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與自己獨處的人,不能從自己與自己的關(guān)系中受益的人,也無法從與別人的關(guān)系中受益,也無法處理好人際關(guān)系。
人與自己的關(guān)系,是一切關(guān)系的基石。
人征服不了內(nèi)心的自己,才渴望被某個人來征服;人做不了自己的主人,才會花掉一生去找尋自己的主人,把命運視為自己的主人,把某種教條當作自己的主人。
當下”只是“過去”生出的孩子,孩子出生時最初的一切,都是由父母和人類已有的基因所決定的。
因為大腦里潛意識的存在,沒有任何人可以抵達絕對意義上的當下,人每時每刻所運用的意識,95%都是過去慣性的意識,99.9%運用的都是舊的自己。
所以,表面上看起來是由當下的自己所做出來的新的決定,其實90%以上,都是由過去的自己所做出的決定。即使人已經(jīng)做到了正在享受著當下的這一刻,仍然只能是以過去的認知水平,在享受著這一刻。
“當下”,從人的生理結(jié)構(gòu)和運行機制來看,僅僅只是一種概念。只有那種失去了所有記憶的人,或是不斷失憶的人,才能真正做到每分每秒都是全新的,這樣的人并不真實存在。
“認知”必須是一種無需求得確定性的東西,求的是成長性,可能性,顛覆性,“認知”是一種一直需要自我折騰的東西,這才能造就一個人心智和思想上的卓爾不群。
事實上,每個人在自身擁有的認知上,都還只能算是赤貧。
人一旦對自己的認知固化了,約等于這個人已經(jīng)變成自己的僵死粉了。
善與惡”只是人類社會才有的東西,不要用“善惡”去評判大自然。
對于人類自己來說,能讓自身煥發(fā)生命力的東西,就是善;能讓自身變得虛弱病態(tài)的東西,就是惡。
說善良讓人快樂,不如說旺盛的生命力才讓人快樂。
對自己負起了責任的孤獨;非常自律的孤獨;有創(chuàng)造、有激情、有成長和更新的孤獨;有喜悅感、成就感、價值感、美妙感的孤獨;沒有負面情緒的孤獨;像一顆大樹一樣的孤獨;才是最健康的孤獨。
人,獨自來到這個世界,也將獨自離開這個世界,孤獨是生命的基調(diào),唯有能享受孤獨的人,能體驗到孤獨之美的人,能把孤獨演奏成快樂樂章的人,人生的基調(diào)才是美好的,生活的本身,才能是歡樂的。
昨天很重要,它構(gòu)建了我們的記憶;明天很重要,它讓我們有了憧憬和夢想。但最重要的,還是今天,是我們今天要做的一切。人生苦短,我們要告訴自己:懷著積極心態(tài)過好每一個今天;學會給心靈療傷,不要躲藏在昨天的陰影中;做該做的事,明天自然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