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瓜果媽
這個春風拂柳的五月,母親節(jié)又快到了。
我向來不愿意去湊熱鬧,搞些形式主義的盡孝,
因為打心眼里覺得這個“孝”字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它應該是實實在在地植根于心里的信仰。
我更不愿意被商業(yè)氛圍所裹挾,
把自己的孝心變成了商家們大賺特賺的利器。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
隨著我的父母們從中年到老年,
我發(fā)現(xiàn)自己慢慢變得不那么“較真”了。
雖然不應該僅僅在母親節(jié)表達對母親的關心和愛,
但為偉大的母親們設立一個節(jié)日,也是好事。
它畢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向媽媽們表達感謝的機會。
只要祝福是真心,只要讓媽媽們開心,
這種儀式化的表達也未嘗不可。
所以我也順應潮流,
每年都會在母親節(jié)給媽媽們打個電話,
送一束鮮花或一個小禮物。
今年,我想寫寫我的媽媽們,
寫寫她們給予我的一切。
1
我從小就對家庭觀念有很深的認識,
不是因為我父母關系不好。
而是因為我的身邊有個表姐,
在她身上,我知道了什么叫不幸。
表姐父母婚姻破裂是在她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
在那之前的歲月里,
她那酗灑的父親經(jīng)?;氐郊液缶屯创蛩蛬寢?。
我曾經(jīng)在她的日記里看到,她恨她的父親。
雖然我家也是普通工薪階層,
但兒時的我,有父母的寵愛,有媽媽的陪伴。
爸爸經(jīng)常出差,
但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把送給我的禮物擺滿一床。
那是我小時候最開心的事。
當然,這一切,在我表姐的眼里,就成了奢侈。
她不只一次地說,你多幸福啊,你就像一個小公主。
她的父母離婚后,
她跟著媽媽,也就是我的大姨。
大姨是一個農(nóng)村婦女,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
于是,我媽就成了她的媽媽,
平時吃穿用有我的就有她的。
當時我家條件也真心一般,
但我爸從來沒有過半句怨言。
有時表姐放了假,
他還主動和我媽說把她接過來住幾天。
我的表姐從小到大學習成績優(yōu)秀,
但因為家庭原因,三次綴學。
我媽三次跑到她家把她拉回學校,
還口苦婆心地勸導她不要被生活壓倒,
要堅持念書才有出路。
有一次,我放了假跑回老家去找她玩,
大姨告訴我她在縣道上賣桃。
我遠遠地看到她曬得像個小黑孩,
頭頂著一個大大的破舊的草帽。
有一個帶著金鏈子的男人
正在她面前的竹籃里挑揀桃子。
她那纖細的手臂撐起大大的秤稱重,
然后熟練地裝袋收錢找錢。
旁邊的破紙盒里,是她頂著太陽一下午的收獲,
最大的是一元,其它都是一角兩角和五角,
甚至還有幾分錢。
傍晚時,我?guī)退咽O碌奶易雍屠钭影峄丶摇?/p>
路上還下起了大雨,我倆在雨里狂奔。
一身泥濘地跑回家后,她把錢恭恭敬敬地取出來,
如數(shù)家珍,然后一張張裝進口袋。
那是表姐下學期的學費。
現(xiàn)在想來,那天在雨里的奔跑,真是幸福的奔跑。
我第一次懂得了生活的不易,
和努力奔向新生活的美好。
我媽對我和我姐學習要求都很嚴。
她平時生活節(jié)儉,有時出門在外,
渴了都不舍得買水喝。
但是只要我想看的書,卻從來都舍得。
也許因為有表姐的對比,
我從小就特別懂事,知道節(jié)約,不浪費。
也學會了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努力創(chuàng)造想要的生活。
也是從那時起,我學會了感恩。
感恩我有完整的家庭和幸福的童年.
我感謝我的媽媽給了我一顆善良的心,
讓我學會了分享,
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后來像所有完美的故事一樣,
我和姐姐都長大成人,學業(yè)有成,并遠嫁他鄉(xiāng)。
我媽也步入了老年,但每年過年,我家卻并不冷清。
因為老公是獨子,我通常都陪在公婆身邊過年。
而我的表姐,每年卻都要驅(qū)車一千公里回到我家,
去看望我的父母。
在她的心里,這已經(jīng)是她的第二個家。
這里有她一輩子感激的人。
2
我的婆婆和我媽一樣,
她們都具有那個年代母親身上所有的優(yōu)點。
她們勤勞,善良,能吃苦,識大體。
但我的婆婆,更是一個堅定意志很有智慧的人。
也正因為這一點,她成為了我的偶像。
在我的生活學習工作等方面,
她都是我的好老師。
看過我前幾篇文章的讀者都知道,
我的婆婆不幫我?guī)Ш⒆?,但我很感激她?/p>
其實最開始,她是希望幫我分擔的,
但事實證明,這樣的分擔有時
會帶來很多的矛盾和誤會。
讓我們原本很好的婆媳關系變得微妙和緊張,
于是,我智慧的婆婆就選擇了退出。
所謂大愛,就是在你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
在你拒絕的時候看著你走。
但她在你心中種下的,
是對你信任,期待和關愛的種子。
她把這種關愛從“老母雞式”的呵護
變成了“救火隊員”式的守護。
在我們遇到特殊情況時,
我的兩個媽媽都會及時出手相助。
有一次,老公要出國一段時間,
我?guī)е鴥蓚€孩子實在忙不過來。
婆婆便邀請我回婆家小住幾天,我欣然接受。
那幾天孩子不舒服,
我夜里忙得很辛苦,一覺醒來時已是中午.
我聽見阿姨在外面和婆婆說:
“菜都做好了,覺得有點多,
要不那個蒜苔炒肉就不做了?!?/p>
婆婆馬上說:
“不行,那個菜是趙丹最喜歡吃的,去炒了吧?!?/p>
聽到這話我心里暖暖的。
生活中的點滴關愛,讓你能感受到自己的被重視,
也能體驗到愛與被愛是多么幸福的事。
生活中的一地雞毛,
任誰都曾有崩潰的時候。
但我不斷地用我婆婆的智慧去應對它,
記得她也和我說過,
我們的奶奶,也就是她的婆婆,
當年就是讓她自己帶孩子,
這種傳統(tǒng)在我們家已經(jīng)歷代傳承下來。
也許,她也心疼過我自己帶孩子的辛苦,想打破這個傳統(tǒng)。
但后來明白了老人們的深意。
在一個家族中,一個智慧的女人,
對于這個家族來說,是一件幸事。
雖然不在一處生活,
但婆婆的為人處事卻處處影響著我,
遇到問題,我會去思考——如果是我婆婆,她會怎么做。
婆婆最近在學習游泳,每次我問她學習進展,
她都會開心的和我說上半天。
在她看來,不論多大的年紀,
學習都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
我們也會開這樣的玩笑:
以后兒子被問到老婆和媽
同時掉水里先救誰的問題時,
我老公的答案一定是,
我們仨一起往岸上游,誰也不用救。
這是一個和我沒有血緣關系的人,
卻教會了我如何過自己的人生。
她不把你捧在手心里,
卻把解決難題的鑰匙交給了你。
在長久的生活里,我發(fā)現(xiàn)這是用錢買不到的財富。
3
如果非要說我的兩個媽給予了我什么,
我覺得,應該是教會了我如何去愛。
因為有了她們的言傳身教,
我學會了盡可能地幫助別人,
學會了要有獨立的人格和思考,
學會了如何正確地去愛。
這種愛的能力,讓我能夠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關愛家人,
去照顧自己的小寶貝。
當我把這種愛傾注到我的寶寶身上時,
我也同時把這種能量傳遞下去。
瓜瓜有時吃著飯就會對我說,
媽媽,你知道嗎?
我在你的飯里吃出了幸福的味道。
我回答他,是啊,因為媽媽是在愛里長大,
所以,媽媽才有足夠的愛分享給你啊。
感謝我的媽媽們,謝謝你們給我的愛。
作者:瓜果媽。曾經(jīng)的媒體人,如今的全職媽媽、自由撰稿人。我感謝孩子,他啟發(fā)我對世界的重新思考,雖然我也迷茫,但我們可以一起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