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我國四大吉祥神獸之首,在神話中能興云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是眾鱗蟲之長。它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能隱能顯,是古代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
傳說龍生九品,長子囚牛好音樂;次子睚眥好殺;三子嘲風好險;四子霸下好負重;五子狴犴好訟;六子蚩吻好吞;七子饕餮好食;八子金猊好煙火;九子蒲牢好鳴。龍九子之中,唯四子霸下好負重,其外型身似龜,頭似龍,稱碑座獸,有神靈大龜之稱民間多稱為龍龜,傳說當年女媧就是用其四足撐起被共工撞塌的天空。因為龍龜好負重,寓意能為人擋災煞減禍害,有鎮(zhèn)宅興家的作用,福澤庇佑眾生。
飛龍在天空中翻騰,祥云相伴,或穿躍海天,波濤激蕩,戲耍龍珠,龍態(tài)生動,稱為戲珠龍,寓意大業(yè)有成,前途無量。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龍和竹組合的玉雕題材,因竹具高風亮節(jié)之品格,所以人中龍鳳,道德君子,引以自勉勵志。稱為德龍,寓意節(jié)節(jié)高升,前途順達。
龍與靈芝組合的玉雕題材,稱為如意龍,寓意心想事成,事事如意。龍與壽桃金錢組合,稱為壽龍,寓意長壽富貴,子孫興隆。
龍與鯉魚雄鷹組合,稱為魚化龍,寓意心想事成,大展宏圖。龍與鳳組合,稱為龍鳳呈祥,寓意龍鳳于飛,天長地久。總之“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由此可見,龍文化在玉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是玉雕藝術中一支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