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就是場未知旅途,有悲有喜,有苦有樂。很多事本無好壞,若用消極悲觀的心態(tài)去看待,往往會陷在負面情緒里,惶惶不可終日。心態(tài)不好,處處皆碰壁;心態(tài)對了,很多事就順了。少一份計較和浮躁,多一份寬容和理解,放過別人,自己也會自在舒心。
人活著,誰都不完美,都有難言的苦。別總是挑剔別人,不去反省自己的錯誤。做人,理應用放大鏡看別人的優(yōu)點,用顯微鏡看自己的缺點,因為事事都不完美,別用自己的認知去評論一件事。人人都有不足,別用自己的心胸去度人,用自己的心眼去要求他人,理應得饒人處且饒人,放過了別人,也等于放過了自己,懷包容之心,心寬一尺,還己一份輕松!
任何繁榮背后都蘊含著危機,而危機本身也意味著解脫困境的希望。禍患來時要經受得起,把持得住,順其自然;幸福降至時,要冷靜對待,淡然處之。所有的丟失,都是為了珍愛之物的來臨騰位置;所有的匍匐,都是高高躍起前的熱身;所有的支離破碎,都是為了來之不易的圓滿。一生中,難免會遭遇困境和不解,也許在當下或許是難以接受的;但在過后某一時刻會突然覺得,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只需:遇到的人,善待;歷的事,盡心。
萬事都有因果。不付出,就不會有收獲;不懂得舍去,就不會有得到。再多的優(yōu)柔寡斷,不如一次干凈利落的舍棄。當我們舍去浮華外物,舍去不相干的枝枝蔓蔓,就會發(fā)現,要想得到內心的平靜,也并沒有那么難。人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學會舍與得,方是大智慧。
有人說,人到中年后,才會明白:最高級的活法,就這么一個字:“靜”。而縱觀身邊那些活得風生水起的人,莫不把人生調成了靜音模式。雪萊說:“淺水是喧嘩的,深水是沉默的?!备窬指叩娜?,早就擁有了一張“金口”,一顆“靜心”。當我們學會減掉一些東西,我們才能擁有無論何時都能清零過去、重新出發(fā)的實力與勇氣。余生,讓我們把人生調成靜音模式,修一身靜氣。當我們靜下來,更能發(fā)現生活的曼妙多姿。
為什么越成熟的人,越少曬生活?因為當優(yōu)秀已成為一種習慣,根本就無需炫耀。因為你已經心智成熟,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人,知道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根本不需要那些假把戲來感動自己。你的人生,不是看你曬了多少,而是看你做了多少。調成靜音模式的手機,讓我們能不被外界打擾;調成靜音模式的人生,讓我們專注于提升自己。
孔子說:“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背Q哉f得好:喊破嗓子信不過,做出樣子掌聲來。雷聲大雨點小的人,往往難成大器,只有行動才是成功的基石。縱觀我們身邊那些在自己的領域里有所成就的人,他們早已把人生調成了靜音模式:不曬生活,把眼光放到自己身上,不停沉淀自己。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就是說:人心中怎么想、怎么相信,就會怎么成就。反之,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斷地受到阻力,這些阻力就會產生。很多時候我們認為自己做不好一件事,其實我們只不過是在自我設限罷了。真正厲害的人,早就戒掉了抱怨,練就一顆靜心,淡看花開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