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中舉這個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秀才范進為了自己的夢想,連續(xù)參加了多次科舉考試,但都沒有中榜,直到54歲之時,才中舉。或許是不敢相信自己高中了,以致喜極而瘋,白白付出了汗水,十分諷刺。這其中除了自己的原因,還和當時的環(huán)境有關(guān)。為什么范進實現(xiàn)夢想了,卻瘋了呢?如果你知道他的官有多大,你可能比他還激動。
科舉制度是我國古代選拔才人的一個比較公正的途徑,打破了世襲關(guān)系和世族壟斷,讓普通老百姓也能當官為國做貢獻,它的意義不言而喻。眾所周知,科舉考試前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和探花,中舉之后就能當官,前途無限,這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是求之不得的。范進好不容易得到了,為什么會瘋了呢?
首先,他不用繳納賦稅,賦稅沉重的問題一直是古代歷朝存在的問題,許多百姓都承擔不起。范進中舉之后就不用繳納,肩上的擔子就可以卸下來了,壓力輕了不小,自然十分激動。
科舉考試放到現(xiàn)在,就如同公務員考試,起點基本是“副科長”。如果你考上公務員,你會不激動嗎?想一想,就知道當時范進的感受了,怪不得他喜極而瘋。除此之外,中了舉人,就相當于拿了一塊免死金牌,只要不是造反的謀逆大罪,都不會被處死,足見中舉的好處,不激動才怪。
面對著喜極而瘋的范進,胡屠戶為了給女婿治病,壯著膽子打了范進一巴掌,手卻早就顫起來,不敢打第二下。而且打完后巴掌仰著,再也彎不過來,自己心里懊惱,果然是天上的文曲星,打不得的,而今菩薩計較起來了。平日里高高在上的胡屠戶,現(xiàn)在對待范進的地位完全顛倒過來了。這個情節(jié)辛辣的諷刺了當時社會人們嫌貧愛富,趨炎附勢的市儈形象。
本帖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