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封底就是用鑲嵌物(金屬)把翡翠的底部封起來。根據(jù)造型的不同,封底可分為開窗、全封和網(wǎng)封三種類型。
開 窗
開窗又稱為打蓋,這種類型的封底可以打開,或者會有一個可以活動的小蓋子,打開之后就可以清楚的看到翡翠內(nèi)部的情況,方便鑒別翡翠種水質(zhì)地好壞。
網(wǎng) 封
多用于翡翠戒指鑲嵌上,在戒指底部用網(wǎng)狀的金屬進行封底。因為是鏤空的,所以可以看到一部分內(nèi)部的情況。
全 封
整個底部全被封死,也是我們常說的死包。相對它來說,可以開蓋的就被稱之為活包。翡翠內(nèi)部情況的可視度受到限制。
首先,目的是更好的保護翡翠,翡翠雖然硬度很高,但也經(jīng)不起磨損和碰撞,尤其是高貨翡翠,所以,為了獲得更好的保護,很多高檔翡翠都會在鑲嵌時進行封底,這和大家以前的認知是截然不同的。
其次,為了保持翡翠底部的清潔,防止皮膚上的分泌物直接接觸翡翠,讓臟東西進到翡翠里面,更加干凈衛(wèi)生,便于平時的清洗和保養(yǎng)。
另外,封底還能起到美化翡翠的作用。一,調(diào)節(jié)翡翠的顏色,通過鏡面反射效果和光的控制,增加翡翠的顏色;而對偏深色的油青種等,還有增加水頭的效果。二,從視覺上增加翡翠的厚度,看起來分量十足,有一種厚重感。
通常情況:顏色淺一般封黃底,且稍懸空,這樣會很出彩;顏色淺且不均勻封黃底,不懸空;顏色稍深和深且顏色不均勻,不懸空封白底;顏色深的封白底,稍懸空。色不滿的翡翠封底,也能起到均勻顏色的作用。
對種水較差的,封底也沒用。光線無法穿透翡翠,增強反射光也無濟于事。玉質(zhì)本身不好,費盡心思封底也無濟于事。
一直以來,對于翡翠封底,有兩種非常偏激的觀點:一,高檔翡翠不封底;二,封底鑲嵌是為了掩蓋瑕疵。意思是,封底的翡翠要么是品質(zhì)不好,要么是有缺陷需要掩人耳目。
為何會形成這種觀點呢?
當然是因為真的有不良商家這么干過,把薄薄的挖底翡翠用封底的方法加以掩蓋,或是把翡翠有裂紋瑕疵的一面對著封底,從而以高價出售,讓不少人吃過虧,久而久之,封底就從一種普通的鑲嵌方式,淪為人們印象中的欺詐手段。
但是從本質(zhì)上來講,翡翠封底就是鑲嵌加工的一道工序,并不是刻意為了遮蓋瑕疵而誕生的,有人用它造假,那是人的問題,而不是封底不好。
實際上,封底用作正途的時候,可以起到很多積極正面的作用。
封底翡翠到底能不能買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客觀看待。要具體看封底的類型以及封底的用途是什么,做到客觀不上當即可。
看到這里,你是比較喜歡裸石還是鑲嵌的翡翠呢?請點擊下方“留言”,一起來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