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齊白石“三千弟子”中的佼佼者!

齊白石是全才,賦予了文人畫新的生命力和現(xiàn)代性。作為一個孜孜不倦的追求者,在長達一個世紀的奮斗中所顯示的創(chuàng)造精神極具楷模性。作為我國近現(xiàn)代的一代宗師,治藝立論之外,栽培后學也是其人生的燦爛亮點,人稱“弟子三千”。

有人說大樹底下好乘蔭,但大樹底下難以成為大樹。齊白石的弟子們雖“乘了涼”,但必須承受巨大的壓力。這種壓力不僅來自于齊白石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還有其非凡的藝術(shù)造詣。

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齊白石門下弟子中的佼佼者。


李苦禪(1899-1983)      


“不為賣高價‘亂真’,是‘真吾徒’!”

李苦禪一直希望能夠拜一位國畫老師學習國畫,卻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1923年秋天,李苦禪聽說有一位老畫家齊白石極富創(chuàng)新精神,喜出望外,貿(mào)然前往齊白石家中拜訪。

一進齊家的門,李苦禪就對齊白石老人說:“我愛您的畫,想拜您為師,不知您能不能收我?,F(xiàn)在我是個窮學生,也沒有什么見面禮給您,將來等我做了事再好好孝敬您老人家吧!”齊白石見這位學生率直質(zhì)樸,當即就答應了。李苦禪急忙倒頭就拜,哪知道案邊狹窄,只能擠著跪下,還差點摔倒,把老人給逗樂了。

李苦禪和齊白石

就這樣,李苦禪成了齊白石第一位拜門弟子,追隨老人三四十載。齊白石知道他生活困難,從不收他的學費,有時候還留他在家里吃飯,還給他畫畫的顏料。在齊白石的精心教導下,李苦禪畫藝大進,但他卻并不滿足于模仿,而是希望形成自己的畫風。于是他有意避開常人畫過的題材,更避開齊白石老人常畫的題材和構(gòu)圖。

上世紀30年代,齊白石的藝術(shù)漸為日本人所知,在東京,畫價大增。因此有人假造他的畫,僅摹得皮毛便獲大利。而李苦禪很厭憎這等不義行為:他只學老師的藝術(shù)精髓,而不師皮毛之跡,寧可自己的畫賣不出高價也絕不去“亂真”。

白石老人對此頗有感慨,在李苦禪畫作上題道:“一日能買三擔假,長安竟有擔竿者。苦禪學吾不似吾,一錢不值胡為乎……”又以小字注道:“余有門人字畫皆稍有皮毛之似,賣于東京能得百金?!背庵疄椤捌繁叭绮∷ト朔觥保潯翱喽U不為真吾徒!”齊白石筆下的“不似吾”、“真吾徒”六個字,乃是對李苦禪之人品畫品最概括的評價。

李可染(1907-1989)      


“昔司馬相如文章橫行天下,今可染弟書畫可以橫行也?!?/strong>

1946年,徐悲鴻請李可染去北平國立藝專執(zhí)教,于是李可染選擇了北上,此時他40歲。到北平不久,經(jīng)徐悲鴻引薦,李可染見到了心儀已久的80多歲高齡的白石老人,表達了自己想拜師求教的心情。當李可染帶了20張畫第二次拜見齊白石時,齊白石正在躺椅上養(yǎng)神,畫送到手邊,他便順手接過。起初他還是半躺著看;待看了兩張以后,已不由自主地坐了起來;再繼續(xù)看,齊白石眼里放出亮光,身子也隨著站了起來,邊看邊說:“這才是大寫意呢!”

齊白石晚年有個習慣,認畫不認人,看完畫以后,他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李可染身上,問:“你就是李可染?”李可染連忙答應,齊白石高興了,贊許道:“30年前我看到徐青藤真跡,沒想到30年后看到你這個年輕人的畫?!崩羁扇靖孓o時,齊白石留他吃飯,從此,兩人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李可染與齊白石

李可染對拜師一事非??粗?,認為拜師儀式必須鄭重其事,所以拖了一段時間。齊白石卻等不及了,有一次他問李可染:“你愿不愿拜師?”李可染忙說:“您早就是我的老師了。”齊白石誤解了,心情郁悶,不時地對身邊的護士念叨:“李可染這個年輕人,他不會拜我做老師的,他的成就,將來會很高。”

這話傳到李可染耳中,他急忙去見齊白石,解釋原因。齊白石心直口快,連聲說:“什么也不需要,什么也不需要。”李可染茅塞頓開,當天在齊白石第三子齊子如陪同下執(zhí)弟子禮。齊白石連忙站起,扶李可染起來。此后,李可染便正式成為齊白石的得意弟子,10年工夫,盡得齊白石藝術(shù)精髓。

齊白石將晚年收弟子視為人生一大快事,對可染十分推重。他曾畫《五蟹圖》送給李可染,上面題句:“昔司馬相如文章橫行天下,今可染弟書畫可以橫行也?!崩羁扇井嬕环鶎懸馊宋铩豆霞芾先藞D》,畫的是一位老人在瓜架下乘涼打盹,整幅畫超脫秀逸,卓爾不群。齊白石看后,連連稱贊,題句曰:“可染弟畫此幅,作為青藤圖可矣。若使青藤老人自為之,恐無此超逸也?!?/span>

婁師白(1918-2010)       


“婁生少懷不獨作畫似予,其人之天性酷似,好讀書不與眾爭,亦不為伍”

在齊白石門生之中,婁師白應是從師時年齡最小的。

1932年壬申歲,婁師白的父親婁德美在北京香山與齊白石邂逅,以同鄉(xiāng)之誼結(jié)為朋友。那年婁師白14歲,時常幫長輩去齊白石家辦些事,有機會看到齊白石作畫。兩年后,齊白石有一次到婁家,見到婁師白畫的十幾個扇面,很高興,說“你們這個孩子膽子很大,敢畫,筆墨很像我,我愿收他做徒弟,好好教教他,我們兩家‘易子而教’如何?”那年立秋前一天,婁師白向白石老人行了拜師禮。此后二十七年間,婁師白一直隨侍老師左右。

齊白石以指導臨摹的方式教導學生,少年婁師白不幾年功夫,便畫藝大進,臨摹老師作品竟能達到亂真地步。有一次琉璃廠的畫店來人取齊白石的畫,齊尚未畫出,來人見到側(cè)案上擺著婁師白作品,以為是齊白石畫的,一定要從中取走兩張。事后齊白石為其中的一幅《青蛙蘆葦》題:“少懷弟能亂吾真,而不能作偽,吾門客之君子也?!饼R白石認為“婁生少懷不獨作畫似予,其人之天性酷似,好讀書不與眾爭,亦不為伍”,對他表現(xiàn)出超乎師生關(guān)系的父子情結(jié),視婁師白為義子。

1936年,婁師白與恩師齊白石在齊白石寓所

1936年,齊白石赴四川五個月,把北京的家委托給婁師白看管,并替他到北平藝術(shù)??茖W校代課。

婁師白本名婁紹懷,齊白石親自為其更名“婁少懷”,取筆名“師白”,即“師從齊白石”之意。就成就來說,婁師白無愧于這個名字。他全面繼承了“齊派”藝術(shù)的特色,又有所創(chuàng)新,在當今畫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關(guān)于這個名字,還曾“鬧”過這樣一出:

2004年,中華書局出版的《齊白石辭典》中,婁師白辭條中出現(xiàn)了這樣的內(nèi)容:“ ‘文化大革命’ 中,曾改名‘婁批白’,并聲明與老師劃清界限,‘文化大革命’后又改名為‘師白’?!眾鋷煱鬃哉J為不但在齊白石大師有生之年尊師若父,在打倒一切的“文革”期間,也一直堅持使用“師白”這一具有特殊含義的名字。

2005年,婁師白將中華書局告上北京市西城區(qū)法院。2007年,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了被告侵權(quán)的事實,并判決被告中華書局賠償原告婁師白精神損失撫慰金人民幣30萬元。

梅蘭芳(1894-1961)     


“而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

說起梅蘭芳畫畫的緣由,就要提到第一個把他帶入繪畫圈的人羅癭公,此人是康有為的弟子,他為梅蘭芳介紹了第一位繪畫老師王夢白。后來經(jīng)過王夢白引薦,他結(jié)識了北京繪畫圈的各色人物,其中就包括齊白石。

齊白石的回憶錄曾經(jīng)描寫過他和梅蘭芳初次見面的情景:“民國九年,我五十八歲。我跟梅蘭芳認識,就在那一年的下半年。記得是在九月初的一天,齊如山來約我同去的。蘭芳性情溫和,禮貌周到,可以說是恂恂儒雅。那時他住在前門外北蘆草園,他書齋名‘綴玉軒’,布置得很講究。他家里種了不少花木,光是牽?;ň陀邪賮矸N樣式,有的開著碗般大的花朵,真是見所未見,從此我也畫上了此花。當天蘭芳叫我畫草蟲給他看,親自給我磨墨理紙,畫完了,他唱了一段貴妃醉酒,非常動聽?!?/span>

齊白石與梅蘭芳的合影

齊白石回憶錄中還有這樣一段:“有一次,我到一個大官家去應酬,滿座都是闊人,他們看我衣服穿得平常,又無熟友周旋,誰都不來理睬。我窘了半天,自悔不該貿(mào)然而來,討此沒趣。想不到蘭芳來了,對我很恭敬地寒暄了一陣,座客大為驚訝,才有人來和我敷衍,我的面子,總算圓了回來。事后,我很經(jīng)意地畫了一幅《雪中送炭圖》送給蘭芳,題了一詩,有句說:‘而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勢利場中的炎涼世態(tài),是既可笑又可恨的?!?/span>

他們認識后經(jīng)過幾年的交往,梅蘭芳在1924年拜齊白石為師學畫,這時的梅蘭芳在京劇界如日中天,齊白石說:“你這樣有名,叫我一聲師傅就是抬舉老夫了,就別提什么拜師不拜師的啦……”但梅蘭芳堅持行了拜師之禮。之后,他學畫也非常認真,那段日子,只要是沒有排練和演出,他就會按時到齊白石那里學畫。進門就先鞠躬問好,梅蘭芳拜師學畫工蟲不久后,其工蟲畫已經(jīng)畫得非常生動了。

齊白石與梅蘭芳結(jié)識以后,每逢花開時節(jié)齊白石就會到梅蘭芳家去賞花,在看到梅家開得那么好的牽牛花之后,也開始畫牽?;ǎ瑤捉?jīng)摸索變化,牽?;ǔ蔀辇R白石花鳥畫中具有代表性題材。后來他還并精心的畫了一幅牽?;ㄙ浻杳诽m芳,題曰:“畹華仁弟嘗種牽?;〝?shù)百本,余畫此贈之,其趣味較所種者何如!”梅蘭芳非常喜歡這件作品,并一直將它懸掛在起居室里。

王雪濤(1903-1982)       


王雪濤,中國近現(xiàn)代著名的小寫意花鳥畫大師,字曉封,號遲園,河北成安人。王雪濤自幼喜歡畫畫,1922年考入北平藝術(shù)院校,受教于陳師曾、王夢白、湯定之等書畫前輩。

1924年拜入齊白石門下,原名庭鈞,后被齊白石改名為雪濤。在30年代時齊白石喜歡畫荷花,王雪濤也學老師畫荷花;齊白石畫不倒翁,王雪濤也學畫,而且筆法能夠以假亂真。齊白石曾經(jīng)稱贊他說,“雪濤此幅似白石手作,余何時授也?” 表達了對王雪濤技法的肯定。

陳大羽(1912-2001)       


“趙吳以后,獨見陳君。”

陳大羽早年出身貧寒,畫畫主要靠自學,但是很有天賦。21歲的時候,他在伯父的資助下插班考入了上海美專國畫科,受到吳派杰出弟子諸樂三老先生的賞識和鼓勵,學習吳昌碩的大寫意畫風。諸樂三非常賞識他,直接讓他插班進入三年級,讀了一年多就畢業(yè)了。

1944年,陳大羽游學北京,得到一個機會拜見齊白石。第一次見面,白石老人坐在輪椅上,并不正眼瞧這個年輕人。但陳大羽帶去了自己的一卷畫作,一打開,齊白石愣住了,問他:“你是吳昌碩的弟子???”原來,白石老人不知道吳昌碩已經(jīng)去世了。

面對這位后生的作品,白石老人大為激賞,將他收為入室弟子,并給他改名翱,字大羽(陳大羽原來叫陳漢卿)。齊白石還叮囑自己的門衛(wèi)說:“以后這個后生要來,大門隨時為他敞開?!标惔笥鸢堰@些作品留下,齊白石逐一為他題跋,在一幅作品里白石老人題跋:“論藝術(shù)要能有天分過人,有此畫雞之天分,天下人自有眼目,況天道酬勤,大羽弟應得大名。”

1945年,陳大羽正式登門拜師,花了8、9個月在白石老人那里學畫。白石老人認為他能繼承自己的衣缽,曾在陳大羽一幅畫上題跋寫道:“下筆之超雅,陳生之過我?!睉斦f,陳大羽受白石老人影響很大。一筆墨、二情趣、三傳統(tǒng)筆墨加金石味道,都受到齊白石影響,所以陳大羽的書法功底很強,印章也刻得好,可以說他傳承了齊白石的精神衣缽。

與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不同,陳大羽讓人熟知的是他的公雞。陳大羽“文革”年間創(chuàng)作的著名作品《一唱雄雞天下白》,這本是陳大羽寫毛主席詩意的一幅創(chuàng)作,但是就是這件作品,讓陳大羽在“文革”年間受到迫害。因為畫中的紅太陽沒有畫在畫面的最上方,而是畫在了草垛下。

“趙吳以后,獨見陳君。”這是齊白石對陳大羽的評價,意思是,趙之謙和吳昌碩以后,白石老人只看重陳大羽。陳大羽繼齊白石之后,創(chuàng)造了大寫意花鳥極強的時代感,為中國畫變革探索了一種卓有個性的風格:學古但不似古,學白石但不似白石。

在眾多的齊派弟子中,陳大羽是最困難的弟子,白石老人從來不收取大羽先生的學費,并對家人說道:“只要大羽來訪大門敞開,大羽不用磕頭下跪”,還時常到大羽家里做客傳授,辦畫展時齊白石老人還親自為大羽先生劃定畫價。

許麟廬(1916-2011)       


“啟予者,麟廬也?!?/strong>

齊白石的入室弟子,個個聲名赫赫,許麟廬應該算是最為低調(diào)的一個。齊白石晚年畫風漸變,從寫意轉(zhuǎn)向抽象,有人評價他老了畫糊涂了,惟有許麟廬說:老師,你的畫變法了。齊白石回贈六字:“啟予者,麟廬也?!?/span>

許麟廬與齊白石的師生情緣于許麟廬去看李苦禪在天津辦的畫展,覺得“氣派大”,很是欣賞,相差17歲的兩個山東漢子就此相識,成了莫逆之交。1945年,李苦禪將許麟廬帶到了老師齊白石面前。當年白石老人已81歲高齡,聲稱不再收徒,他在自家門上掛了張字條:“心病發(fā)作,停止見客?!钡苍S是宿緣深厚,在與許麟廬見面的當日,齊白石破例收他為徒。齊白石喜歡吳昌碩,第三次見面時還為他改了個名字——“吳昌碩叫缶廬,那你就叫麟廬吧?!?/span>

許麟廬與齊白石、李苦禪

許麟廬首先向老師學的就是畫大蝦。齊白石那時養(yǎng)了一盆子活蝦,專為看蝦怎么游,怎么伸腿,須子怎么長的。他喜歡在清晨畫大蝦,許麟廬就一早去看老師用筆用墨,看完再回家練。他異常勤奮刻苦,有時一夜就畫100多張畫稿,老師在他畫的“墨荷圖”上補畫了兩條小扁魚,并題道:“麟廬畫荷,白石補扁魚,此魚膽苦,乃知麟廬之苦心也。”

功夫不負有心人。許麟廬耳濡目染學老人繪畫精髓,從模仿漸得真?zhèn)?,最后竟達到亂真的地步。把他的畫與齊白石的畫混在一起讓人猜,結(jié)果別人好些次都把他的說成真的,反倒把老師的畫說成假的。黃永玉說他“順手能畫出齊老頭兒各種類型的作品,沉郁樸實,活潑輕快,林林總總,無一不像”,為此得了“東城齊白石”(齊白石晚年居于北京西城區(qū)跨車胡同,許麟廬時居城東)這一美譽。

但這時老師的一句話點醒了他:“學我者生,似我者亡?!?迷時師渡,悟時自渡,在老師醍醐灌頂?shù)狞c撥下,許麟廬開始跳脫出來,深研徐青藤、八大山人、石濤以及吳昌碩、趙之謙諸家筆墨,博采眾長,最終錘煉出一套獨有的筆墨語法。

許麟廬與妻子王令文

許麟廬與齊白石師徒情深一如父子。妻子王令文說丈夫“孝敬老師比孝敬自己的親爹還厲害”,大蝦、螃蟹、各種時令珍鮮……所有吃的東西都買最好的,買了就往老師家拎。齊白石年邁怕冷,王令文將自己的一件黑絲絨坎肩拆了,為他做了頂帽子,深得老人喜愛。在齊白石晚年的照片,包括吳作人所作的那幅著名油畫像上,都可覓得那頂黑絲絨帽子的蹤跡。

至1957年齊白石去世,許麟廬鞍前馬后侍奉老師12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wù)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