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打羽毛球的那幾年,發(fā)球或接球總是左右搖擺,讓對手跑來跑去,看到對手跑得滿頭大汗,疲憊不堪,心里才有滿滿的成就感。然而,對手總是說我賴。然而那是賴嗎?其實那不叫賴,而是戰(zhàn)術(shù)!
羽毛球的魅力本來就在于戰(zhàn)術(shù),在有限的空間里調(diào)動最大的限度跑起來。只有這樣,才會在精疲力盡中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驚喜,才會在奔跑中揮灑汗水,體會運動真諦。倘若每一個球都打到你的手里,又有什么意思?又如何體現(xiàn)自我真實水平,又談何進步?于是,要想贏,不妨“賴”一點,學會“累”死對手很重要!
無論單打還是雙打,要想累死對手,就要努力占據(jù)主動位置,積極尋找對方的被動位置。而如何尋找呢?
利用動作的一致性
利用動作的一致性來使得對手難以判斷,也是非常好的辦法。怎么去戰(zhàn)勝對手,最基本的方法是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如果是自己,那個位置或者說什么樣的情形下受到進攻會感覺到非常的被動。例如對手在后場擊球,已經(jīng)失去重心的情況下,放一個網(wǎng)前球、對手要接這個球就非常的被動。
找準對方尷尬點
要戰(zhàn)勝對手,雙方都會集中精力,用盡全力去爭取主動和把握場上的機會,而且會想盡方法去得分,贏得比賽的勝利。簡單地說,就是意識到那個位置讓對手感覺非常的被動,而你就將球打到那個位置上。一個簡單的例子,在雙打中,我們通常說要進攻兩個選手的結(jié)合部。那是因為兩個選手都能接到球的,而往往正式因為這樣,他們不確定誰去接這個球而產(chǎn)生猶豫從而導致錯過最佳接球時機。
“遇直變斜,遇斜變直”
之所以要累死對手,說白就是讓對手比你跑更長的距離。球場的斜線是最長的距離,這個是眾所周知的道理。假如對手在正手后場擊一個斜線高遠球,那你在正手吊直線球。當對手擊出直線的高球,你就吊斜線球。這樣往往讓對方措手不及,仰天長嘆。這就是所謂的“遇直變斜,遇斜變直”。
這種概念就是要對手在6.7X5.18 米的場區(qū)里面總是在最長的斜線中奔跑,而球總是打到離他身體最遠的地方,這樣才能消耗對手更多的體能。也就是對手跑動的時間比你要多。假如你能迫使對手從正手后場被動的跑到反手前場接球,將迫使他體能慢慢消耗。所以這個斜線原理是羽毛球的最基礎戰(zhàn)術(shù)。
溫馨提示 “累死“對手戰(zhàn)略也是有風險的,沒那個能力就不要輕易嘗試哦,小心激起對方怒火,反倒把你虐得不要不要的。最重要的還得看對手,如果你的對手是一個柔弱的漂亮妹子,亦或是正在追求的對象,還是要手下留情。少一點高高在上的逼迫感,多一點紳士風度,否則一句“狗帶”回贈于你,就別指望再有見面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