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白的知心朋友當中,有一位不算太知名的詩人叫崔成甫,字宗之,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是齊國公崔日用的兒子,進士及第后初仕秘書省校書郎,后任陜縣尉。陜郡太守韋堅征調民工,自咸陽向東修建了一條與渭水平行的水渠,以通漕運。崔成甫不遺余力為上司抬轎子,并大唱贊歌,成為韋堅得力干將。天寶三載(744),韋堅加封御史中丞,崔成甫也隨之調到長安,任監(jiān)察御史。
影視劇中的韋堅形象
崔成甫風流倜儻,傲士嫉俗,喜歡效仿阮籍,看到庸俗之人,無論地位高低,皆以白眼視之,然后顧左右而觀青天。杜甫《飲中八仙歌》詩云:"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崔成甫位列"酒中八仙"第四仙,不知道杜甫是按什么排的,年齡?地位?酒量?如果要按顏值排的話,崔成甫應該能排在首位的。
崔成甫形象
當時李白被唐玄宗弄到長安,供奉翰林,陪同皇帝游宴之余,經常在長安市上組織一些酒場,于是就認識了崔成甫。兩人非常投緣,玩起來很瘋,喝起酒來忘乎所以。友情在酒精浸泡下迅速加深,深到須臾不可分離,李白把崔成甫的詩系在衣服上,每當想念,便吟誦一番。
游樂圖
天寶五載(746),韋堅被李林甫羅織罪名,陷害至死,凡與韋堅有關聯(lián)的人一個也沒逃過,崔成甫被放逐到湘陰(今湖南省湘陰縣)任縣尉。
天寶八載(749)夏,崔成甫因公事要到金陵小住,就提前寫信,約李白在金陵見面。李白離開長安后,再也沒有見過崔成甫,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接到他的來信,喜出望外。
秦淮艷影
夏末,崔成甫到達金陵,李白早已在江邊等候。數(shù)年分離,感情似干柴烈火。他們泛舟秦淮河,整日整夜地飲酒,通宵達旦地唱歌。有時嚎啕大哭,有時開口長嘯,有時又翩翩起舞,引得兩岸人家不勝驚異,拍手為他們助興。崔成甫寫《贈李十二白》詩一首:"我是瀟湘放逐臣,君辭明主漢江濱。天外常求太白老,金陵捉得酒仙人。"說咱倆同病相憐之人,我求啊,等啊,終于在金陵見面了!
游樂圖
秋末,崔成甫要告辭了,遺憾的是,兩人還沒有去游離金陵不遠的宣州。宣州有謝朓樓,是南朝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在陵陽山頂所建。謝朓任宣城太守三年,創(chuàng)造了一種"仕隱"的境界,并將其山水詩創(chuàng)作推向了高峰,因而被稱為一代山水詩宗。二人都特別景仰謝朓,依依惜別之際,相約一定再找時間和機會,同游宣州。
謝眺雕塑
天寶十二載(753),李白從弟宣城長史李昭來信,邀請他到宣城去玩。李白想起了四年前的與崔成甫之約,于是寫信給崔成甫,說游宣州的機會來了,有人提供免費食宿。
初秋時節(jié),李白和崔成甫同時到達宣城,宣州太守宇文貴親自出城相迎。正好李白的族叔、秘書省校書郎李云出差到了宣州,李白、崔成甫、李云在宇文太守的安排下,盡情游覽宣州名山勝水。
敬亭山風光
宣州城北面是綿亙近百里的敬亭山,雖然不高,卻林木繁茂,濃陰密布。句溪從南汩汩流出,宛溪從西潺潺流出,在城邊交匯,然后一起向北流去。游覽敬亭山后,李白留下《獨坐敬亭山》一詩:"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宣城謝眺樓
謝脁樓在郡府的北面,登上謝脁樓,向北可以遠眺敬亭山,向南可以下俯雙溪水,無限風光,盡收眼底。大家時常登樓宴飲,臨風把酒抒懷,李白留下了著名的《秋登宣城謝脁樓》:"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李白《秋登宣城謝眺北樓》詩意圖
不久,李云公干完成,要辭別宣州,回朝復命,眾人在謝眺北樓餞別。十年前,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喜滋滋供奉翰林,卻被權貴讒毀,無奈離開長安,飄蕩四方。十年來的人間辛酸,作客他鄉(xiāng)的抑郁和感傷,積聚在心頭。席間,當著可以傾訴衷腸的族叔李云,終于可以把滿腹牢騷宣泄出來,寫下《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一詩: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這首詩大起大落,一波三折。一開始便直抒胸中憂愁,表達對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既而又轉向萬里長空,精神一振,談古論今,以小謝自比自己,表露出自己"欲上青天攬明月"的遠大抱負。接著又從縹緲的理想境界回到苦悶的現(xiàn)實當中,無奈地選擇逃避現(xiàn)實。
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詩意圖
李白詩一吟出,眾人心里皆五味雜陳,既由衷贊美李白的詩才,又為他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而扼腕嘆息。
這段時間是李白最開心的日子。他與崔成甫在宣州愜意往來,盡興游賞宣城風光,將一腔悲憤發(fā)瀉到飲酒唱和、挾妓游樂中,不用顧忌別人的態(tài)度和感受。在《游敬亭寄崔侍御》一詩中,李白感謝崔成甫時常來看望他,一道吃些粗茶淡飯。他贊賞崔成甫傲岸耿介的品格,說你雖然在政治上不得志,但仍像獨立出眾的瑤臺仙鶴,最后還以"壯士不可輕"為崔成甫打氣,將來咱們是要到朝廷里做事的!不會就這樣蕭索冷落下去。
游樂圖
這段時間又是李白最為灰暗的日子,"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理想破滅,憂憤難平,這是多么的失落與悲哀呵!逃避現(xiàn)實雖不是他的本意,但當時的歷史條件和他清高放縱的性格,都使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影視劇中的李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