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云:“韘,射決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韋系,著右巨指?!?/span>故可知玉韘為射箭鉤弦之器。
目前考古發(fā)掘最早的玉韘是商代婦好墓出土的一件玉韘,下端齊平,上端為弧形斜面,中空,可套入拇指。背面下部有一凹槽,以便掛弦。正面為獸面紋,下方有兩個(gè)透孔,可穿系與繩固定。
玉韘 商代 安陽婦好墓出土
商-周 韘的佩戴方式
春秋時(shí)期,玉韘掛弦用的凹槽演變?yōu)橥钩隼庥脕砜叵业陌馔埂!对娊?jīng).衛(wèi)風(fēng).芄蘭》云:“芄蘭之葉,童子佩韘。雖則佩韘,能不我甲”這里的“童子佩韘”的“韘”,就是指玉韘。一般為成人佩戴,少年結(jié)婚后也佩戴,象征長大成人。
戰(zhàn)國時(shí)期,玉韘漸漸演變成為成年男子的配飾,形狀從指環(huán)形演變?yōu)楸馄襟w。到漢代,韘演變?yōu)椤靶男闻濉?,扁薄體,中心的孔徑變大,兩側(cè)裝飾有鳳紋、螭紋等紋樣。
至西漢,玉韘逐漸喪失扣弦功能,朝向平扁化、裝飾化的方向發(fā)展。
勾連云紋玉韘 戰(zhàn)國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南越王墓出土玉韘 戰(zhàn)-漢
?;韬钅钩鐾另s形佩 西漢
韘形佩 漢
河南博物院藏
出廓鳳鳥勾連云紋 韘 西漢
上海博物館藏
宋仿漢龍紋韘形佩 宋代
清謝堃《金玉瑣碎》載:“扳指,即《詩》所云'童子佩韘’之韘也?!?/span>
清代多作為一種戴于右手大拇指上,用于賞玩的裝飾品,材質(zhì)多樣,玉、水晶、瑪瑙、象牙、松石、青金石等,造型多為圓箍狀。
“行有恒堂”款白玉扳指 清代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白玉扳指 清代
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
清仿戰(zhàn)漢白玉韘形佩 清代
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
綠松石扳指 清代
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
【END】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