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學中有一個著名的“木桶原理”,講的是一只由若干長短不一的木板構成的木桶,決定其儲水量多少的不是最長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這一原理對班主任做好班級建設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個班級由幾十名學生組成,正如一只木桶是由若干塊木板組成一樣。因此,要建設優(yōu)秀班集體,達到整體優(yōu)化的目的,班主任必須采取科學的方法,把“短板”變成“長板”,還要讓“長板”不斷增長,從而使班級這個“木桶”的“儲水量”達到最大值。
善于分清“長”“短”
由于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自身素質和努力程度不同,因而他們的性格、思想狀況、學習成績及愛好特長也不一樣。有的學生思想進步、積極向上,有的學生則得過且過、不思進??;有的學生關心集體、熱愛勞動,有的學生則對集體漠不關心、做事怕苦畏難;有的學生學習刻苦、成績優(yōu)良,有的學生則懶于學習、出工不出力;有的學生雖然文化課成績優(yōu)異,卻體弱多病,或者冷漠自私。有的學生身強體壯、熱誠待人,但文化課成績落后,等等。認識了學生的“長”與“短”,才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有的放矢。
善于“短”中見“長”
對于后進生,班主任應該全面看待他們,不能只看到“短”處看不到“長”處,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從“短”中發(fā)現(xiàn)“長”處,進而做到揚“長”避“短”。班主任要做有心人,善于點亮學生心中的明燈,使學生找到進步的階梯。
班主任不能以文化課成績排座次、論英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班主任要關心每一個學生,發(fā)現(xiàn)其強項并以此為切入點,幫助學生提升弱項,從而達到人人成才、全面發(fā)展的目標。
善于彌補“短”處
《學記》講道:“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卑嘀魅卧谡J清學生的“長”“短”之后,要因材施教,尋求補“短”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對常常違反紀律的學生,班主任要開展個別談心,為其樹立榜樣和目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對文化課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以適當降低要求,循序漸進,在學習方法上多進行個別輔導;對在體育、音樂、美術方面有專長的學生,要幫助他們努力學好文化課,同時鼓勵他們提高專業(yè)技能;對性格內(nèi)向、沉默寡言的學生,班主任要在學校、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中多給他們提供鍛煉和展示的機會,幫助他們?nèi)谌爰w。
班主任要特別關注有“短”處的學生,增加感情“投資”,給點“偏愛”,傾注愛心、熱情和期望。如此,后進生的“短板”才能變成“長板”,從而増大班級這只“木桶”的“儲水量”。
善于創(chuàng)設環(huán)境
班級是一個學生集體,班主任要積極發(fā)揮集體的帶動作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努力把自己分管的事情做好,使每個人都成為班級建設的貢獻者。班主任要運用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觀點對班級進行優(yōu)化組合,從而形成合力,發(fā)揮班級的優(yōu)勢。
總之,只要班主任正確對待學生的“長”和“短”,善于創(chuàng)設取“長”補“短”的環(huán)境,切實做好補“短”和加“長”的工作,班級這只“木桶”就會増大“儲水量”,建設優(yōu)秀班集體的目標才會實現(xiàn)。(來源:《中國教師報》)2019年10月23日第10版 作者: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 楊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