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轉載]甌窯
東晉甌窯青瓷點彩牛形燈,通高13.4、口徑18.9、底徑17.8厘米。
整器由承盤、燈柱和把手三部分組成。胎土淘練精細,釉色青中泛白,釉面布滿細密的冰裂紋。此器是東晉甌窯生產工藝和藝術成就之代表。
古代瓷窯。在今浙江省溫州一帶的甌江兩岸,因甌江而得名,故名甌窯。浙江境內僅次于越窯的制瓷業(yè)集中地。晉杜毓《荈賦》:“器擇陶揀,出自東甌”,潘岳《笙賦》:“披黃苞以授甘,傾縹瓷以酌醽”。
始燒于漢代,經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宋到元代。盛于唐、宋而終衰于元代。主要燒青瓷,產品有壺、碗、盤、洗、缽、筆筒、盒等。
該窯產品特征是:
胎質:早期胎體較松,沒有完全燒結,呈色較白略帶灰色,胎釉結合往往欠佳。中晚期胎體較密實細膩,呈灰白或淺灰色,但仍有脫釉和剝釉現(xiàn)象。
釉色:早期多為淡青色,少有青黃和青綠色,透明度高,開冰裂紋,易剝釉。中晚期釉色多為青色、青黃色或淡黃色,胎釉結合緊密,少有剝釉現(xiàn)象。
造型:在造型上大多與越窯相同,但也有自己的特色產品,如早期的牛形燈、褐彩碟、五聯(lián)罐等及中期的仿花果形的碗、盤之類器物活潑秀碩。
裝飾:簡單樸實,刻劃的紋飾有弦紋,蓮瓣紋等。大量使用褐色裝飾,早期為點彩,中期為彩斑,晚期為條形彩繪,且起筆細,收筆粗。
其特征和鑒定要領是:
(1)瓷胎呈色較白,白中略帶灰白。三國西晉時胎質較粗,坯體沒有完全燒結,到了東晉,胎質細膩,有很大提高。唐至宋瓷胎呈灰白或淡灰白。
(2)三國兩晉時釉色淡青,透明度較高,亦有少量青黃色和青綠色。南朝時釉色普遍泛黃,開冰裂紋,胎釉結合不好,易剝落。唐代早、中期釉色呈現(xiàn)黃或淡黃色。晚唐至宋出現(xiàn)純粹的青色或青黃色,胎釉結合緊密,少有剝釉現(xiàn)象。
(3)產品品種和造型大多與越窯相同,但也有特色產品,例如,東晉時期的牛形燈、褐彩蓋罐和五聯(lián)罐等,而三足洗、槅、獅形燭臺、蛙形水盂及隨葬的明器極少生產。唐代撇品璧形底碗,腹壁作45度傾斜,較越窯為高。五代北宋的印盒,造型趨于寬和扁。
(4)裝飾比較簡單,常見的有弦紋、蓮瓣紋和褐彩,其中褐彩頗有特色,普遍使用于東晉至南朝的瓷器上,特別是那種繪長條形的紋飾,起筆細,收筆粗,為其它瓷窯所不見。唐宋時期紋飾簡樸,不見繁縟的刻劃花,這與北宋時的越窯不同。
溫州博物館
甌窯青釉杯口執(zhí)壺
年代:
五代;
尺寸:
通高11.6、口徑2.7、底徑6.2厘米;
質地:
瓷;
來源:
溫州市郊錦山出土;
內容:
斗笠形蓋,母口,頂有小圓鈕。壺直口,八瓣瓜棱球形腹,喇叭形高圈足。腹部一側置圓曲長流,流口高過蓋頂,流穿過一與腹部相接的圓環(huán),圓環(huán)外堆塑兩手呈合抱圓環(huán)狀;與流成直角處置圓形寬鋬,鋬上端堆塑一蟬,鋬面飾二道弦紋。蓋口沿與壺口沿各有一孔供穿繩系蓋。脛部飾四道弦紋,圈足端飾一道弦紋。胎呈灰白色,致密堅硬。通體施青灰泛黃色釉,釉面勻凈,略富光澤。該壺造型新穎獨特,妙趣橫生,是五代甌窯瓷器的上乘精品。
甌窯青釉瓜形帶蓋小執(zhí)壺
年代:
五代;
尺寸:
通高21.8、口徑5.8、底徑7.8厘米;
質地:
瓷;
來源:
溫州市郊錦山出土;
內容:
蓋內有子口,柱鈕,弧面。壺杯形口,細頸,球形腹,平底。肩部一側置弧形長流,對側置扁曲條形鋬,鋬上端與杯口相連,鋬面模印草葉紋。蓋口沿和壺口沿各有二孔供穿繩系蓋。胎呈灰白色,致密堅硬。通體施淡青黃釉,釉層勻凈光亮,釉面開細碎紋片。胎釉結合緊密。
甌窯青釉刻魚紋瓜棱執(zhí)壺
年代:
唐代;
尺寸:
高15.7、口徑6.5、底徑6.5厘米;
質地:
瓷;
來源:
溫州市郊楊府山出土;
內容:
喇叭口,束頸,斜肩,橢圓形瓜棱腹,淺圈足。肩部一側置八棱形長弧流,對側置扁平曲鋬。肩部飾一道凸棱;肩腹至脛部以瓜棱凹線為界劃四條大魚紋,魚頭朝上,魚尾向下,兩兩對稱,線條淺細流暢;脛部飾二道弦紋。胎呈灰白色,胎體薄,致密堅硬。通體施淡灰綠釉,釉層勻凈,略富光澤,惜大部分變黃,釉面開細碎紋片。魚紋裝飾在甌窯瓷器中較少見。
甌窯青釉褐彩雙系罐
年代:
唐代;
尺寸:
高11.6、口徑7.9、底徑7.8厘米;
質地:
瓷;
來源:
1986年5月17日溫州市郊錦山出土;
內容:
直口微外侈,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成筒形腹,平底,肩部豎置對稱柿蒂形系??谘刂粮共繉ΨQ繪飾兩大塊褐彩斑。胎呈灰白色,胎質細膩,致密堅硬。器內外施淡灰綠釉,釉層勻凈透明,滋潤晶瑩,光亮如新,釉面開細碎紋片,脛部及底足無釉露胎處呈紅褐色。器表施大面積塊狀褐斑是唐代甌窯青瓷器裝飾手法之一。
甌窯虎形燈座
年代:
東晉;
尺寸:
通高30.1厘米;
質地:
瓷;
來源:
永嘉縣礁下山出土;
內容:
器呈仰首跪臥虎形,怒目裂齒,豎耳高鼻,鼻下有須,器身肥胖,卷尾,背負一中空竹節(jié)狀圓管,點燈時放一燈盞于圓管上。淺灰胎,質地堅硬。通體施青黃釉,惜大部分脫落。該燈座造型設計獨特精巧,巧妙利用虎身使用其重心下垂,集實用性與藝術觀賞性于一體。
甌窯青釉辟邪燭臺
年代:
西晉;
尺寸:
高8.6、長12.5、寬6厘米;
質地:
瓷;
來源:
溫州市郊太平嶺出土;
內容:
燭臺為跪臥獅形,昂首挺胸,怒目裂齒,兩耳豎立,長須髯髯,背毛紛披,體毛倒卷,尾如蒲扇緊貼臀部,背部置一圓形插管。胎呈灰白色,胎質細膩。通體施青黃色釉,勻凈晶瑩。捏塑、浮雕與細密線條刻劃綜合運用,生動刻畫出辟邪威風凜凜的形象,是集實用與觀賞為一體的藝術珍品。辟邪是六朝時期文物上較常見的一種吉祥動物,其形象比較接近于獅子。
甌窯青釉水井
年代:
西晉元康元年;
尺寸:
高14、口徑9.5、底徑11.5厘米;
質地:
瓷;
來源:
平陽縣鰲江種玉橫河西晉元康元年墓出土;
內容:
器呈平沿斂口,斜肩,圓筒狀直腹,平底內凹??谘赜★椥狈礁窬W紋。肩部堆塑一周連續(xù)V形繩紋和一道環(huán)腹繩紋。轉折處飾乳釘,近口沿處鏤五圓孔。胎呈淡灰白色,胎質細密。釉為淡灰綠色,有流釉現(xiàn)象,施釉不及底,露胎處呈紅褐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東晉甌窯青瓷鑒賞
溫州甌窯
葉茂錢收藏甌窯的那些事
【一本書】甌地藏珍(四)
溫州甌瓷為青花瓷奠定基礎
唐代 瓷器的特征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