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人好象有點毛病,做事總喜歡帶著研究的視角.
1、彭凌云《去遠方長大》,2012年1月,云南人民出版社。
1、彭凌云《去遠方長大》,2012年1月,云南人民出版社。
這是我看的第一本親子旅行書,是一個身為騎行愛好者的父親寫的。為了讓體弱多病、做事拖沓的兒子真正體會到困難和壓力的滋味,2010年7月,他帶著9歲的兒子修修,由重慶出發(fā)前往拉薩,歷時47天,行程2500余公里,沿途記錄父子二人騎行路上的點點滴滴,并以《修行天路》為題實時公布在博客上,引起眾多家長及媒體關(guān)注。
2012年,是親子旅行書大爆發(fā)的時刻,韓國和國內(nèi)的書都在這一年噴涌而出。
2、《帶上孩子去旅行》
作 者:(韓)陳周暎 著,高影紅 譯
·出 版 社:朝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7-1
陳周暎,韓國的一位普通母親,在懷孕時就產(chǎn)生了帶孩子環(huán)游世界的愿望,在女兒成敏7歲時游歷歐洲5國,10余個城市,將此行經(jīng)歷按照閱讀、旅行、親子教育的主題,完成此書。以母女之間的真實對話為基礎(chǔ)展開故事,每個章節(jié)都包含6個事例,由兒童教育專家分析點評,我就不太喜歡這樣編排得太刻意。
3、《旅行,最浪漫的教養(yǎng)》
作 者:[韓]吳善珠,金東昱 著,李菡 譯
· 出 版 社:重慶出版社
·
吳善珠,知名人氣插畫師媽
金東昱,資深舞會慶典設(shè)計師爸爸
很認同題目這句話。里面的小插畫很可愛。
4、《最好的教養(yǎng)在路上》
作者:(韓)樸善娥 著,邢心秀 譯
出版時間:2012-12-1
又是一個辭職去旅行的故事。樸善娥辭掉了從事了20多年的工作,帶著7歲的女兒純陽進行了一次長達80天的旅行。她堅信,把背包裝滿夢想和希望,帶著孩子走遍世界,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這個我倒很認同。希望以后是孩子帶著我走遍世界吧。
5、《小巫旅游蜜語——帶孩子丈量世界》
出 版 社:廣西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10-1
帶孩子出去玩,在小巫看來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她認為:大自然能給予孩子父母不能給予的幸福感,同時,外出旅游的每一次,也是對孩子意志力的磨練。
小巫孩子還在襁褓中,就帶著他們出去旅游,從北京的長城山水,到中國的云南、四川鄉(xiāng)間以及遙遠的南半球、東南亞、美國……都留下了她和孩子的足跡。
孩子在旅游中健康成長,也學(xué)會了用自己的小腳丫丈量世界。
本書分上中下篇,第一部分,北京長城和山,記錄了每一個周末小巫帶著孩子享受著北京不一樣的春夏秋冬;第二部分,國內(nèi)部分,講述了小巫帶著孩子去四川鄉(xiāng)村和云南等地有趣的旅游故事;而第三部分,國外部分,則是小巫帶著孩子丈量世界的最精華部分。
6、《流動的窗口:帶上孩子去旅行》
作 者:黃方興 著,William
出 版 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7-1
一位當(dāng)攝影師的美國爸爸和曾任記者的中國媽媽帶著精靈可愛的三歲半兒子龍龍,搭乘火車,以北京為起點,橫越亞歐大陸,最后來到西方文藝復(fù)興之源羅馬。坐著火車去旅行是我夢寐以求的方式,可是沒有那么多時間呀。
7、《旅行,是最好的教養(yǎng)》
作 者:沈佳慧
出 版 社:廣西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3-1
臺灣人寫的,和前面2個韓國人的題目太像了。
好聽的名字都被用完了,哈哈,這么多雷同的書名。
但確實,旅行,是最好的教養(yǎng)。
認可書封面那句話“常旅行的孩子,人生有方向?!?/span>
出版社: 化學(xué)工業(yè)出版社
出版年: 2013-7-1
臺灣知名親子博客博主,因其“體驗式教養(yǎng)”在臺灣親子教養(yǎng)圈備受關(guān)注。2009年起,她帶著三歲的女兒和一歲半的兒子走出家門,背包旅行遠征日本、歐洲、東南亞各國近250天,讓孩子從旅途和探索中,學(xué)會獨立、相互扶持。
玩著長大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夢想。文中經(jīng)歷寫得比較簡單,攻略得自己再綜合。
其實吧,近年來我越來越覺得旅行不一定要去很遠的地方,那關(guān)乎時間和金錢。對孩子來說,親近自然,走出去就足夠了。要有伴。有時候,不妨把回鄉(xiāng)下老家當(dāng)度假,既可以看望陪伴父母,又可以和孩子一起緬懷你的童年,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