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盜墓,現(xiàn)今很多人首先想的是南派三叔寫得《盜墓筆記》,其中講述了一群盜墓高手進入古墓后遇到的一系列奇事,仿佛真實發(fā)生過一般。
而在古時,人們認為“事死如事生”,因此流行土葬,達官貴族們自然也是將自己的墓穴修建得十分奢華,里面陪葬品無數(shù),從而引起了盜賊的注意。
據(jù)成書于西漢的《貨殖列傳》記載,齊國田氏的后代田叔便是靠著盜墓發(fā)家致富,著名的歷史學(xué)家司馬遷在《史記》中對田叔也有記載,講道:“掘冢,奸事也,而田叔以起?!?/strong>
但要談到近代發(fā)生的盜墓事件,軍閥孫殿英盜掘清東陵自然是要談的,1928年,孫殿英以軍事演習(xí)為名,大肆盜掘清東陵慈禧墓和乾隆墓,而他們并沒有遇上《盜墓筆記》中的神奇事件,輕輕松松就搬空了乾隆墓和慈禧墓,致使許多珍貴文物就此流落,不知何時還能重現(xiàn)人間。
孫殿英掘墓盜寶的事情被發(fā)現(xiàn)后,全國嘩然,清遺族代表則緊急赴東陵善后,其中一位親歷者還寫下了《于役東陵日記》,詳細地記載了重新安葬的情形。
但事情卻并沒有到此劃上句號,要知道清東陵埋葬有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這片土地下可有著許多價值連城的古董文物。
一個叫王紹義的人,同樣是靠著盜墓起家,這人非常有耐心,為了盜掘清東陵,王紹義以彈棉花作為幌子,潛伏東陵十余年,靜靜等待時機。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王紹義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這段時間里,基本不會有人特別去管理東陵,于是王紹義拉幫結(jié)派,在9月23日這天先后盜掘了咸豐皇帝奕詝的陵寢定陵以及咸豐皇后慈安的陵寢。
而這還沒有完,同年12月22日晚,包括王紹義在內(nèi)的300多號人打開了康熙皇帝的景陵,瞧著里面琳瑯滿目的陪葬品,王紹義洋洋得意,說道:“好東西比孫殿英得的還多呀!”
就在這一年,王紹義用鋼板做鑰匙,差點把皇陵搬空,清東陵14座陵寢,157人的墓無一幸免,唯獨順治帝的清孝陵沒有被盜,原因是順治帝臨終前留下遺言:陵墓中不許葬金銀財寶。
碑文上便寫有“黃考遺命,山陵不崇飾,不藏金玉寶器”,其死后尸體也是被火化,王紹義等人事先早已對清東陵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了解,于是孝陵成了清東陵唯一沒有被盜的陵寢。
而相比孫殿英而言,王紹義的動靜可大多了,并且王紹義還考慮到,人數(shù)多,高達2000多人,這事追究起來,就沒有那么容易,自己便能靠著這些墓里的東西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
但王紹義的如意算盤還是打錯了,事情敗露后,王紹義一伙的主要人員相繼落網(wǎng),縱使王紹義再狡猾,我國警方卻沒有放棄緝捕,一個5年過去,王紹義于天津八仙桌子山被逮捕,1951年3月,王紹義便被槍決了。
可那些被盜的文物,到底散落在了哪些地方,想要追回來就難了,這一重大損失讓許多文物研究者都痛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