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灰率超高的視頻穩(wěn)定器,你真的需要它嗎?
本篇內容來自#我的影像故事#征稿活動,聊聊陪伴你多年的那些相機,分享你和手里照片的精彩故事,歡迎參與投稿。>點擊了解詳情<
創(chuàng)作立場聲明:大量的穩(wěn)定器使用體驗和創(chuàng)作體驗之后,我們?yōu)榇蠹铱偨Y了幾個穩(wěn)定器該不該買的理由,以及簡單分享我們用過的那些穩(wěn)定器。歡迎評論區(qū)互動交流,感謝大家的關注!
本來拍攝視頻用的穩(wěn)定器,都會非常專業(yè)的設備,但自從視頻自媒體迅速崛起之后,穩(wěn)定器從專業(yè)的攝錄設備,向平民化發(fā)展。特別是電子穩(wěn)定器也迅速普及,包括手機穩(wěn)定器、小型運動相機穩(wěn)定器、單反微單穩(wěn)定器等產品層出不窮,更新迭代非常迅速。
就拿手機穩(wěn)定器的價格來說,我們在2016年雙十一剁手大疆Osmo Mobile第一代的時候,價格高達1999。2017年到歐洲旅行的時候,Osmo Mobile+Gopro拍了不少不錯的鏡頭。手機穩(wěn)定器到現(xiàn)在價格已經非常親民了,大疆Osmo Mobile第二代在今年618歷史低價可以做到508。
其他比較熟知的穩(wěn)定器品牌,例如飛宇、智云、魔爪等等,價格也非常讓人動心。然而,穩(wěn)定器雖然看起來很美,但卻是閑置率超高的一個數(shù)碼裝備。不信先看看張大媽家穩(wěn)定器好價下面的評論區(qū):
你再看看咸魚上的各種掛賣,同樣精彩!吃灰率這么高的神器,究竟你是不是真的需要呢?婷姐給你細細拆解一下……
一、視頻穩(wěn)定器的前世今生
在大學修過電影導演課程的婷姐夫給我上過課,運動鏡頭的手法,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推、拉、搖、移。后來還被擴展到升、降、甩、跟。其實后來擴展的這幾個,都可以理解為屬于“移”的不同類型。其中,推、拉、搖基本上都可以架在三腳架上完成,也就是說,攝影機本身可以固定在一個位置的。婷姐在拍攝美食自媒體節(jié)目的時候,一般用三腳架就可以完成基本的定位拍攝,推拉搖的運動鏡頭。
一般情況下,抖動的畫面容易使觀眾產生煩躁、疲勞、和反感的感覺,如果你恰好看過哪位主播的Vlog,一路走,一路晃的鏡頭,甚至會產生暈車般的嘔吐感。下面這個嘔吐感鏡頭,是在捷克的CK小鎮(zhèn),把Gopro不加任何穩(wěn)定設備,直接掛在書包肩帶上拍攝的,是不是有種地動山搖的既視感?哈哈......
所以,移動攝影機的時候,如何保持鏡頭的穩(wěn)定,一直是玩視頻的朋友們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當然,最暴力的解決方法,就是練就一雙麒麟臂,用自己的雙手和身體來保持鏡頭在移動過程中的相對穩(wěn)定。
之后,在電影和電視的應用領域,就出現(xiàn)移動推車,然后再出現(xiàn)滑軌這個東西。為了保證觀眾在觀影中的舒適感,兼顧鏡頭表現(xiàn)力本身的需要,大家都想盡了各種辦法。
然后,出現(xiàn)了一個偉大的發(fā)明,就是斯坦尼康,有了它,電影里面就有了一種叫做“長鏡頭”的表現(xiàn)方式,靈活地穿梭在不同的視角維度。
當視頻自媒體、視頻直播、Vlog開始普及,人人都會導演,大家都愛演戲的年代來臨,原來的專業(yè)設備就開始普及,特別是陀螺儀、電子穩(wěn)定器降低了使用的門檻,讓普通的玩家也可以很好地駕馭移動拍攝,用手機、運動相機、單反、微單都可以拍出很有專業(yè)味道的鏡頭。說那么多歷史,其實只是想說第一個點,先輩們花了這么多精力和投入,去解決移動鏡頭的穩(wěn)定性問題,但你真的需要拍攝移動鏡頭嗎?
二、哪個移動鏡頭是你要用到的類型?
首先,我們來看看,移動鏡頭的使用場景,從相機移動的方向去分的話很簡單,就是前后、左右、旋轉。
1、前后移動
首先是前后移動是最典型的方式,例如下面這個鏡頭,是我們在捷克.CK小鎮(zhèn)的旅拍。這種尾隨的跟拍,鏡頭語言主要是交代人物,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以及前行的方向,有比較強烈的現(xiàn)場感。
當然,前后移動都可以有特定的效果,正面的跟隨,因為加入了人物的表情,會給畫面帶來更多的情緒化信息。
這類型的鏡頭是移動拍攝中最常用到的,又例如下面這個運動類型的鏡頭。
補充一句,類似這種速度比較快的運動跟隨拍攝,一定要選擇合適的跟隨工具,例如開車跟隨。但這個視角這么低的鏡頭,是在滑板上完成的。在斜坡上拍攝,典型的腳剎系統(tǒng)控制速度,哈哈哈。
低位跟隨,可以營造一種特殊的環(huán)境氣氛,例如下面這個鏡頭,交代的是女主+家里+舒適氛圍。
說到這里,大家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不同類型的鏡頭,適合表達不同的效果。其實導演們干的其中一部分工作,就是要用這些鏡頭語言,去表述劇本所描述的內容。邏輯上應該是:我想表達什么-->用什么鏡頭(Shot)-->用什么設備。器材是一個工具,當你需要這類運動鏡頭效果的時候,穩(wěn)定器就可以讓你的拍攝效果更好而已。
如果說,什么是跟隨拍攝的剛需人群,婚慶攝像不容置疑是其中之一。以前都會攝像大哥肩扛著攝像槍跑前跑后的,靠全身心的配合來保持鏡頭的盡可能穩(wěn)定?,F(xiàn)在很多婚慶拍攝團隊,穩(wěn)定器已經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了。有朋友在做專業(yè)的婚慶拍攝,都已經按照微電影的標準,海陸空全方位全視角,去完成一個帶故事情節(jié)的婚慶視頻了。
如果說還有一個剛需,那就是旅拍,上面這個鏡頭是我們在布達佩斯圣誕集市的覓食(系列原創(chuàng)文一直欠著,還沒整理完,可怕的懶癌?。?。穩(wěn)定器對于這種移動旅拍,非常有作用。
2、左右移動
左右移動,配合機位的轉動,可以拍出很多直線滑軌的效果。例如下面這個動圖,是輕眾測的剃須刀產品展示視頻,就是用穩(wěn)定器左右移動,加上機位鎖定剃須刀主體出來的效果。
左右移動還有很多與人物配合的鏡頭類型,例如這個叢林奔跑的鏡頭。
要特別注意的是,高速的左右移動跟拍需要有穩(wěn)定的移動載體,如果在馬路上,當然汽車是不錯的選擇;但這種叢林奔跑的跟隨拍攝,車子肯定是沒辦法了,只能通過纜繩來完成。所以,不要把穩(wěn)定器簡單地想成是手持設備,其實有很多的場景,需要其他設備和載體的配合,才能拍到一個滿意的鏡頭。
還有很多腦洞大開的移動拍攝輔助工具,例如下面這張椅子,你的辦公室肯定有一張,能不能借出來玩,那就看你的本事啦,哈哈。
3、旋轉移動
旋轉移動,也是很常用的一種方式,特別是以人物為中心的旋轉,除了可以用鏡頭語言交代人物的表情和氛圍,還可以通過旋轉來傳達360°的整體環(huán)境。
在拍攝的時候,關鍵是相機本身需要有自動跟焦的功能,才能更好地鎖定人物。
用電子穩(wěn)定器拍這種鏡頭已經是非常簡單了,如果是按照傳統(tǒng)的電影拍攝方法,那就要搭一個圓形的軌道,可能就為了拍一個鏡頭而已。
除了橫向的移動,旋轉在電子穩(wěn)定器的應用中,還可以拍出更多的有趣鏡頭。例如,由上而下拍攝的角度,通過穩(wěn)定器的自轉拍攝旋轉鏡頭。
在這種拍攝場景中,通常需要有一個梯子,最好還有一個挑桿,可以拍出更好的效果。
前行+旋轉可以有一種科幻的穿梭感,這也是這種鏡頭效果需要表達的感覺。
用了不少的動圖,刷了不少流量,只是舉了很小一部分的穩(wěn)定器應用例子。其實,穩(wěn)定器還有更酷炫的應用方式,可以拍攝出更好玩的一些鏡頭,沒法一一列舉了。
三、你真的需要一個穩(wěn)定器嗎?
在考慮產品是否值得買之前,首先需要問的一個哲學問題是:我真的需要嗎?
在經歷這種糾結的朋友,通常有幾類:
1、實用派
這類型的朋友,平時都可能用相機或者手機拍攝移動鏡頭,沒有穩(wěn)定器的情況下,效果總是讓人很惱火。購入穩(wěn)定器基本上是一種剛需。
2、好玩派
這類型的朋友,可能是覺得這些移動鏡頭看起來很酷,甚至很有好萊塢大片的既視感,所以也想用自己的相機或者手機拍著玩,讓自己的朋友圈更有逼格一些。
3、迷糊派
這類型的朋友,只是覺得這個東西有意思,但也不確定自己是不是需要,擁有它,當自己想移動拍攝的時候,就能用上。
其實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也很簡單,剛才已經列舉了不少的穩(wěn)定器適用場景以及鏡頭效果。拍攝的題材有需要移動鏡頭,穩(wěn)定器才能真正有用武之地。因此,針對這幾類的朋友:
對于第一類的朋友,建議根據(jù)自己的拍攝裝備,選擇合適的穩(wěn)定器,入手再說。既然是剛需,穩(wěn)定器的應用肯定能提高視頻畫面的整體質量,早買早享受。例如上提到過的旅拍、視頻直播的博主、經常拍攝婚慶類視頻的朋友,以及玩運動攝影的朋友,喜歡追著拍娃的曬娃黨,喜歡在萌寵屁股后面跟拍的鏟屎官......哈哈,找到這個鏡頭,我們在雪地遛狗的片段,穩(wěn)定器跑起來還是可以的,加上后期的防抖處理,效果比直接手持強百倍。
對于第二類朋友,吃灰率會急劇升高。有一個中肯的建議,那就是把自己近一年拍攝的視頻鏡頭拎出來看看,哪些鏡頭是已經用移動拍攝的,或者換成移動拍攝效果是更好的,統(tǒng)計一下數(shù)量,然后再決定是否需要購買。如果一年都用不到兩次,那可能在必要的時候租用設備或許性價比更高,而且能用更小的投入,租用到更專業(yè)的穩(wěn)定器。
對于第三類朋友,自己都還不太清楚需求的,只要錢多,不管人傻不傻,都可以買。吃灰不需要理由,喜歡養(yǎng)一個穩(wěn)定器在家里做裝飾,不行啊?哈哈哈
四、分享協(xié)議愛那些體驗過的穩(wěn)定器
接下來,分享一下曾經用過的這些穩(wěn)定器:
1、小斯坦尼康
用了兩年多的一個手持穩(wěn)定器,全靠謎一樣的步伐,加上熟練的控制技能才能玩得轉。買的時候499,現(xiàn)在好像還是這個價,算是保值產品了。
主要的體驗:
A.適應性很強,自重1.1kg,最大的承載能力達3kg,練就一雙麒麟臂,是扛這類型手持穩(wěn)定器的基礎。婷姐夫在各種裝備的磨練下,已經修成了麒麟臂88級,哈哈。因為承載能力比較強,所以基本上我們所有的相機和鏡頭都可以往上面加,當然除了又胖又長的各類長焦鏡頭。
B.使用門檻高,主要是需要手動調平,重新做一次調平,在婷姐夫這樣的熟手男工手里,也要1分鐘左右的時間。另一方面是方向的控制上,以及行走的步法上,需要更多的時間練習,才能達到人機合一,指哪打哪。
C.比較缺陷的方面,當然是無法享受很多電子控制帶來的好處,例如跟焦等等。但作為婷姐夫這種比較“軸”的理工男,說完全機械手控的方式,也是一種享受。我表示完全不理解,哈哈。
如果你也恰好想體驗這種感覺,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要買這種云臺可以微調的產品。否則,在調平的時候花的時間和精力將成本增加。
2、手機穩(wěn)定器
手機穩(wěn)定器,用過好幾款產品,包括大疆的Osmo Mobile第一代產品,因為一代很耐用,一直也沒壞,所以沒有上Osmo Mobile二代。借朋友的Osmo Mobile2玩過幾天,做工上比第一代產品差了一點,但效果還是沒問題的。 曾經寫過一篇原創(chuàng)文章:《讓DJI 大疆 靈眸 OSMO Mobile 云臺和Gopro Session 運動相機一起愉快玩耍的組裝記錄》
飛宇的Vimble2,一款可以拉升的穩(wěn)定器。因為可以拉升,所以比大疆Osmo Mobile有更多的一些角度。低位跟拍的時候,也不要彎腰下去,算是挺方便的。具體的評測可以看我的這篇文章:《4個問題,3個場景歌,6種好玩的方法帶你一起玩轉飛宇Vimble2手機穩(wěn)拍桿》
3、運動相機穩(wěn)定器
用過飛宇的G6+Gopro拍攝過一些視頻,運動相機本身是具備一定的防抖能力,但放到實際的運動場景,或者旅拍中,其實還是完全不夠用的。所以,運動相機+穩(wěn)定器,應該是一個比較完美的搭配。
飛宇G6的評測,可以看我的文章:《誰說運動相機穩(wěn)定器很小眾,只有拼命的運動才能用?》
4、穩(wěn)定器和運動相機生的后代
運動相機+穩(wěn)定器結婚之后,生了一個寶寶,那就是類似大疆Osmo Pocket這種口袋云臺相機了。找朋友借用過Osmo Pocket,主要的體驗是輕便!對于很多想玩Vlog,但又不想在裝備上花太多時間和精力去折騰的朋友而言,Osmo Pocket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5、專業(yè)的單反穩(wěn)定器
專業(yè)的單反穩(wěn)定器,租用過智云的云鶴3,最大的感受是:對于負載很重的單反穩(wěn)定器,提壺設計真的是非常必要的。提壺設計給拍攝角度的變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減輕了不少在重心調整上,給可憐的雙手帶來的更多負擔。
同類型的產品還有大疆的如影和飛宇的AK系列,暫時還沒用過,所以不好給評價。
最后總結一下,穩(wěn)定器是否有必要購買,主要看著三個問題:
1、需求有沒有?
有移動拍攝的需求嗎?對移動鏡頭效果有需求嗎?有需求是買不買的關鍵。當然,不差錢的朋友,購買不需要任何理由,哈哈。
2、要求高不高?
很多人對視頻的抖動情況不敏感,或者要求不高的,能湊合著看的話,那就算了吧。就像很多朋友,說買了單反拍出來的效果還不如手機,那只能證明......不往下說了,這個容易起爭執(zhí)。
3、用的多不多?
如果一年用不了幾回,或者只是偶爾外出旅行需要用的話,可以以租代買的方式來使用,避免寶貝閑置積灰。但如果經常要用,還是那個建議,早買早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