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一林冷月 2022-05-16
沒有老舊圖片做對比,只能用文字來描述現(xiàn)在鏡湖公園的前身。太遠的情況我也不清楚,只能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后期說起,因為我那時候已經(jīng)參加工作,每天要坐通勤車路過此地,當時的這條排水溝還不能稱其為什么河,更擔不起什么“鏡湖”的雅稱。這里當時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排污溝,水流就是城區(qū)、廠區(qū)排放的工業(yè)廢水,生活污水的臭水泡子(最后排入第二松花江,所以那時節(jié)江水也好不到哪去),水面上還漂浮著死貓爛狗,充斥著生活垃圾,路過此地的人都要扭身掩鼻,真真是污穢不堪...
轉(zhuǎn)眼間來到了21世紀之初,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加快,家鄉(xiāng)小城也和全國其他城市一樣,發(fā)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各級政府管理部門,加大資金投入,下大力氣改變城市面貌,結(jié)清歷史欠賬,針對之前的污染嚴重的排污溝,開展了一場治污改造提升的大會戰(zhàn)。使之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巨變,昔日里不可言說的臭水泡子變成了如今鏡湖公園的一池碧水。
今天的鏡湖公園,已經(jīng)成為了松原小城一處有名的打卡之地,是休閑、健身、遛彎的不二之選。春日里微風拂面,花開燦爛;夏天到來,荷花綻放;秋高氣爽,層林盡染,楓葉嫣紅,樺葉泛黃,寒冬季節(jié),一片白雪皚皚,滿眼北國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