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我不再操心與自己無關(guān)的事,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好了。
所以還是那個問題:99%都無用,那什么是1%的生活?
這就是1%的生活。
不隨意介入別人的生活,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不在別人的世界里指點江山。
只有這樣,你才能做到真正的極簡,才能享受到真正純粹的生活。
人與人彼此之間太看得起了,總以為大家都共享同一種情,共用同一個理,才會產(chǎn)生如此多的矛盾。
有時候想,不如把其他人都視為萬物之中的一物,像一草一木那樣,決不寄希望于草木來理解自己,來看得起自己;也不寄希望于草木要擁有怎樣的素質(zhì),要有怎樣的同理心、公德心,反而可以相處得更和諧一些,更自然一些。
與其說有些人不配做人,就不如不要把人太當(dāng)人看了,不要老去要求別人一定要是人,自己好好做人就ok,這并非是一句貶低別人的話,真能做到這種視角的人,也不失為一種智慧。
人與人接攘,最難控制的,產(chǎn)生得最多的情緒就是反感,相比欣賞和喜歡,反感幾乎無所不在。
反感這種情緒已經(jīng)無影無蹤了,受益最大的,其實還是自己。
反感這種負(fù)面情緒,破壞性也蠻大的,管理好“反感”,也算是重要的一堂人生課。
行遠,不僅僅是為了去看見遠處的風(fēng)景,多數(shù)時候,我們走得越遠,越能看清楚過去的自己,看見那些還未曾被自己發(fā)現(xiàn)的自己,看見那些當(dāng)初并沒有體驗到的過去。
匆匆一世,不過百年,爛人爛事壓根不值得我們生氣,折磨自己。只有不生氣,才能活得有生氣。 ???
活著,就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睜開的那只眼睛
看遍世間百相,洞徹世事人生
閉上的那只眼
關(guān)閉了喧囂風(fēng)景,退避了塵世煩惱
如此才可以活得清醒
也知道什么時候可以不必太過清醒 ???
氣從暴躁生,百病憂中起
心情不好時,與其死磕到底
不如學(xué)會轉(zhuǎn)彎
事不順時,讀書
氣不平時,運動
心不靜時,冥想
愛自己,從學(xué)會管理情緒開始
管理好情緒,是頂級的修養(yǎng) ???
對一件事情真正的理解,絕不會帶給人任何情緒。對一件事情還存有情緒,也足以證明自己還沒有抵達真正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