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但是,不得不承認有些人生來就贏在起跑線上。
在古代,有這樣一種幸福的公主們,她們既不用像皇子一樣,為了爭奪皇儲打得不可開交,從骨肉相殘中殺出一條血路;也不需像后妃一樣,為了爭皇帝的寵愛明爭暗斗,還得冒著被打入冷宮的風險。公主們只需在深宮中享樂,穿金戴銀,吃香喝辣,對宮人吆五喝六即可。
不過,公主既然享受了身份帶給她們的物質(zhì)生活,就必須承受皇室的政治風險。在必要的時候,公主需認清自己身為政治籌碼的處境,或遠嫁邊疆塞外為國家換取安定,或嫁給當朝顯貴為皇帝收買人心。古往今來,公主們的命運似乎如出一轍,唐朝的高陽公主亦是如此。
不過,在這個女人的人生中,多了一絲不羈與放蕩,這也使高陽公主與其他皇女有許多不同之處。高陽公主是李世民的十七女兒,因為她天資聰穎,性格活潑,所以深得李世民喜愛。在高陽公主的童年中,她可以肆意綻放著自己的個性,像高貴的牡丹一樣驕傲。
不過,在她成年后,就不得不接受父皇的安排,邁入政治婚姻中。就這樣,高陽公主被李世民許配給當朝宰相房玄齡的二兒子房遺愛。與其說高陽公主是在“嫁人”,倒不如說她是在“嫁家世”更貼切。房玄齡是凌煙閣功臣之一,在朝堂上的影響力很大。
在這樁政治婚姻中,李世民為了表示對房玄齡的重視,必須將自己最喜愛的高陽公主嫁給房遺愛,這是無可厚非的。倘若,房遺愛與其父房玄齡一樣,是滿腹經(jīng)綸的才子,兩人的婚姻至少會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可惜,房遺愛是個典型的“二世祖”。
他無心念書,不學無術(shù),空有一身蠻力。高陽公主做夢都沒想到,自己會嫁給一個如此不堪的家伙,所以,從兩人大婚的那天開始,高陽公主便不接納房遺愛。
高陽公主十六歲那年,在一次外出時遇到了“真命天子”,也就是溫文爾雅的辯機和尚。與平庸的房遺愛不同,辯機學識淵博,與高陽公主有許多共同話題。此時的辯機剛剛過了弱冠之年,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來看,少男少女情投意合,做出一些風流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可笑的是,駙馬爺房遺愛在高陽公主與辯機的的茍且中處境尷尬,他不但要容忍妻子的不忠,還要在府外為兩人守門。甚至,為了堵住房遺愛的嘴,高陽公主將兩名年輕貌美的侍女送給了房遺愛,自此,夫妻二人各自過各自的“私生活”,且互不干涉。
歷史上,受皇家女眷寵幸的和尚不少,例如:我們熟悉的武媚娘和胡太后。不過,這些和尚大多是這些尊貴女性的“奴隸”,平日里,他們被這些貴女人們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人品不端有污清門。不過,辯機和尚卻算是一股“清流”。
他是玄奘的弟子,也是長安城中最有學問的高僧,他曾參與翻譯《大唐西域記》,享譽盛名。雖說,才華與人品無關(guān),但是,才華一定能提升一個人的格調(diào)和價值,辯機自然不會像那些花和尚一樣,筆者認為:在高陽公主與辯機之間的愛情中,精神戀愛遠大于肉體上的欲望。
就這樣,兩人的戀情持續(xù)了近十年。
某日,有一毛賊從辯機大師的禪房中盜出一個玉枕,隨著賊人被抓獲,官府發(fā)現(xiàn)玉枕竟是唐太宗的私物。在一番追查下,真相終于大白,原來,玉枕是高陽公主從李世民的寢宮中取走,送給了情人辯機。公主與和尚的奸情被撞破,李世民勃然大怒,當即下詔將辯機處以極刑。
巫山云雨入禪房,藩籬情深臥鴛鴦。
辯機腰斬刑場日,長歌當哭美嬌娘。
一代高僧辯機,就這樣在鬧市中被斬成兩截,以最污濁的方式結(jié)束了清高的生命。對于高陽公主來說,辯機的死亡象征著愛情的終結(jié),也預示著高陽公主結(jié)束了青春時代。對于使自己和辯機陰陽兩隔的父皇,高陽公主對其恨得咬牙切齒。
相傳,在唐太宗駕崩時,高陽公主沒有流下一滴眼淚。
李治即位后,再無人能管束高陽公主,于是,高陽公主變得愈發(fā)放縱。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高陽公主從寺廟中挑選年輕俊美的僧人作“面首”,私生活混亂不堪。后來,高陽公主又被卷入房遺愛的謀反案中,被人出賣身陷囹圄,最終,慘淡收場。
那么,高陽公主是怎么死的呢?
相比較這種讓后人津津樂道的風月案,終貞觀、永徽兩朝,真正具有足夠殺傷力的罪名,其實,是史書里并未大肆描寫的短短一句話:“高陽公主讓掖庭令陳玄運在禁宮之內(nèi)伺候她向鬼神祈福問祥,并且推演星宿的排位?!?/p>
而此種行巫蠱、窺天象的舉動,在千年前的社會,不啻于謀大逆的同義詞,而這恐怕才是日后高陽公主被賜死的真正原因之一。然而,盡管后來研究者對此事提出種種考證質(zhì)疑,仍需進一步的證據(jù)才能重新定位《新唐書》里高陽公主的形象。
其實,高陽公主一生的悲劇,早在她投生到皇族的那一刻就已注定,只是,她不甘屈服于政治婚姻中,追求自由的愛情,這才使她的人生比其他公主更加慘烈。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鑒》、《舊唐書》、《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