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自網(wǎng)絡 筆寫趣史 2021-12-02 20:27
明憲宗朱見深的后宮中,最出名的應該是萬貴妃,但也不能忽略紀氏,因為她為朱見深生下一個兒子,此子最后才是繼承了皇位的贏家朱祐樘(chēng)。關于紀氏,我想大家一直以來聽說的,都是她被萬貴妃所害,命運十分悲慘,那么事實真的如此嗎?
關于紀氏被萬貴妃所害的說法,我想大家主要是從《明史》中得知的。那么我們首先來看看,《明史》中記載的紀氏生平是怎樣的。
紀氏出生于景泰二年,自幼父母雙亡,很是可憐,好在被親戚收養(yǎng)了。成化二年,15歲的紀氏被明軍俘入掖庭,因其“警敏通文字”被授為女史。有一次明憲宗朱見深偶然路過,與紀氏交談了幾句,被其才華深深打動,于是臨幸了她。
春風一度后,朱見深將紀氏拋至九霄云外,他更不知道,紀氏就因此懷上了身孕。當時眾人皆知萬貴妃受寵,朱見深更是為她廢了嫡妻吳皇后。而萬貴妃恃寵而驕,由于自己兒子夭折,便見不得其他妃子有孕。當她得知紀氏有孕,便派太監(jiān)張敏前去加害。
張敏見到紀氏后,覺得母子倆實在可憐,又說如今皇上無子,怎么能對小皇子加以傷害呢。于是他悄悄將小皇子藏起來,對萬貴妃謊稱已將其溺死。就這樣,紀氏和兒子在冷宮藏了六年。
直到成化十一年的一天,朱見深對著張敏感嘆,自己已經(jīng)老了,可還沒有兒子,這可如何是好。張敏聽了這話,立即跪下向朱見深道出實情,稱他已有一個6歲的兒子。朱見深大喜,隨即命人將兒子接回來。
由于朱見深前兩個兒子皆夭折,所以紀氏所生的兒子成為長子,他為兒子取名叫朱祐樘,并冊立為皇太子。作為朱祐樘的生母,紀氏則被封為淑妃。而就在紀淑妃和朱祐樘的身份公開后不久,紀淑妃突然暴斃而亡。
除此之外,當年隱瞞實情的張敏,害怕得到萬貴妃的清算,也在紀氏母子身份公開后,吞金自盡。為了避免朱祐樘遭人迫害,朱見深的生母周太后親自將其養(yǎng)在身邊,就這樣,朱祐樘才得以順利長大,最后繼承皇位。
在《明史》中,關于紀氏以及朱祐樘童年的記載大致就是這樣。也正因如此,讓大家對歷史上的紀氏十分同情,相對也痛恨惡毒的萬貴妃,也就更加不看好后者與朱見深之間的感情。那么在明朝官方所修的實錄中,紀氏真是被萬貴妃所害嗎?
其實我們看《明史》,完全就像在看一部現(xiàn)代宮斗小說,惡毒的萬貴妃屢次迫害后妃,善良的紀氏得到皇帝寵幸,生下兒子后,為了保住兒子不得不躲進冷宮。在此期間,萬貴妃又毒害了不少有孕的妃子,在后宮橫行無忌。小皇子長大后,皇帝得知實情,將其冊立為太子,萬貴妃因此對紀氏恨之入骨,她不敢害太子,便將紀氏毒死。
這不就是現(xiàn)在許多人都喜歡看到的宮斗劇情嗎?素材都不用找了,就按《明史》記載的拍出來,只要演員給力,還不得火一把啊。
但筆者必須要說,一直以來,皇帝的后宮就并非我們想象中那樣充滿爾虞我詐。當然,歷史上爭寵的事件不少,卻也不是時時刻刻都在你害我、我害你。就像紀氏一樣,她的命運的確是可憐了一點,但也不至于像《明史》中活得如此驚險。
在《明實錄》中,我們見不到任何關于萬貴妃毒害后妃的記載?!睹鲗嶄洝肥敲鞔鷼v朝官修的編年體史書,如果萬貴妃真的如此惡毒,不可能沒有絲毫記載。再說如果真是她害死紀氏,那么朱祐樘也不可能為她隱瞞。那么我們來看看,明朝官方是如何記載的。
據(jù)《明憲宗實錄》記載,朱見深為什么會公開朱祐樘身份呢?原因是:“因乾清宮門災,上欲顯示於眾?!?/strong>就是說乾清門發(fā)生了一場火災,朱見深認為這是上天在警示他什么,于是就決定將自己已有一個6歲大兒子的事公布于眾。
也就是說,朱見深早就知道朱祐樘的存在,只是沒有公開他的身份。而其他人不知道的原因,是因為紀氏一直帶著兒子住在“安樂堂”。
一直以來,大家都以為這個“安樂堂”是指地安門往東,安樂堂胡同內的這一處。這里是明朝專門為宮中患病太監(jiān)養(yǎng)病所用之處,所以《明史》才會說張敏對紀氏母子多有照顧,因為他出入這里并不奇怪。
但實際上,紀氏母子居住的“安樂堂”,應該是指在地安門街西,當時叫羊房夾道,如今叫養(yǎng)蜂夾道的地方。由于地處西內,所以明朝時稱這里為“內安樂堂”,但其實并不在皇宮內。
如此一來,也就解釋了為什么除了朱見深,其他人并不知道他還有個兒子。而當乾清門大火發(fā)生后,朱見深意識到這是上天在暗示他,于是決定公開紀氏母子身份。
就在成化十一年的五月十九日,朱見深召來內閣大臣,以請他們?yōu)閮鹤尤∶麨橛桑闶钦綄⒋耸鹿肌6缭谝粋€月前,朱見深其實就已經(jīng)先將兒子接進宮了?;蛟S你更加想不到的是,小皇子進宮后,一直由萬貴妃撫養(yǎng)。
閣臣與朱見深商議后,為小皇子取名朱祐樘。隨后,大學士商輅等人上了一份奏折,里面這樣說:“臣等仰惟皇上至仁大孝,通于天地,光于祖宗,誕生皇子……重以貴妃殿下躬親撫育,保護之勤,恩愛之厚,逾于己出。凡內外群臣以及都城士庶之門聞之,莫不交口稱贊,以為貴妃之賢,近代無比,此誠宗社無疆之福也。”
這里主要是說,恭喜皇上有了聰慧的皇子,令人更加欣慰的是,小皇子進宮后,便得到萬貴妃無微不至的照顧,如今朝中大臣,甚至天下百姓,都對賢惠的萬貴妃稱贊不已,這是大明的福氣啊。
可見朱祐樘進宮后,從成化十一年四月,到正式被立為太子的十一月,這期間一直是萬貴妃在照顧他。不僅如此,萬貴妃還將朱祐樘照顧得很好。當朱祐樘被立為太子后,周太后才把他帶到身邊親自撫養(yǎng)。
那么朱祐樘的親媽紀氏在哪里呢?商輅等人的奏折后面說了:“但外間皆謂,皇子之母因病另居,久不得見,揆之人情事體誠為未順。伏望皇上勅令就近居住,皇子仍煩貴妃撫育,俾朝夕之間便于接見,庶得以遂母子之至情,愜眾人之公論,不勝幸甚。”
就是說皇子的生母紀氏,因為生病仍然住在安樂堂休養(yǎng),因此外面就有人議論,說不讓他們母子相見。于是眾臣請求朱見深考慮到外界傳言,還是早日將紀氏接進宮,讓母子得以相見比較好。后來朱見深也采納了群臣的建議,讓紀氏搬進了永壽宮。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紀氏并非是暴斃身亡。實則朱祐樘被接進宮的時候,她就已經(jīng)病重了,病情拖到六月,紀氏便去世了。雖說也實屬可憐,但也不至于被萬貴妃活活害死這么陰謀論,所以說真相往往讓人覺得淡然無味。
其實關于萬貴妃是否真的如此惡毒,屢次陷害朱見深后妃及皇子的說法,筆者之前早已寫過,感興趣的朋友大家可以看看。里面筆者寫了為何《明史》會有那樣的記載,以及《明史》中自己打臉的記載。只能說,為什么要相信清人編修的明朝歷史,而不去了解一下明朝官方的記載呢?
不管怎么說,紀氏一生也算是可憐,為皇帝生下兒子,卻一直沒有得到承認。這經(jīng)歷有點像當年的吳賢妃,也是即便生下兒子朱祁鈺,也和兒子住在宮外,直到朱瞻基臨終前,才承認了母子二人的身份。
不過吳賢妃要好得多,好歹她進宮后就開始享福,兒子后來還坐上了皇位,自己還體驗了一把當皇太后的經(jīng)歷。雖說朱祁鈺結局不好,但她是天順五年壽終正寢的。
可紀氏病逝的時候,年僅25歲。朱祐樘四月被接進宮,她六月病逝,十一月朱見深冊立朱祐樘為皇太子。也就是說,紀氏沒能看到兒子被立為皇太子的這一天。朱祐樘即位后,追謚生母為“孝穆慈慧恭恪莊僖祟天承圣皇太后”,遷葬茂陵,別祀奉慈殿。
除此之外,朱祐樘還下令找尋母親娘家的人,但因為紀氏自幼父母雙亡,早已不知其還有哪些家人。加上知道皇帝尋親,許多人都站出來冒認謀取利益,為了不讓事情往壞方向發(fā)展,朱祐樘只好放棄。
紀氏去世的時候,朱祐樘尚且年幼,所以不曾聽母親提及外祖父、外祖母已故的事實。加上紀氏死得年輕,朱祐樘只能當兩位長輩還活著,于是遙尊外祖父為光祿大夫柱國、慶元伯,謚曰端僖,外祖母為慶元伯夫人,立廟于桂林府,有司歲時祀祭。
(參考文獻《明史》《明憲宗實錄》《明孝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