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后壁右室梗心電系列
1.來源:溫州市龍灣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 心電圖科 葉鋒20180706
信息 患者52歲, 胸悶胸痛1天 有糖尿病史,否認高血壓病史。CTnI 7.9(正常<1.5ug/L 一般0~0.3ug/L 針對心梗時以1ug/L為臨界線 其具有起初的靈敏性和較高的特異性) 右冠近段閉塞,已放支架1枚
心電討論:
1.鑒別點:*肺栓塞 *陳舊性心梗 *室壁瘤 *主動脈夾層 *心臟挫傷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病等;可進行短期復檢心電動態(tài)、酶譜、D-二聚體、造影、超聲、X線、CT、MRI等檢查并結合臨床癥狀及心電特殊表現(xiàn)形式等可鑒別。
2.為何下壁心梗容易引房室傳導阻滯?
從心臟的解部上講起,由于下壁心肌的供血血管是右冠狀動脈,右冠亦同時供血給房使結;所以當右冠脈堵塞造成下壁心肌缺血時,房室結也亦會缺血壞死,導致房室結的功能障礙,出現(xiàn)房室傳導阻滯。
3.右冠脈病變致下壁心肌梗死時最容易導致房室結缺血和迷走神經(jīng)張力增高造成房室傳導阻滯,因此下壁心肌梗死并發(fā)房室傳導阻滯者比前壁梗死發(fā)生的幾率更多,一般右冠脈閉塞發(fā)生在房室結營養(yǎng)的遠端血管,間接引起房室結及房室束缺血、水腫及炎癥,所以發(fā)生傳導阻滯為暫時的,可逆的,因此下壁心肌梗死并發(fā)房室傳導阻滯發(fā)生率高。
4.重申心梗定位:右室---II、III、AVF、Rv1R~v4R ST抬高,I、AVL ST壓低----右側冠狀動脈;下壁---II、III、AVF ST抬高,I、AVL ST壓低---右側冠狀動脈、回旋支;后壁---v7v8v9 ST抬高,v1~v4ST壓低----后降支、右側冠狀動脈、回旋支的分支。本圖部分采集導聯(lián)暫不全,圖中可見II、III、AVF導聯(lián)的ST段明顯弓背型抬高伴T波的倒置并見異常Q波,提示下壁進展期梗,同時可見對應的導聯(lián)ST段的壓低,同時可見v6 Q波異常加深并ST段輕度抬高,應警惕后壁梗同時存在,患者存在胸悶胸痛一天,臨床表現(xiàn)較為符合心梗表現(xiàn),同時肌鈣蛋白明顯升高故較為支持進展梗。
5.臨床上一般依病情需要可行溶栓增加再灌注治療,降低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病人發(fā)生更為嚴重房室傳導阻滯,降低死亡率,減輕細胞缺血,恢復供血,減輕消退局部充血水腫細胞;部分病情嚴重者可先行臨時起搏器治療,必要時可行PCI治療,其絕大部分患者可恢復正常的自主心律,不需要永久起搏器的治療。
20180705
2. 來源:溫州市龍灣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 心電圖科 葉鋒20180212
急性下壁后壁梗并PR間期延長伴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患者心電一例
患者,女性,77歲,胸悶氣促一天。臨床診斷:慢性胃炎。
心電圖提示:1.竇性心動過速2.P-R延長伴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3:2)3.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4.報危急值
3.患者男性,41歲,胸痛3小時,無緩解,吸煙1包每天20181220
心電圖提示:1.竇性心動過速2.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加做右室 3.報危急值
4.溫州市龍灣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 心電圖科 葉鋒20181117
信息摘要 如圖
解析 本圖基本心律竇性 可見下壁 后壁陳舊的異常q波st段未見明確抬升 需前后心電對比確認或結合病史情況 考慮陳舊心梗
5.圖譜來源 溫州市龍灣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 心電圖科 葉鋒醫(yī)師 20180329
下壁心梗合并二度一型房室傳導阻滯 呈2:1 3:2 4:3下傳的交替性文氏周期現(xiàn)象心電一例
病人信息摘要
男 36歲
病史 半小時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腹部疼痛,無反酸 噯氣 無惡心嘔吐 來院就診
體檢 神志清 查體合作 雙側瞳孔等大 光反射存在 頸軟 無強直 雙肺叩診清音 聽診肺泡呼吸音清 心音鈍 心臟各瓣膜聽診區(qū)未聞及病理性雜音 腹軟 無壓痛及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觸及 四肢活動自如 巴氏征陰性
化驗檢查待檢
臨床診斷 心悸
附圖
心電圖診斷:1.竇性心動過速 2.二度一型房室傳導阻滯 呈2:1、 3:2 、4:3交替性下傳的文氏周期B型 3.下壁急性心梗 4.加做后壁、右室導聯(lián)完善心電檢查 5.報危急值
****共同認識以下幾點概念
1. 房室結雙徑路甚或三徑路等,是指在電生理檢查每負掃(或正掃)10ms時,相鄰S2R間期相差60ms以上;如果連續(xù)的同一頻率S1S1刺激出現(xiàn)跳躍式文氏型傳導亦可考慮雙徑路。在常規(guī)體表心電圖記錄特別是文氏型傳導阻滯時,相鄰PR間期相差60ms,不能參照這一標準,而出現(xiàn)相鄰PR間期成倍數(shù)的跳躍傳導才可考慮雙徑”----本圖不符合
2. 裂隙現(xiàn)象是一種少見而不罕見的異常心電現(xiàn)象使過去的大部分心電圖超常傳導現(xiàn)象都歸于裂隙現(xiàn)象的范疇中 應用裂隙現(xiàn)象理論可使某些心電圖和電生理檢查結果得到更好的解釋和診斷---定義:在激動或興奮傳導的方向上(正向或逆向),心臟特殊傳導系統(tǒng)中存在著不應期及傳導性顯著不同的區(qū)域,當遠側端水平面有效不應期長,而近側端水平面相對不應期較長時,激動傳導就可以出現(xiàn)一種偽超常傳導的現(xiàn)象---本圖可能符合其要求
3. 連續(xù)兩次或兩次以上的P波后出現(xiàn)QRS波脫落--稱為高度AVB--本圖不符合
4. 二度AVB---一型系PR間期逐漸延長致使一次QRS脫落 脫落后的第一個PR間期最短周而復始地出現(xiàn)呈現(xiàn)文氏現(xiàn)象稱之---二型系PR間期恒定 直至一次P波后無QRS波群且緊隨其后的PR間期與之前能夠下傳的PR間期相等并呈現(xiàn)周而復始的現(xiàn)象稱之。但本圖中的文氏周期交替性出現(xiàn)打亂了正常思維通路,易誤判為高度房室傳導阻滯。
5.下壁心梗為何會合并房室傳導阻滯、治療、機制等請參閱葉鋒老師的文獻<<急性下壁后壁梗并PR間期延長伴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患者心電一例>>章節(jié)
6.二度Ⅰ型多見于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且多數(shù)是由一度房室傳導阻滯發(fā)展而來。通常是房室結功能異常所致,其機制可能與迷走神經(jīng)張力增高及腺苷作用有關。出現(xiàn)時間短暫,多于1周內(nèi)消失。二度Ⅰ型不常發(fā)生于前間壁心肌梗死,一旦發(fā)生,表明是廣泛的希氏束、浦肯野纖維損傷,易發(fā)展為高度房室傳導阻滯。
7.附梯形圖
8.
9.20190224 來源葉鋒老師 女性,83歲,高血壓病史。右胸胸骨后背痛14小時肌鈣蛋白0.36
心電系:竇性心律,PR間期延長并二度一型房室阻滯,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下壁心肌梗死(右室心梗可疑)--本圖Ⅴ456T波低平`倒置考慮急性心肌缺血所致。
整理者:李士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