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祖王燾治療腎虛腰痛經(jīng)驗☆
提要:腎虛腰痛,因房室不節(jié)、勞倦過度損傷腎臟精氣所致的腰痛。首見于《千金要方》卷十九,又稱腎經(jīng)腰痛。《金匱·腰痛》曰:“腎虛腰痛者,精氣不足,足少陰氣衰也?!浒Y形羸氣少,行立不支,而臥息少可。無甚大痛,而悠悠戚戚,屢發(fā)不已。”
概述:腎虛有腎陽虛、腎陰虛、陰虛火旺證之分。腎陽虛者,證見腰間冷痛,手足不溫,面色蒼白,便溏溺清,舌淡,脈沉細或虛軟無力,宜補腎壯陽。腎陰虛者,證見腰痛綿綿,面色黧黑,頭暈耳鳴,咽干口燥,宜滋陰補腎。。陰虛火旺者,更見面紅升火,內(nèi)熱心煩,小便黃赤,舌質(zhì)紅,脈細數(shù)或洪而無力,治宜滋陰補腎瀉火。
一、先祖王燾治療腎虛腰痛:先祖王燾治療腎虛腰痛取諸家之長,用藥恰到好處,效果顯著,我遵照先祖之法應(yīng)用于臨床,對很多頑固的腎虛腰痛,通過用治療獲得痊愈?,F(xiàn)擇錄原文如下:
腎虛腰痛。治之方。
丹皮(二分去心) 萆 (三分) 白術(shù)(三分) 桂心(三分)
上四味搗篩。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亦可作湯服之。忌生蔥胡荽桃李雀肉等。(必效備急范汪同)又療腰痛少氣。陰弱寒冷。小便清冷瀝滴。陰下濕癢。少腹急。無子息方。
甘草(十四分炙) 續(xù)斷(三分) 麥門冬(三分) 薯蕷(三分) 附子(三分炮) 干姜(二分) 棘刺(四分)
上七味搗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必效同并出第五卷中 一方
無干姜)備急陶氏腎氣丸。主短氣。腰痛身重。調(diào)中補筋脈不足方。
干地黃(五分) 續(xù)斷(五分) 人參(五分) 萆 (三分) 阿膠(三分炙)
上五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大。以酒下十丸。加至二十丸。日再服。忌蕪荑生冷。(出第四卷中)
必效寄生散。療腎虛腰痛方。
桑寄生 鹿茸(炙) 杜仲 上三味。各一分作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鹿茸(炙)作散。酒服方寸匕。一味任多少為之。(并出第三卷中范汪亦主 腰痛)古今錄驗療腰痛。皆猶腎氣虛弱。臥冷濕地。當(dāng)風(fēng)所得。不時瘥。久久流入腳膝。冷痹疼弱重滯?;蚱?。腰腳疼攣。腳重急痛。獨活續(xù)斷湯方。
獨活(二兩) 續(xù)斷(二兩) 杜仲(二兩) 桂心(二兩) 防風(fēng)(二兩) 芎 (三兩) 牛膝(二兩) 細辛(二兩)藥(二兩白者) 干地黃(三兩)上十五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溫將息勿取冷。宜用蒴 葉火燎。濃安床上。
后有又療男子患腰腎疼痛。髀膝有風(fēng)冷。耳鳴。食飲無味。并有冷氣方。
干地黃(四兩) 茯苓(三兩) 白術(shù)(二兩) 澤瀉(三兩) 山茱萸(三兩) 蓯蓉(二兩)五味子(三兩) 桂心(二兩) 石斛(二兩) 巴戟天(二兩) 防風(fēng)(二兩) 人參(二兩) 磁石(二兩研)
上十三味搗篩。蜜丸如梧子。酒下二十丸至三十丸。日再。忌桃李雀肉生蔥酢物蕪荑。
二、遵照先祖之法,我的經(jīng)驗方:
處方:
1、人參、鹿茸(炙)各等份,作細粉用酒沖服3--5克。(我在60年代用人參精、鹿茸精各一瓶,每次各服2-3克,效果非常滿意,治愈不少的中老年頑固的腎虛腰痛,偶然的再配合下方治療??墒菑?0年代后,服人參精、鹿茸精效果不佳,以下方為主治療。)
2、熟地黃20克、 續(xù)斷12克、杜仲15克、茯苓15克、白術(shù)15克、澤瀉10克、山茱萸15克、肉蓯蓉20克、山藥20克、丹皮、 巴戟天15克、熟附子10--15(久煎)、細辛3克、肉桂3克、干姜15克、西洋參6克。胃陰虛加石斛15克、麥門冬15克;髀膝風(fēng)冷痛加防風(fēng)12克、獨活12克;耳鳴加磁石20克、女貞子15克;風(fēng)寒痛加麻黃10克、桂枝10克。水煎服,一日一劑、連服10劑,病久者服至痊愈。
老中醫(yī)提醒:腎虛腰痛臨床必須辨證施治正確,辨別腎陽虛、腎陰虛、陰虛火旺證,各有偏重,不能生搬硬套。
資料來源:唐王燾《外臺秘要方》本篇參考資料來源《百度》《中醫(yī)內(nèi)科學(xué)》結(jié)合本人經(jīng)驗 老中醫(yī)王圣尉 編輯
來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