻凝聚了太多中坦贊三國人民無法割舍的感情。
旅行下來,其實沒有傳說中的那么驚恐,也沒有現(xiàn)實中的那么驚艷,但我喜歡坐著火車旅行,喜歡蜿蜒的鐵路、搖搖晃晃的火車和窗外不斷變化的風景。正所謂,離去的,都是風景;留下的,才是人生。旅途中的風景盡收眼底,而記憶,卻成為人生的一部分。
圖/文 劉遠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