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慶隆”是原衡水縣一座酒坊的字號,為著名的“十八酒坊”之一。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由棗強縣鄭氏家族創(chuàng)辦,最初名為“慶隆”酒坊。地處原衡水縣城西關問津街路東(問津街20號),至今已近500年的歷史。1946年1月,衡水縣城區(qū)的恒盛、義慶隆、德源涌等20多家老字號酒坊,全部收歸國有,編入 “冀南行署地方國營衡水制酒廠”。新中國成立后,義慶隆酒坊原址曾改為衡水縣糖酒批發(fā)部,當時的院中尚有酒缸、地窖等遺存,其經營面積達100平方米。舊時,衡水縣城生產白酒 “老白干酒”,憑借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優(yōu)勢,無數來自全國各地的商旅習俗和多元的文化在這里交匯,形成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商貿集散地。勤勉的衡水商民,刻苦經營,孕育出多家傳統(tǒng)老字號。至今,衡水十八酒坊之一 “義慶隆”酒坊的后人,重新開辦了“義慶隆酒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恢復生產傳統(tǒng)的“義慶隆老白干酒”,能夠稱得起是“活得”很好的百年老字號。
1990年,北京大學李孝聰教授在《歷史地理 》第九輯發(fā)表論文,他寫道:在一千年前,北宋王朝的京城確定在“開封府”。開封府向北,曾開辟一條直達遼國“析津府(今北京市)”的大道,這條大道為南北間最重要的商貿交通要道,歷史上稱之為“宋遼驛道”,衡水縣城即為這條“驛道”上的著名驛站。李孝聰教授在文中還論述了“宋遼驛道”的開辟,使得大名府、冀州、瀛州等州縣沿線集鎮(zhèn)的經濟商貿地位呈上升趨勢的可喜現象。
2006年6月,在吉林省西部大安市酒廠的廠區(qū)內,發(fā)現一處古老酒鍋遺址,首次出土了成套釀造白酒的灶具。2012年5月,中國遼金時期考古專家、吉林大學的馮恩學教授指出:大安酒廠的這處古遺存是目前發(fā)現的中國最古老的白酒釀造作坊遺址,從而把中國白酒起源的信史追溯到遼金時期??梢钥闯?,北宋年間,地處“宋遼驛道”上的衡水縣城,早已是宋代白酒釀造技藝較先進的城市。
上世紀70年代,原義慶隆第18代傳人鄭金華,曾參加衡水地區(qū)故城縣酒廠的科研組工作,負責古抄本《義慶隆作曲法》和《釀酒工藝》的講解,酒廠正式生產了“李仙醉牌”白酒。1987年,鄭金華之子鄭玉江到故城縣酒廠做工,進入白酒車間,從事從選料到蒸餾酒釀造生產流程的一整套工作。
1998年,鄭玉江在故城縣江源路組建民營釀酒業(yè),定名“義慶隆酒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旨在延續(xù)“義慶隆”傳統(tǒng)釀酒制作,專業(yè)生產“義慶隆老白干酒”系列供應市場。 2016年,在衡水市區(qū)的新華東路668號開設“義慶隆”酒業(yè)銷售專賣店。同時,又在“衡水湖民俗博物館”內開辟“義慶隆老白干酒傳統(tǒng)釀造工藝展覽”。“義慶隆”老白干酒系列產品投入市場后,受到顧客歡迎,都說“十八酒坊又回來了”……
衡水商界的“老字號”,原本是工商手工業(yè)者在數百年競爭中留下的“極品”。 “義慶隆”酒坊是衡水地域文化的一個典型載體,承載著衡水老人們的美好記憶和情感。其釀造工藝獨特、品質一流,體現著老衡水酒業(yè)深厚的“老白干”歷史文化底蘊,且具備“十八酒坊”得天獨厚的傳統(tǒng)品牌知名度。現已查閱到“義慶隆”酒坊的第13代傳人是鄭孝良,第16代傳入是鄭文奎,第17代傳入是鄭雙林,第18代傳人鄭金華等信息。今“義慶隆酒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釀造科技術人員較充裕。廠長鄭玉江是義慶隆第19代傳人,掌握了鄭氏家傳古法釀造技藝的全部要領。技術專業(yè)團隊中,有全國白酒釀造大師級的人員作指導;有在英國專修相關釀造專業(yè)的歸國留學生參與;專業(yè)釀造技術管理隊伍強大。廠長鄭玉江不因循守舊,堅持與衡水老白干釀酒集團公司、四川及安徽的酒廠開展業(yè)務溝通和經驗交流等工作。今“義慶隆酒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的確具備了研制開發(fā)新產品的力量。
據傳,“慶隆”酒坊剛開張時期,預先打井以備水源。后來,鄭氏看到周邊百姓大都汲取河水食用,便主動向民眾開放酒坊的甜水井,百姓感激,稱之為“義井”。有一年,一位南方舉子進京趕考路經這里,不辛遭遇困境,慶隆酒坊主動相助。舉子取得功名后前來致謝,并親筆為酒坊重新題寫匾額,他在 “慶隆”兩字的前面添上一個“義”字,改名“義慶隆”。在懸掛新鐫刻的匾額時,問津街上各商鋪前來祝賀,周邊的平民百姓也在酒坊門前集結,隆重歡慶。鄭氏經商 “重義輕利”的故事傳播開來,成為衡水商界的“美談”。
2017年7月,已有497歲的“義慶隆”酒坊文化,在衡水園博園文博館展出,以平實的形象向世人傳遞著“老白干人”高端釀造技藝和重義輕利的衡水精神。2018年6月,“衡水十八酒坊之義慶隆酒坊傳統(tǒng)制曲工藝”獲衡水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衡水老白干”,為中國白酒業(yè)一個特立獨行的流派,是衡水“工匠精神”的縮影。千百年來,衡水人的鍥而不舍,耕耘自我,更是對衡水精神的弘揚。“義慶隆”為衡水“十八酒坊”獨一家傳承至今的酒家,恢復重建后的民營企業(yè),嚴格把控老白干傳統(tǒng)酒釀造規(guī)則,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繼續(xù)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經濟和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