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2014年中考試題匯編之文言文閱讀(二)

2014年浙江省湖州市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文言詞語。(3分)[來源:Z,xx,k.Com]

1賓客大宴(                2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3)同舍生皆綺繡(   

3.1)會:適逢,正趕上(2)犧牲:豬牛羊等祭品(3)被:通“披”,穿。評分標準:共3分,各1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題。(8分)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節(jié)選自九年級上冊《隆中對》)

16.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先主曰                         此所戰(zhàn)勝于朝廷

B.將軍宜枉駕                   元芳入門不

C欲信大義于天下,智術淺短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D.將軍豈愿見                    輟耕壟上

16.【答案】   評分標準:3分。

17.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譯文:           

17.【答案】(諸葛亮)經(jīng)常把自己與管仲、樂毅相比,對此當時沒有人認同。評分標準:共2分,意思對即可。:Z

18.為什么徐庶的推薦能引發(fā)劉備三顧茅廬之舉?細讀上面三段文字,用自己的話作答。(答出兩點即可)(3分)

答:                    

18.【答案】.①劉備處境危急,急需賢人相助;②諸葛亮是臥龍(可與管仲、樂毅比肩的賢人);③劉備器重、信任徐庶。評分標準:共3分。答出一點得2分,答出兩點得滿分,意思對即可。

(三)閱讀下面兩端文言文,完成19~21題。(8分)

【甲】晉魏郡亢陽,農(nóng)夫禱于龍洞,得雨,將祭謝之。孫登見曰:“此病龍,雨安能蘇禾稼乎?如弗信,請嗅之。”水果腥穢。龍時背生大痘,聞登言,變?yōu)橐晃?,求治,曰:“疾痊,當有報?!?u>不數(shù)日果大雨見大石中裂開一井其水湛然。龍蓋穿此井以報也。

【乙】漢時弘農(nóng)楊寶,年九歲時,至華陰山北,見一黃雀為鴟鸮所搏,墜于樹下,為螻蟻所困。寶見,愍之,取歸置巾箱中,食以黃花。百余日,毛羽成,朝去,暮還。一夕三更,寶讀書未臥,有黃衣童子,向?qū)氃侔菰唬骸拔椅魍跄甘拐撸古钊R,不慎為鴟鸮所搏。君仁愛見拯,實感盛德?!蹦艘园篆h(huán)四枚與寶曰:“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當如此環(huán)。”[來源:..網(wǎng)Z.X.X.K](選自《搜神記》)

【注釋】①亢陽:旱災。②孫登:三國時著名隱士,傳說與神人交往,有異能。③弘農(nóng):古郡名。④潔白:純潔的美德。⑤三事:即三公,指極高的官位。

譯文參考:【甲】晉朝時魏郡大旱,農(nóng)民在龍洞中祈禱,求到了雨,將要去祭祀感謝那條龍。孫登看見了說:“這是有病之龍降下的雨,哪能使莊稼復蘇呢?如果你們不相信,請聞聞這雨水。”大家一聞,雨水果然非常腥氣骯臟。這條龍當時背上生了大毒瘡,聽見孫登的話后,就變成一個老頭,求他為其治療,說:“如果我的病痊愈了,一定有報答?!睕]過幾天,果然下了大雨。人們還看見大石頭中間裂開成一口井,井里的水十分清澈。那條龍大概是打了這口井來作為對孫登的報答吧。

【乙】楊寶是漢代弘農(nóng)郡人,九歲時,楊寶在華陰山北邊,看見一只黃雀被鴟梟擊傷后墜落在樹下,一群螞蟻將受傷的黃雀圍困起來。楊寶憐憫黃雀,就把它帶回家,放置在一個小木箱里,每天用菊花來喂養(yǎng)它。過了一百多天,黃雀的傷養(yǎng)好了,羽毛也長全了,它每天早上飛出去,晚上又飛回來。有一天晚上,夜過三更,楊寶還在讀書尚未睡覺。忽然,一個穿著黃衣服的少年來向楊寶再三拜禮,他對楊寶說:“我是西天王母娘娘的使者,奉命到蓬萊仙山出使,不小心被鴟梟擊傷。承蒙您憐愛救助,非常感謝您的大恩大德。”說完,黃衣少年送給楊寶四枚白玉環(huán),并說:“讓您的子孫像這白玉一樣品行高潔,位居三公?!?/span>

19.“/”給甲文中畫線的文字斷句。(限斷三處)(3分)

不數(shù)日果大雨見大石中裂開一井其水湛然

19.【答案】不數(shù)日/果大雨/見大石中裂開一井/其水湛然。[來源:學科網(wǎng)]

評分標準:共3分,每處1分。

20.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萊,不慎為鴟鸮所搏。

20.【答案】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出使到蓬萊去,不小心被鴟鸮擊傷。

評分標準:共3分,意思對即可。

21.上面兩篇短文中的黃雀,你更欣賞哪一個?為什么?(2分)

答:                    

21.【答案】示例一:我更欣賞龍,龍有愛心,雖身患重病,也為農(nóng)夫降雨;龍講誠信,求治時承諾疾痊,當有報,后個果大雨;龍知恩圖報,為人著想,不僅降大雨解旱災之燃眉之急,而且穿井讓人們長久受益。

示例二:我更欣賞黃雀。黃雀知恩圖報,雖事前并未許諾,事后卻主動報恩;而且,用送玉環(huán)的方式來表達他的美好愿望;讓楊寶的子孫像玉環(huán)一樣潔白、高貴。評分標準:共2分,意思對即可。

2014年浙江省嘉興市、舟山市

(二)桃花源記6分)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span>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3分)

1)漁人甚之(       2)便還家(      3)處處之(             

1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譯文:           

15.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問世以來,中華大地出現(xiàn)了“處處自詡桃花源”的現(xiàn)象,請結(jié)合本文分析原因。(3分)

答:                

 

    (三)徙木僨表11分)

商鞅變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金,乃下令。吳起治西河欲諭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門之外,令于邑中曰:“有人能僨表者,仕之長大夫?!泵裣嘀^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試往僨表,不得賞而已,何傷?”往僨表,來謁吳起,起仕之長大夫。自是之后,民信起之賞罰。予謂鞅本魏人,其徙木示信,蓋以效起,而起之事不傳。

                                      (選自《容齋隨筆》作者洪邁)

【注釋】僨(fèn)表:放倒標幟。

16.給文中畫線部分斷句,停頓處用“/”劃開。(限斷兩處)(2分)

吳起治西河欲諭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門之外

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3分)

1)有一人徙之,予金(       2)來吳起(    

3)予鞅本魏人(     

8.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令邑中曰                    其受之天也,賢材人遠矣  

B.有一人徙,輒予金            送鮑浩然浙東

C下令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D.乃募民徙三丈之木予五十金    擇其善者從之

19.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往僨表,不得賞而已,何傷?

譯文:                

20.商鞅徙木和吳起僨表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2分)

答:                

(二)(6分)13.3分)(1)以......為異,認為......奇異  2)通“邀”,邀請 3)記,做記號  評分標準:共3分,每個1分。14.3分)這個人一五一十詳細地說出了他所知道的外面的情況,(他們)都(對外面百姓的生活)感嘆、惋惜。評分標準:3分,意思符合即可。15.2分)因為桃花源是人們理想中的最佳風景,寧靜而優(yōu)美;但又絕不是單純的風景,是為理想的光環(huán)所籠罩著的山水,是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安居樂業(yè)的理想生活。(因為桃花源不是單純的美景,“桃花源”已成為一種精神符號,一種文化標記,寄托著千百年來人們對理想社會、美好生活的追求。)評分標準:2分,意思符合即可。

    (三)(11分)16.(2分)吳起治西河/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門之外評分標準:2分,每處1分。17.(3分)(1)就,便  2)拜見,拜訪  3)認為評分標準:共3分,每個1分。18.(2分)D19.(2分)(我)去放倒標幟看看,最多得不到獎勵罷了,有什么關系呢?評分標準:2分,意思符合即可。20.(2分)必須說到做到,才能真正取信于民。評分標準:2分,意思符合即可。

2014年浙江省金華市

(二)陳涉世家(節(jié)選)(1O分)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召令徒屬日:“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蹦嗽p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xiāng),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

1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l)吳廣愛人(        2)廣故數(shù)言欲        

  3殺兩尉          4)乃令符離人葛嬰兵徇蘄以東(    [來源:學§2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不同的一項是…(    )(2分)

  例句:祭尉首

  A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B.屠懼,投

  C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      D.寡人欲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1.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譯文:               

  2)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譯文:               

(三)匿名謗書(6分)

    宋王安禮,字和甫,尹京時,有匿名文書告一富家有逆謀者。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數(shù)日果有旨根治。和甫搜驗富家無實跡,因詢其曾有冤家否。答曰:“數(shù)日前有鬻狀人馬生嘗有所貸,弗與,頗積怨言?!焙透δ嗣芤运戮U馬生至,對款,取謗書字校之,略無少異,因而訊鞫其事。果馬生所作,罪之。

    (明·孫能傳《益智編》)

    【注釋】①尹京:任開封府府尹。宋以開封為京都

,故稱尹京。②鬻狀人:訟師,古代

專門替人寫狀子告狀的人。鬻,賣。③綰:拘系。④鞫:審訊,審問。

22.給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停頓處用“/”劃開。(限斷兩處)(2分)

    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數(shù)日果有旨根治。

2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數(shù)日前有鬻狀人馬生嘗有所(曾經(jīng))

  B.弗(給予)

  C.取書字校之(毀謗)

  D.果馬生所作,之(罪行)

24.王安禮在判案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了怎樣的做事風格?(2分)

答:               

19.【答案】(1)向來(一向)    2)逃走    3)一齊   4)帶領(率領)(各1分)  【考點直擊】本題考查文言常用字詞的積累。  【思路點撥】“素”“亡”“將”是一詞多義詞,要結(jié)合句子意思靈活理解。20.【答案】A  【考點直擊】本題考查虛詞“以”的積累理解情況。  【思路點撥】A中的“以”是連詞,解釋為“因為”;B、CD  和例句一樣,都是作介詞21.【答案】(1)即使僅能免于斬刑,而戍守邊塞而死的本來就會達到十分之六七。(“藉第令”和“十六七”1分,句子表達1分)  2)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嗎?(“寧”1分,句子表達1分)  【考點直擊】本題考查句子譯述的能力。  【思路點撥】第(1)句中的“藉第令”“戍”“固”“十六七”和第(2)句中的“寧”是關鍵詞,一定要準確譯述。22.【答案】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數(shù)日果有旨根治。  (每斷對一處得1分;超過兩處則多斷一處倒扣1分,扣完本小題分為止)  【考點直擊】此題考查文言斷句能力。  【思路點撥】正確理解句子意思是基礎,也可借助句子的結(jié)構特征來幫助斷句。23.【答案】D  【考點直擊】本題考查學生積累、理解文言字詞的情況。  【思路點撥】D中的“罪”作動詞用,可解釋為“降罪”“處罰”。  【方法歸類】課內(nèi)學習時要加強積累,要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句子。24.【答案】①嚴謹,不輕信,重視調(diào)查;②公正,重證據(jù),處罰  嚴明。(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考點直擊】本題要求在理解詞句意思的基礎上,能準確把握選文內(nèi)容,以加深理解。  【思路點撥】首先翻譯句子,理解句子意思,這樣就不難理解了,還可以尋找王安禮的所作所為,根據(jù)他的舉動來概括他的做事風格。

2014年浙江省衢州市、麗水市

(二)10分)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玻鞘恐?。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蓖Χ?。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span style="COLOR: white">[來源:~*國教@%育出版網(wǎng)^]

                                                        (節(jié)選自《唐雎不辱使命》) 

1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1布衣之怒(           2)以頭地耳(   

  3)長跪而之曰(   )(4)寡人矣(    

1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臣未聞也    趨百里外       B.降于天    行者于樹[w  

C.天下縞      吳廣愛人       D.先生        滿寂然

16.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譯文:           

17.結(jié)合句子的內(nèi)容說說加點詞的表達效果。(2)

布衣之怒,免冠徒跣,以頭搶地

答:           

(三)(12分)

鄭絪

劉瞻之先,寒士也。十許歲,在鄭絪左右主筆硯。十八九,絪為御史,巡荊部商山,歇馬亭,俯瞰山水。時雨霽,巖巒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勝概,不能吟詠,必晚何妨?”卻返于亭,欲題詩。顧見一絕,染翰尚濕。絪大訝其佳絕。時南北無行人左右曰但劉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戲之曰:“莫是爾否?”景拜曰:“實見侍御吟賞起予,輒有寓題?!币逃职?。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闕,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劉景他日有奇才,文學必超異。自此可令與汝共處于學院,寢饌一切,無異爾輩。吾亦不復指使。”至三數(shù)年,所成文章,皆辭理優(yōu)壯。凡再舉成名,公召辟法寺學省清級。     

(選自《太平廣記》)

【注釋】①絪:念yīn。②劉瞻之先:指劉瞻的父親,即劉景。   ③荊部商山:地名。   ④概:景象。 ⑤起:啟發(fā)。  ⑥饌:念zhuàn,食物。[tep.com%]

18.聯(lián)系上下文,在橫線處填入被省略的人名。2分)

 1) 十八九,絪為御史, 2) 巡荊部商山,歇馬亭,俯瞰山水。[中國#*%~&

19.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2分)

時南北無行人左右曰但劉景在后行二三里。[

20.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自此可令與汝共處于學院,寢饌一切,無異爾輩。[來源~:*&%@教網(wǎng)]

譯文:           

21.《太平廣記》按主題分類(如選項),本文以“鄭絪”為題,應屬于哪一類?(    2分)  

  A.俊辯       B.氣義        C.知人        D.幼敏

22.劉景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請結(jié)合文中內(nèi)容分析。4分)

譯文:           

14.4分)⑴ 平民  ⑵撞  ⑶道歉  ⑷明白,懂得15.(2分)A16.(2分)韓國、魏國滅亡了,但安陵國卻憑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來,只是因為有先生啊(意對即可)17.(2分)增強語氣,表現(xiàn)秦王對“布衣之怒”的鄙視。(只答“增強語氣”給1分)18.(2分)⑴劉景( ⑵鄭絪()19.(2分)時南北無行人/左右曰/但劉景在后行二三里。20.(2分)從今以后讓他和你們共同上學院讀書,住宿吃飯的標準和你們一樣。(意對即可)21.(2分)C22.(4分)示例:一是善于學習,劉景作為書僮能一鳴驚人,不難推測他長期以來留心學習;二是敢于展露才華,并不因為自己是仆人而妄自菲薄,而是大膽題詩,才有被賞識的機會;三是珍惜學習機會,僅三年左右時間就學有所成,這與他努力進取的態(tài)度密不可分。(一條2分,原因、分析各1)

2014年浙江省臺州市

(二)(12分)

滿井游記(節(jié)選)

【明】袁宏道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shù)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墮事,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游將自此始,惡能無紀?己亥之二月也。

15. 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4分)

廿二日天                     ⑵柔梢          

    ⑶麥田淺鬣寸                    ⑷呷浪之          

16. 與“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的“于”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賢材人遠矣(《傷仲永》)         B.每自比管仲、樂毅(《隆中對》) 

C是鴟得腐鼠(《莊子·惠子相梁》) D.欲有求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17.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單橫線句子的意思。(2分)

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譯文:                           

18此地適與余近中的“近”字言淺而意深,請你細讀原文,說說它的內(nèi)涵。(3分)

答:                           

(三)(10分)

琢 冰

【清】唐甄

    昔京師有琢冰為人物之形者,以衣裳,綴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師天寒,之堂背,逾日不變;變則修飾之。往觀者日數(shù)百人皆嘆其巧驚其神。    

    一日,語眾曰:“孰能與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無應者。乃問之曰:“子之技巧矣。子不范金琢玉,為夏、殷、周、漢之器,可以寶而不壞?今乃琢冰為玩物,其形雖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心勞而無用,可以娛目前而不可以傳之遠也?!?/span>

(選自《潛書》)

【注釋】①范金:把金屬澆在模子里。范:模子,用作動詞。②寶:珍藏。③真:實際。

19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停頓處用“/”劃開。(限斷兩處)(2分)

往 觀 者 日 數(shù) 百 人 皆 嘆 其 巧 驚 其 神。

20.下列加點詞語意思不同的一組是(  )(3分)

A.以衣裳         同舍生皆綺繡(《送東陽馬生序》)

B.之堂背         且焉土石(《愚公移山》)

C.子之技巧矣     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D.不范金琢玉   吏呼一怒(《石壕吏》)

21.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單橫線句子的意思。(2分)

孰能與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

譯文:                           

22.文中有人認為琢冰者這種技藝“心勞而無用”,你贊成這種看法嗎?為什么?(3分)

答:                           

(二)(12分)15.(1)略微(稍微)(2)開,分散  3)上下(左右、光景)(4)代魚(魚) 評分標準:共4分,每小題1分。16(例句和C選項中的“于”字都是“在”的意思)  評分標準: 3分。17.亮晶晶的,好像明鏡剛打開,清冷的光輝突然從鏡匣中射出來一樣。  評分標準:2分,意對即可。18①指滿井和“我”住處的空間距離相近;②指“我”對滿井自然山水的喜愛和親近;③指滿井山水具有和“我”相近的性情品格,人和山水就像是一對情投意合的好朋友。評分標準:共3分。僅寫出第一點得1分,僅寫出第二點得2分。能寫出第三點,即可滿分。(三)(10分)19. 往觀 者 日 數(shù) 百 人皆 嘆 其 巧驚 其 神。評分標準:2分,每處1分。多斷不得分。20. D(前一個“何”,意思是“為什么”;后一個“何”,意思是“多么”。)  評分標準:3分。21. 誰能給我三斗粟米,我就把我的技藝傳授給他。 評分標準:2分,意對即可。要準確翻譯“孰”和“以”,每錯一處扣1分。22.示例一:不贊成這種說法。因為這種技藝創(chuàng)造出來的冰雕作品,深受人們的喜愛,帶給人們美的享受。示例二:贊成這種說法。因為花了很大的功夫雕出的作品,卻不能保存久遠,白白地浪費人力和物力。評分標準:3分。言之有理,得3分。僅判斷,得1分。

2014年浙江省余姚市

2014年浙江省義烏市

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文言詞語。(4分)

1)待君久不至,已       )(2)無案牘之         

3)寒暑易節(jié),始一焉(        4)肉食者謀之,又何焉(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屠懼,投骨  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

B.漁人甚異之  輟耕壟上

C.相與步中庭  所欲有甚生者

D間千二百里俟欣悅,則又請焉

(二)匿名謗書(6分)

    宋王安禮,字和甫,尹京時,有匿名文書告一富家有逆謀者。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數(shù)日果有旨根治。和甫搜驗富家無實跡,因詢其曾有冤家否。答曰:“數(shù)日前有鬻狀人馬生嘗有所貸,弗與,頗積怨言。”和甫乃密以他事綰馬生至,對款,取謗書字校之,略無少異,因而訊鞫其事。果馬生所作,罪之。

    (明·孫能傳《益智編》)

    【注釋】①尹京:任開封府府尹。宋以開封為京都

,故稱尹京。②鬻狀人:訟師,古代

專門替人寫狀子告狀的人。鬻,賣。③綰:拘系。④鞫:審訊,審問。

18.給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停頓處用“/”劃開。(限斷兩處)(2分)

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數(shù)日果有旨根治。

1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1)數(shù)日前有鬻狀人馬生有所貸(    

  2)弗        

  3)取書字校之        [來源:Z,xx,k.Com]

  4)果馬生所作,        

20.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和甫搜驗富家無實跡,因詢其曾有冤家否。

譯文:               

21.王安禮在判案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了怎樣的做事風格?(2分)

答:               

3.【答案】(1)離開    2)使……勞累    3)交換    4)參與(每小題1分)  【考點直擊】本題考查常見文言字詞的積累情況。  【思路點撥】“去”“間”是古今異義詞,要避免用今義代替古義;一勞”是詞類活用詞,這里作動詞用;“易”是一詞多義,要結(jié)合句子環(huán)境靈活理解。4.【答案】A  【考點直擊】本題考查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  【思路點撥】A巾的兩個“以”都解釋為“把”;B中的第一個“之”作代詞,代桃花林美景,第二個“之”作動詞,解釋為“去、到、往”;C中的第一個“于”解釋為“在”或“到”,第二個“于”解釋為“比”;D中的第一個“其”是“它們”,指白帝城和江陵城,第二個“其”是“他”,指老師。18. 【答案】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數(shù)日果有旨根治。  (每斷對一處得1分;超過兩處則多斷一處倒扣1分,扣完本小題分為止)  【考點直擊】此題考查文言斷句能力。  【思路點撥】正確理解句子意思是基礎,也可借助句子的結(jié)構特征來幫助斷句。19.【答案】(l)曾經(jīng)  2)給予(給)  3)誹謗(毀謗)(4)判罪(懲處,處罰)(每小題1分)  【考點直擊】本題考查學生積累、理解文言字詞的情況。  【思路點撥】D中的“罪”作動詞用,可解釋為“降罪”“處罰”。20.【答案】王安禮對富家進行了搜查,沒有發(fā)現(xiàn)謀反的真憑實據(jù),便問他們是否曾經(jīng)有仇人。  【考點直擊】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  【思路點撥】要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實跡”“因”是關鍵詞,要準確譯出,同時語句要通順。21. 【答案】①嚴謹,不輕信,重視調(diào)查;②公正,重證據(jù),處罰  嚴明。(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考點直擊】本題要求在理解詞句意思的基礎上,能準確把握選文內(nèi)容,以加深理解。  【思路點撥】首先翻譯句子,理解句子意思,這樣就不難理解了,還可以尋找王安禮的所作所為,根據(jù)他的舉動來概括他的做事風格。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北京卷
05年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37段
2018中考語文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山東省各地市2018年中考語文試題匯編03文言文閱讀20180808445
2021年中考復習|專題15 文言文課外及課內(nèi)外對比閱讀(三)
八上語文期末復習專題訓練:文言文閱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