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舊習 超軼古人
——徐培晨筆下的猴
乾坤清氣(國畫) 138×68厘米 2018年 徐培晨
王鏞
畫家徐培晨是當今中國畫壇的畫猴名家,甚至有人譽之為“當代易元吉”。北宋畫猴名家易元吉,初工花鳥,后見趙昌之跡乃嘆服焉,曾說:“世末乏人,要須擺脫舊習,超軼古人之所未到,則可以謂名家?!保ā缎彤嬜V》)遂寫獐猿,馳名千載。徐培晨也力圖擺脫舊習,超軼古人,從20世紀80年代初起,他逐漸把自己的中國畫創(chuàng)作題材鎖定于猿猴。21世紀初,他在全國各地舉辦個人畫猴巡回展覽,頗受畫壇諸位名家好評,其中程大利題詞贊曰:“為猴傳神,不讓前賢?!?/p>
徐培晨畫的猴之所以能夠擺脫舊習,超軼古人,為猴傳神,不讓前賢,首先得益于他的寫生。易元吉也曾游歷荊湖一帶的名山大川,與猿猴為伍,留意觀察,“故心傳目擊之妙,一寫于毫端間,則是世俗之所不得窺其藩也?!保ā缎彤嬜V》)數(shù)十年來,徐培晨游歷的名山大川,比易元吉所到之處更多更廣,峨眉山、海南島、黃山、崇左、花果山、泰山、神農(nóng)架、西雙版納、昆明動物園、火焰山……凡有猿猴聚居的地方,他幾乎無處不到,處處留意觀察寫生、速寫或默寫。徐培晨由寫生所熟悉的猿猴品種也遠超過一般畫家,白眉長臂猿、獅尾猴、黑白疣猴、白頭葉猴、金絲猴、熊猴、蛛猴、臺灣猴、日本猴等200多種猿猴,都一一奔赴他的筆下。通過長期的大量寫生,他不僅掌握了各種猿猴的形體特征和生活習性,而且捕捉到它們各種靈活的動態(tài)和豐富的神情,心傳目擊,自臻妙境。
傳統(tǒng)中國畫重視筆墨,也重視寫生。當年齊白石畫蝦,如果沒有對活蝦的仔細觀察寫生,就不會把蝦的形態(tài)刻畫得如此生動,不會取得超軼古人的畫蝦造詣?,F(xiàn)在我們有些畫家片面追求舊式文人的筆墨趣味,忽視寫生,結(jié)果其作品難以擺脫陳舊的筆墨程式,缺乏生氣。當然,中國畫的寫生不同于西畫的寫生。中國畫的寫生與寫意是互為表里的雙向互動,在寫生主要是默寫的過程中已經(jīng)滲透了畫家的情感意蘊,根據(jù)中國畫傳統(tǒng)圖式對寫生對象進行了一定的加工提煉,同時又根據(jù)畫家的情感意蘊和寫生對象的特征對傳統(tǒng)圖式進行了適當?shù)某C正,從而創(chuàng)造了一種個性化的新圖式。徐培晨的寫生正是如此。他在對猿猴寫生的過程中灌注了自己對這一類與人近似又比人活潑的野生動物由衷的熱愛,參考歷代名家畫猴的傳統(tǒng)圖式對猿猴形象進行了一定加工提煉,同時又根據(jù)自己的情感意蘊和不同猿猴的形體毛色特征對傳統(tǒng)圖式進行了適當矯正,從而創(chuàng)造了一種個性化的新的畫猴圖式——“徐家樣”。《徐培晨百扇集錦》就是“徐家樣”猿猴的一種集中展示。
我們從《徐培晨百扇集錦》畫冊的100余幅扇面中,可以看出“徐家樣”猿猴的藝術(shù)特色。畫家把猿猴的寫生造型與寫意筆墨結(jié)合起來,既注重形似又強調(diào)神似,而在猴子的面部五官和張口伸臂的動態(tài)刻畫上顯示出畫家個性的印記,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徐家樣”猿猴。畫家在經(jīng)營位置上頗具匠心,100余幅扇面的構(gòu)圖互不雷同,畫面上的猴子也姿態(tài)各異。大多數(shù)畫面帶有山石林泉草木的襯景,便于營造猿猴生活的樸野自然的意境;有些畫面背景空白,或題寫詩句或點綴山果,別有情趣。畫猴題材易俗而難雅。徐培晨卻憑借多年的筆墨修養(yǎng),發(fā)揮寫意水墨濃淡虛實處理的特長,基本運用以花青赭石為主的淺絳設(shè)色,偶用淺紅或石綠,保持著畫面清雅脫俗的色調(diào)。這也是他擺脫舊習、超軼古人的可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