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像古希臘哲學(xué)家德謨克利特那樣,把自己的眼睛挖下來……再像出色的安裝師那樣,把自己的眼睛分別安裝在善人的兩只手上,讓善人的兩只手也能認(rèn)識所有的路……這樣的人,是詩人。
2、詩人都是在自己的心上彈鋼琴的好樂手,五臟六腑都是他或她的優(yōu)質(zhì)琴鍵。而神經(jīng),則是他或她的琴弦,他或她時而彈奏,時而彈撥……醉人的樂曲,也便汩汩而出……
3、詩人應(yīng)該有一種在種子里舉起花朵和果實的特殊本領(lǐng)。
4、詩人若只會抒情,卻缺乏起碼的審視意識和批判膽識,也離真正的詩人相去甚遠。真正的詩人,必須有思想,并且是獨立的思想和挺立的思想。只不過是,在寫作的時候,詩人習(xí)慣了將自己的思想具體化、感性化、形象化和詩化了就是了。毫無思想和膽識的詩人,真實的名字叫做“詩匠”。詩匠只會按回車鍵,卻不會寫具有分辨率、分界線和分水嶺意義的文字。
5、一根細(xì)細(xì)的鋼絲上,他如履平地,哦,他是詩人。
6、有一種詩人,他永遠都像地火一樣在燃燒,厭惡像蒼蠅一樣飛來飛去……我欣賞這樣的詩人。
7、有些詩人的詩,就如歷下、新城之詩,“非不華贍,惜少真味”。華贍在于其次,真味在于其主。
8、詩歌的美德和詩人的美德應(yīng)該是一致的。若是取消了這種一致性,自然也就取消了詩歌的永恒魅力。
9、心靈的信息量,之于一首詩,至為重要。有些詩并不是詩中的語境、語象和語義不好,而是心靈的信息量太少。
10、詩歌可以打隱語,但不可以打誑語。
11、“破碎感”的昭示,在龐德的《比薩詩章》里體現(xiàn)得最為明顯。這也是現(xiàn)代派藝術(shù)在詩學(xué)上的一種革新。但,任何藝術(shù),都不能關(guān)押在“破碎感”里。破碎,只是為了更高意義上的藝術(shù)和諧。
12、“用你的名字取暖”,“枕著你的名字睡去”……本是好詩句,可泛濫之后,就讓人覺得無比矯情了,倒人的胃口了,若是正好吃著飯便再也吃不下去了。更要命的是,有的有點兒影響的詩人,平時不讀書,還自以為它是新鮮的呢,便悄悄地搬進自己的詩歌里了,這是多么地要人的命啊。有些詩外女子,收到了這盜來的詩句,還感動得神魂顛倒、神經(jīng)發(fā)顫呢。詩神哭了,這時候,號啕大哭。
13、一種別樣的暖,只有別樣的詩才能夠提供。我們把這樣的詩人,叫做“別樣暖的發(fā)明家”。
14、好的詩歌無疑都帶有“非主流”的性質(zhì)和意味。但“非主流”和“非主流”也是不盡相同的,有的“非主流”是可愛的有意義的,有的“非主流”卻是不可愛的沒有意義的。要分得清究竟是怎樣的“非主流”才行。
15、質(zhì)而不俚,樸而不陋,淺而能深,近而能遠,詩之永恒追求。
16、好詩的任務(wù)就是,最多只是提供三個未定點,其余的讓讀者參與進來,然后做“穩(wěn)定”工作。
17、真正的好詩都是帶有樂感的祈禱,或音樂變成的符咒。
18、如今,茫然之詩,漠然之詩,索然之詩,越來越多,因為茫然、漠然、索然的詩人越來越多。
19、會撒謊的詩,永遠都不會討人喜歡。
20、促使玻璃和土豆結(jié)婚的人,即使不是詩人,也絕對不是凡人。
21、太陽錯了,詩歌也絕對不應(yīng)該錯。何況,太陽永遠都不會錯。
22、發(fā)光的意象,可以飲;突出的意象,可以啜……總之每個意象都有豐富的營養(yǎng)。斷定,這是好詩。
23、只是擺出了一個姿勢,這個姿勢也讓人牽腸掛肚……這就是好詩。
24、看向那邊,咔嚓,詩的影子留下了。這是多么地好,僅僅是,一瞬間。
25、是詩意帶動著詩句,是詩句操縱著詩意……詩意和詩句就像默契的舞伴。
26、寫到了這里……有些意象再加大一號,有些意蘊再加重一些,詩歌的意味就會決然不同了。
27、很多人寫詩,只不過是,為了借助詩歌來找到自己。有的人在尋找的過程當(dāng)中,卻迷失了自己,更丟失了詩歌的身影。
28、支離的聚散,這是詩歌的經(jīng)驗。支離的聚散的最終目的,當(dāng)然也是為了渾然天成。
29、詩歌應(yīng)該包含著汁液,但要避免多余的水分,做到既不枯也不澇。
30、換元,跳躍,畫面的剪輯,轉(zhuǎn)調(diào),氣氛……這是詩歌的重要的美學(xué)特征。
31、“文文山詞,風(fēng)骨甚高,亦有境界……”惜,文文山已死,文文丘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