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三招教會你選跑鞋第2頁: 購買跑鞋的誤區(qū)及品牌簡析第3頁: 知名跑鞋品牌詳解第4頁: 跑步鞋的清洗與保養(yǎng)現在人們更加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在工作之余大家會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在鍛煉身體上,如打球、游泳、去健身房鍛煉力量等等。而相對而言,長跑是一種成本低、簡單易行、效果顯著的鍛煉方式,其不但可以增加人體的心肺功能,增加體質,還可以起到減肥瘦身的作用,不論是在健身房、學校操場還是山區(qū)戶外都可以進行跑步鍛煉,因此很多人開始加入到長跑大軍中。與其它運動不同的是,長跑不需要人們穿戴太多的裝備,最重要的裝備就是跑鞋了。這唯一的一項裝備非常重要,但是很多長跑愛好者都在選購跑鞋方面犯了很多的錯誤。那么跑鞋對于長跑運動而言究竟有多重要呢?
為什么要選購正確的跑鞋?
為了圖省事,不少跑步愛好者都隨便購買一雙運動鞋,有些人甚至穿平時的休閑鞋就匆忙上路,實際上這些都是錯誤的。很多人認為專用跑鞋的用途就是提升鍛煉成績,但畢竟除了職業(yè)的運動員以及參加比賽的業(yè)余選手外,相信絕大多數人長跑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成績,而是鍛煉自己的身體,因此購買專用跑鞋的意義不大。但除了提高鍛煉成績之外,跑鞋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大大增加鍛煉時的舒適性,并且保護人們的腳踝、膝蓋、足弓等重要部位不受傷。
相對于其它運動而言,長跑鍛煉持續(xù)時間相對比較長,因此其對鞋子的舒適性要求更高,并且對人體的腳踝、膝蓋、足弓等關節(jié)沖擊較大(尤其是年長者,或這些部位曾經受過傷的人),而這種持續(xù)性的沖擊所造成的傷害是持續(xù)滲透,雖然不會立刻出現受傷的狀態(tài),但如果傷害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fā)出來造成的后果非常嚴重,恢復比較困難。專業(yè)跑鞋不但更加舒適,也可以對這些重要關節(jié)進行有效的保護,因此長跑愛好者選購專業(yè)跑鞋是非常有必要的。
圖:為什么要選購正確的跑鞋
穿籃球鞋長跑也沒有問題,但長期鍛煉不合適
當然這里也許會有人問:跑步時穿其它種類的運動鞋,比如籃球鞋、網球鞋、羽毛球鞋跑步,能否替代專業(yè)跑鞋的作用呢?畢竟這些運動鞋同樣對腳都會起到不錯的保護性,不過在設計的傾向性方面會有區(qū)別:
如籃球鞋比較注重腳踝保護,啟動助力和緩沖減震等功能,但是在透氣性、重量配比、緩沖結構、鞋子的重量、鞋楦構造等方面與專業(yè)的跑鞋還是會有一定的區(qū)別,雖然穿其它種類運動鞋跑步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是經常進行跑步鍛煉,還是選購專業(yè)的跑鞋更好。
三招教你選購最合適的跑鞋
既然了解到了跑鞋的重要性,那好吧,我們去商場選購唄。不過在走進專賣店的那一瞬間,相信不少人就會頭疼了,跑鞋種類五花八門,價格從200元到1500元,這么多跑鞋我應該選哪一種呢,是買紅色的還是白色的呢?其實除了外形美觀之外,選購跑鞋最為重要的總體理念就是:據自身的鍛煉目的、腳型來選購最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跑鞋。也就是說在保證舒適感的情況下(當然目前的主流品牌跑鞋只要在尺碼合適的情況下,都挺舒適的),明確自己的鍛煉目標,選擇所對應的跑鞋。
圖:跑鞋種類五花八門
其實跑鞋的分類也比較復雜,不亞于女生考慮該穿怎樣的衣服,這也是為什么市面上跑鞋五花八門的主要原因。不同種類的跑鞋根據自身的特點,它們在設計時考慮的重點和理念都不相同,所以即使是專業(yè)跑鞋,隨便亂買一通也是不太合理的做法,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三個步驟來幫助你選到最合適的跑鞋。
第一步——明確自己的鍛煉目的
大的跑鞋廠商在推出跑鞋時基本上都是按照消費者的用途進行細分的,而鍛煉目的是重要的細分依據之一,這里我們就列出幾類目的列表,請大家對號入座:
圖:明確鍛煉目的
A.休閑跑步:平時只是偶爾跑跑步而已,跑步頻率不高,距離也不長,只是為了出出汗;
B.慢跑運動:或者在健身房中跑步鍛煉:跑步頻率稍高,距離會相對較長一些,開始有目的的進行跑步鍛煉,根據跑動的距離我們也可以進一步的分類:
①每月跑步在25km以內
②每月跑步在50km以內
③每月跑步在100km以內
C.堅持跑步:不斷挑戰(zhàn)、超越自己的跑步愛好者(每月跑步距離在100M以上)
D.專業(yè)跑步者:或參加跑步比賽
E.戶外越野跑
F.競技類短跑
上面我們所列舉的類型中,F類(競技類短跑)暫時不在我們討論范圍內,因為這類跑鞋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和慢跑鞋有本質的區(qū)別,其樣式更傾向于劉翔的裝備。除此之外,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對號入座了,看看自己是哪一個類型的。
針對上述不同類型的跑步愛好者,廠商也準備了不同系列的跑鞋。這些廠商推出的跑鞋大概可以分為幾大類:休閑型、超輕型、中性型、緩沖型、支撐型、競賽型和越野型。
圖:Adidas清風系列
對于A類用戶而言,選擇一款注重外觀時尚的休閑型跑鞋,或者是超輕型的跑鞋(如阿迪達斯請小貝代言的“清風系列”)就完全足夠,這部分消費者更強調的是跑鞋設計的個性與時尚、便宜的價格或者是輕盈的重量。
圖:Nike Air Max
而對于B類和C類消費者應該選擇支撐型或中性型的跑鞋,根據跑步的距離以及腳型(我們在下文中會詳細介紹腳型的分類)來選擇不同的類型。一般而言跑步距離越長,需要跑鞋有更好的緩沖性(如NIKE的LUNARGLIDE 系列或Air Max系列跑鞋等)。近距離鍛煉所需要的跑鞋則傾向于更追求支撐性(如美津濃的Inspire和Nexus系列跑鞋等)。
當然我們之所以要加上“一般”這個詞,是因為在慢跑方面并沒有嚴格的標準,具體也需要看不同跑步愛好者的偏好,如部分人就喜歡跑鞋緩沖的那種感覺,那么即使他跑步的距離非常短,選購一款NIKE LUNARGLIDE 系列跑鞋也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從保持關節(jié)健康的角度出發(fā),若跑步的距離較長,還是建議大家選購緩沖性能更好的跑鞋。
小貼士:如何判斷跑鞋的緩沖性是否優(yōu)秀
由于跑鞋品牌眾多,系列分類也非常雜亂,就算我們把所有緩沖性能不錯的跑鞋型號羅列出來,相信也沒幾個人能夠全部記住,這里我們就簡單告訴大家一個小竅門:觀察跑鞋后跟鞋底構造。一般緩沖性能優(yōu)秀的跑鞋,其后跟處會采用一些特殊的結構或材質設計,穿起來感覺會特別“軟”,試穿后如果你感覺腳踩在棉花上一樣,那么就表明這雙鞋擁有不錯的緩沖性能。
當然跑鞋的緩沖性越好,代表其不會讓關節(jié)直接受到巨大的沖擊,對人體的保護性也會更加優(yōu)秀,但是其也會有副作用,那就是會增加人的疲勞感:當腳蹬向地面時,其對地面施加的力會因為緩沖層而衰減,也就是說你付出的100%的力量會有一部分被跑鞋的緩沖結構所消耗掉,因此會增加人的疲勞感,這也是我們不建議中、短距離的跑友們選購緩沖性太好跑鞋的主要原因,畢竟支撐型的跑鞋也有一定的緩沖能力,但不會消耗大家的力量。
圖:美津濃Wave Amulet 3系列(點擊圖片查看價格詳情)
對于D類以競技為目的的跑步者而言,他們主要追求的是跑步成績,因此為他們設計的跑鞋會追求輕盈和支撐性,但是在對人體的保護性方面會做一些妥協(xié),如美津濃Wave Amulet 3跑鞋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代表。這也是我們不建議普通跑步愛好者選購競技類或馬拉松跑鞋的主要原因,畢竟兩者在設計理念方面完全不同。
圖:美津濃Wave Tarawera系列(點擊圖片查看價格詳情)
如果您是E類戶外越野跑的愛好者,那么挑選跑鞋是最簡單的,類似美津濃Wave Tarawera系列以及探路者等品牌的跑鞋是唯一的選擇,其無法與普通的跑鞋通用,并且僅僅從外觀上來看,即使是門外漢也完全可以察覺到兩類跑鞋巨大的差異。
第二步——判斷自己的腳型
穿鞋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答案是舒適感,地球上每個人的腳型雖然都各不相同,但是總體上來看分為三大類:外翻型、內翻型和正常普通型。當然這里我們需要提到的是:三種形態(tài)沒有好壞之分,只是看上去有些不同而已。根據每個人腳的形態(tài)不同,跑鞋廠商會推出不同的鞋楦來適應不同樣式的腳,而只有穿上自己的“型號”自然才會更加舒適,這和穿衣服的道理基本類似。
但問題來了,也許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腳型還有這種分類方式,怎么才能準確判斷自己的腳型呢?其實我們這里提供大家兩個辦法,完全不需要任何昂貴、高科技、復雜的科學儀器,就能搞定,請看:
圖:鞋底磨損
根據鞋底磨損的情況——根據自己鞋子鞋底的磨損情況進行判斷是最為簡易、準確的辦法。拿出自己以往穿過第一雙鞋子(穿的時間越久越好)查看鞋底,如果是腳跟外側、前腳掌內側磨損相對較多,說明是內翻腳;而如果是腳跟外側、前腳掌外側磨損較大,說明是外翻腳;而腳跟外側易磨損、前腳掌內外側磨損相對比較均勻,則是正常腳。
圖:腳落地狀態(tài)
查看腳在落地時的狀態(tài)——如果暫時無法找到一雙穿過時間較長的鞋子,可以通過另外一種辦法來進行判斷:在自己跑步時讓一個朋友跟在后面,通過目測或使用DV進行記錄腳在落地時的狀態(tài),這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但由于許多人缺乏判斷的經驗,因此其相對于對于第一種方法而言并不是非??煽?,我們還是建議大家多采用第一種辦法。
對于不同類型的腳型,部分專業(yè)品牌跑鞋廠商也推出了針對性腳型的產品(如美津濃等)。但如果大家依舊更傾向于選購像阿迪達斯、NIKE這樣的一線大品牌跑鞋,那么內翻腳腳型的跑友適合選擇支撐型的跑鞋,而外翻型腳型的人則選擇緩沖型跑鞋。
第三步——選擇合適的大小
圖:鞋的大小
這一步對于大家來說根本不是問題,和買其他鞋子一樣,跑鞋也必須大小合適,否則在長距離、長時間的跑步過程中造成極大的不舒適感,并且同樣也有造成傷害腳關節(jié)的風險。在購買前,大家一定要在專柜賣場多試穿來確定尺碼大小,不同品牌的尺碼也可能是不一樣的(如在歐洲碼方面,阿迪達斯要比NIKE大半碼)。基本上根據鍛煉目的、自己的腳型和大小以及經濟預算這幾個步驟,就可以基本選購到適合自己的跑鞋了。
當然以上三個步驟只是比較基本的,如果要上升到一個非常精確的程度,那么還需要考慮到以下這些因素:年齡、經常鍛煉跑步時的路面、最近半年內是否受過傷(傷害類型,如腳踝扭 過、膝蓋軟骨磨損等等)、體重、跑速、腳的寬度【正常寬度(D寬度)、較寬(2E寬度、3E寬度)、很寬(4E寬度) ;女生選擇正常寬度(B寬度)、較寬(D寬度)、很寬(2E、4E寬度)】等等等等,相信看到這些很多人都已經目不暇接了,但這些對于大多數想跑步鍛煉的人而言,考慮因素不需要過于詳細,基本上做到上文中做到的三個步驟就足夠了。
第2頁: 購買跑鞋的誤區(qū)及品牌購買跑鞋的誤區(qū)
只追求便宜的價格或外形
在不太了解跑鞋的功能和作用之前,大家并不了解為什么有些跑鞋的價格會這么高,因此為了圖便宜就購買價格低的跑鞋;或者是很多女性消費者第一印象就是看鞋子的外觀是不是非常時尚,只要是長得好看的鞋子就會納入其中。在上面的長篇大論中,我們就已經對這兩個問題進行了詳細說明,所以耐心看過本文的同學,就不要再維持買鞋的初級階段了哈。
圖:切忌只追求外形
購買尺碼不適合的跑鞋
也許看到這里時,不少人就會開罵了:這寫文章的人是不是為了故意湊字騙稿費啊,怎么會連自己鞋子的尺碼都弄不對呢?其實這種事情還真不算少見!很多跑步愛好者可能無意間看到了非常喜歡、或者是非常適合自己的鞋子,但可惜的是這款跑鞋可能因為斷貨而沒有適合自己的尺碼,為了不造成遺憾,也許會有人就湊合買小半碼或大出半碼(或1碼)的鞋子。
如果是大半碼,就非常好解決,穿一雙厚襪子或者是穿兩雙襪子就可以解決問題;但如果是大出一碼甚至更多,跑鞋就無法提供更好的包裹性與支撐性,這樣會有受傷的隱患。
而如果是鞋子尺寸小半碼,雖然其包裹更加嚴密緊實了,但隨著跑步過程中腳開始因為發(fā)熱而小幅度的膨脹,會產生頂腳的現象,這樣非常會對腳趾進行長時間的壓迫,腳趾甲也容易淤血。因此在選購鞋碼時,我們建議大家盡量選購合適或者是大半碼的跑鞋,而太大或太小的鞋子都會有不健康的隱患。
圖:過于追求輕量化
過于追求跑鞋的輕量化
如今很多跑鞋品牌都積極的主打“超輕”的概念,比如NIKE Free、阿迪達斯清風系列等等,并且將大部分的廣告資源投入其中,大家經??梢栽诠徽九?、戶外廣告以及電視機網絡廣告中看到小貝等做的輕薄跑鞋廣告,在這樣強大的明星效應以及廣告攻勢下,很多人也會隨波逐流去選擇明星偶像們代言的跑鞋。其實輕量化的跑鞋也并不是不好,我們之前也提到過作為偶爾跑跑步、跑動距離不長的人而言,這種輕量化的跑鞋既舒適又時尚,同時平時上班和逛街也可以穿,非常值得選購。但這種跑鞋由于過于追求輕量化,因此在緩沖性以及支撐性方面都進行了妥協(xié),如果是跑動距離較長,并且經常跑的人,還是不太建議使用這一類的跑鞋產品。
那么為什么很多運動品牌都投入這么多廣告力度去宣傳輕量化的跑鞋呢?其實這更多的與產品利潤有關。相對而言生產輕量化的跑鞋在制造成本上比注重支撐性以及緩沖能力的跑鞋更低,也更加容易生產,為了追求最大利潤化,作為跑鞋廠商的角度而言當然會大力去宣傳自己利潤率最大的產品,不僅僅在跑鞋方面,近幾年不論是足球鞋、籃球鞋、網球鞋等都有追求輕量化的趨勢,其目的也同樣是追求更低的制造成本以及更高的利潤率。
圖:網購注意事項
網購跑鞋的注意事項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網上購物,不論是淘寶、京東、亞馬遜還是當當等,他們共同的好處就是:人坐在家里就可以等貨物自動上門了,并且在網上買東西的價格要比線下的實體店更加便宜,因為在網上開店老板們是不需要承擔房屋租金、水電費等諸多成本。不過網購也需要承擔不少風險,如容易買到假貨、次品或者是二手鞋子。此外網購是不可能事先試穿的,這樣鞋子尺碼的大小、穿著感覺都無法在付款之前體驗,如果不合適退貨或者是換貨也比較麻煩,因此為了避免這些不必要的糾紛以及避免上當受騙,在網購之前我們也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 不要貪圖便宜:很多買到假貨的人最基本上就是掉進了低價格的陷阱。雖然網上買跑鞋的確會比實體專賣店更加便宜 ,但是便宜也是有限度的,如果價格明顯相差太明顯則肯定有問題,畢竟商人都不會做賠本的買賣的;
2. 買鞋之前一定要確認好尺碼和大小。在選購之前最好可以親自去實體店試穿,隨后再到網上購買。這么做雖然看上去很不厚道,但也是無賴之舉。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同品牌的跑鞋即使是尺碼標注是完全相同的,但實際大小也可能會有差異。如耐克和阿迪達斯歐碼若都是41,那么 耐克的鞋子會比阿迪達斯偏小半碼,但是一般英國碼UK和日本碼jp相對而言是比較準確的,大家在買鞋時也盡量以這兩個尺碼標準作為參考依據。
圖:海淘注意事項
跑鞋海淘的注意事項
與網購一樣,跑鞋的代購同樣需要注意尺碼問題。如果您選擇在日本樂天等購物網站選購,則最好以日本碼(JP)為準;而如果是在歐美購物網站選購,則最好以英國碼(UK)為準,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偏差。
如果您有不錯的外語水平以及VISA、Mastcard等支持外幣支付的信用卡,則可以直接選擇在日本樂天以及國外購物網站上購買產品;而如果不具備這樣的水平或對國外購物流程非常不熟,則一般會選擇國內淘寶商家進行代購。在選擇代購商家前一定要認真辨識其信譽度,如果信譽度太低則不太建議選擇選擇該商家。此外一定要用支付寶來付款,以免受到經濟上的損失。
應該買什么品牌的跑鞋?
相對而言,跑鞋市場是各個運動品牌非常注重的市場,同時也是這些公司重要的贏利點之一,因此不論是國外知名品牌還是眾多國內品牌都推出了跑鞋產品。當然這些品牌都將這一類產品稱為“跑鞋”,但實際上質量、品質、性能等方面還是參差不齊的。
圖:買什么品牌的跑鞋?
國產品牌跑鞋除了價格,其他優(yōu)勢不明顯
相對于國外知名運動品牌而言,國內的運動品牌如李寧,361?,雙星,安踏,德爾惠(當然還有廣大網友耳熟能詳的品牌“阿迪王”和“喬丹”,當然國內這個“喬丹”和NIKE旗下的Air Jordan子品牌是完全不同的)等等在研發(fā)、制造跑鞋的經驗方面無疑要欠缺很多。不過類似361?,雙星,安踏,德爾惠、喬丹等品牌跑鞋雖然在品質性能方面比較落后,但是在價格方面還是擁有非常明顯的優(yōu)勢的,它們與國外知名品牌跑鞋相比至少有數百元的價格差。如果只是單純的追求低價格的跑鞋,考慮這些品牌也是不錯的選擇。
對于李寧等耕耘時間較長的國內品牌而言,其品牌的跑鞋的價格相對于國外知名品牌相差不大,如果趕上國外品牌的促銷季,它們的性價比相對會更高,加上其在性能、品質方面的優(yōu)勢,筆者更推薦大家購買國外品牌的跑鞋產品。國外的常見品牌包括阿迪達斯、NIKE、MIZUNO、PUMA、NewBalance、Asics、百事、UMBRO等等。
Adidas、Nike兩大寡頭
圖:Adidas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阿迪達斯和NIKE逐漸形成了寡頭化的趨勢,這兩大“寡頭”不論在商鋪的建設、 廣告的宣傳推廣以及銷售量來看,已經把其他廠商遠遠的甩在了后面。盡管很多跑步愛好者都一直提到“四大跑步品牌”這個概念(他們分別是美國的Saucony、New Balance、Brooks和日本的Asics),盡管Adidas和Nike雖然在跑鞋領域的時間要晚于那“四大品牌”,但憑借兩大巨頭不斷投入最大的資金和精力,與最頂級的運動員一起研發(fā)改進產品,這兩大巨頭的跑鞋品質提升快速。
圖:Nike
從官方的價格上來看,阿迪達斯和NIKE兩大巨頭的跑鞋價格整體是最貴的,但由于其渠道競爭激烈,因此商家經常會有打折促銷這樣的活動,如果耐心淘,可能會買到性價比不錯的鞋子。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兩個品牌也是假貨最多的,因此大家在選購時也多留心眼,不要被便宜的價格蒙住了雙眼。
而且最關鍵的是——不論在賣場的實體店面還是在網上,大家都能夠很方便的購買到這兩大品牌的產品,而處于傳說中“四大品牌”中的Asics,在賣場中很難見到這個品牌的專賣店,甚至其不少優(yōu)秀的跑鞋根本就不在國內上市,大家只能通過網上代購的方式購買。至于Brooks和Saucony就更難買到了。從這個角度來看,阿迪達斯、NIKE、MIZUNO、PUMA、NewBalance、Asics這幾大品牌應該是大家相對首先考慮的品牌,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品牌各自的優(yōu)勢和技術特點。
跑鞋置入芯片有意義嗎?
圖:Micoach和Nike
阿迪達斯和NIKE的跑鞋最大特點是可以放置自家的芯片MiCoach和NIKE ,兩者共同的作用是可以記錄人們跑步時即使速度、步頻、跑步總距離、消耗的能量等信息,給人們提供了更多的鍛煉數據,并且可以通過相關的APP傳輸到手機或云服務器端,與親朋好友進行分享。甚至阿迪達斯MiCoach結合其配套的軟件服務還可以提供教練的作用,幫助人們根據自己的客觀條件來合理制定跑步計劃,但是對于非專業(yè)跑步人士而言,掌握這些數據實際上對鍛煉不會起到根本性的幫助,畢竟業(yè)余愛好者不會去仔細分析這些數據,并且購買芯片也是需要單獨付費的,那么這種芯片是否真的有意義嗎?
其實從專業(yè)的角度來看,阿迪達斯MiCoach芯片可能還會對業(yè)余人士的跑步鍛煉起到一點作用,但NIKE 則基本上不會。不過通過記錄數據、查看數據到分享數據這個過程會刺激人們的跑步欲望。如看到朋友分享跑步的數據后,你會不由自主的去鍛煉,并想著超過他,而避免出現懶惰不去跑步的情況,畢竟跑步是一件非常艱苦、枯燥、無味的事情,增加這些動力無疑也可以增添跑步的樂趣,因此從娛樂性方面來看,芯片還是有意義的。
圖:MiCoach
當然為了增加這些“娛樂性”也是需要一定的經濟代價,兩顆芯片都是需要大家單獨購買,而不會隨著鞋子一起贈送,其中阿迪達斯MiCoach芯片的價格官方是880元(有iPhone和USB兩種接口,iPhone5需要轉接器),相當不菲,這個價格已經可以購買一款高端跑鞋了。不過其采用的是電池分離的設計,沒電后大家可以單獨購買電池;
圖:Nike FuelBand
而NIKE 芯片的官方價格雖然只有129元,但其是一次性的,采用內置不可拆卸電池設計,也就是說電池用完后芯片基本上也廢掉了(網上有更換NIKE 芯片電池的視頻,其過程非常復雜,并且通過拆解可以看到其電路與電池是焊接在一起的,這樣增加了很多自行更換的難度)。Nike FuelBand運動手環(huán)售價可達千元。
有經濟實力的消費者可以考慮購買芯片。此外一些跑步的APP軟件,如阿迪達斯MiCoach、NIKE 以及美津濃等廠商都推出了跑步APP軟件,其通過手機GPS來進行定位、測速以及統(tǒng)計跑步距離,與芯片的作用基本相當,只是精確度要稍差一些而已,并且無法在室內使用。但如果沒什么特別嚴格的需求,使用這些跑步APP就足夠了,沒有必要花太多的錢購買芯片。
第3頁: 知名跑鞋品牌詳解阿迪達斯
作為全球最大的運動品牌之一,阿迪達斯的品牌效應、漫天鋪地的廣告、頂級明星的代言(如貝克漢姆)就讓其不太擔心銷量。當然阿迪達斯的跑鞋在性能與品質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其產品線也非常完備,不論是輕薄型、穩(wěn)定型、緩沖型以及戶外跑鞋等都有對應的產品,并且外觀配色也非常時尚。
阿迪達斯目前最大的特色就是與MiCoach芯片的結合。MiCoach是阿迪達斯新推出的服務體系,其通過硬件(如步幅感應器芯片、心率儀等)和軟件來幫助大家進行鍛煉,阿迪達斯高端的跑鞋底部都會有一個芯片槽,可以放置MiCoach步幅感應器芯片,記錄大家跑步的時間、距離、跑步速度等信息,并且大家可以通過手機APP來科學制定自己的鍛煉計劃,幫助大家在盡可能避免受傷的情況下達到最好的鍛煉效果。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阿迪達斯跑鞋的幾大主要分類:
輕量型跑鞋:
圖:crazycool m系列(點擊圖片查看價格詳情)
清風系列crazycool m (
點擊查看清風系列跑鞋)——清風系列就是貝克漢姆在各大媒體中所代言的跑鞋,其造型相信已經被很多人熟知了,其最大的特色是鞋子本身非常輕巧,不會給跑步時帶來太大的負擔,并且擁有很好的可柔性。不過可惜的是猶豫為了追求輕便,清風系列跑鞋是無法放置MiCoach芯片的,不過大家可以將其系在鞋帶上使用。
圖:adipure系列(點擊圖片查看價格詳情)
adipure系列 (
點擊查看adipure系列跑鞋)——這個系列的跑鞋強調的是輕盈與“天然化”的概念,追求的是輕巧,但是不足是緩沖性比較一般,不太適合長距離跑步,并且對跑到的柔軟性要求較高。由于鞋身輕巧,這個系列的跑鞋也是無法放置MiCoach芯片的。
適合外翻腳或正常腳腳型的跑鞋(緩沖型):
圖:resp stab 5m(點擊圖片查看價格詳情)
resp stab 5m等 (
點擊查看resp stab 5m跑鞋)——resp stab 5m跑鞋適合于經常進行跑步鍛煉以及長距離跑步的健將們,其擁有非常好的緩沖性,并且支撐方面做的也不錯,其原生配備MiCoach槽,可以將芯片放置在鞋內,記錄大家在跑步時的各種信息。
適合內翻腳或正常腳腳型的跑鞋(支撐型):
圖:oregon 11(點擊圖片查看價格詳情)
oregon 11等 (
點擊查看oregon 11跑鞋)——與緩沖型的跑鞋相比,oregon 11更加強調支撐性,相對比較適合中距離的跑步愛好者,并且鞋的重量也要比resp stab 5m更加輕盈,但同樣鞋內沒有MiCoach芯片槽。
NIKE
NIKE與阿迪達斯一樣是全球最知名的體育運動品牌,但是相對而言其進入跑鞋領域的時間并不是太長,但進步速度非常驚人。NIKE同樣擁有非常便利的購買渠道,專賣店遍布大街小巷,跑鞋的外形設計非常時尚,即使是當街鞋穿一樣完全沒有問題。雖然NIKE跑鞋的知名度在很多跑友口中傳播比較一般,但其也擁有不錯的性能,尤其在緩沖性跑鞋方面表現比較優(yōu)秀。NIKE跑鞋的種類同樣比較齊全,不論是追求輕便性、支撐性還是緩沖性的消費者都有很充裕的選擇。此外早在阿迪達斯推出MiCoach步幅傳感器芯片之前,NIKE就和蘋果共同開發(fā)了Nike iPod運動套件以及專用的感應芯片,其能夠起到與前者同樣的作用,如記錄跑動距離、時間、速度和運動軌跡等,但是沒有教練指導方面的功能。
阿迪達斯和NIKE兩大巨頭都將智能化的芯片作為可選配件加入到跑鞋中,并且芯片可以通過APP將每個人運動的數據傳輸到手機、平板電腦、PC或者是云端,這樣不論是對于職業(yè)的跑步選手還是業(yè)余的跑步愛好者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這也是未來整個跑鞋,甚至是足球鞋、網球鞋、籃球鞋的發(fā)展趨勢(阿迪達斯的MiCoach芯片已經能夠支持這三種類型的球鞋)。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NIKE跑鞋的幾大主流分類:
輕量型跑鞋
圖:NIKE FREE系列(點擊圖片查看價格詳情)
NIKE FREE系列 (
點擊查看Nike Free跑鞋)——NIKE FREE系列跑鞋對應的正式阿迪達斯的清風系列,兩者在設計理念方面幾乎是相同的,都是主打輕盈,并且都擁有非常好的柔韌性,可以抗大幅度的彎曲。不過NIKE不論是哪個系列的跑鞋都是可以在鞋內放置NIKE 感應芯片的,這款NIKE FREE跑鞋也同樣不例外。
適合內翻腳或正常腳腳型的跑鞋(支撐型)
圖:NIKE LUNARGLIDE 系列(點擊圖片查看價格詳情)
LUNARGLIDE 系列 (
點擊查看LUNARGLIDE 系列跑鞋)——NIKE推出的LUNARGLIDE 系列雖然官方定義其為支撐型跑鞋,但是其也同樣擁有非常好的緩沖和減震性能。與Air Max采用全掌氣墊技術不同的是,LUNARGLIDE 系列跑鞋更多的是利用其鞋底的材料來進行減震。相對于其它品牌支撐型跑鞋而言,NIKE LUNARGLIDE 系列擁有更好的減震性能,但是也犧牲了一些支撐性,畢竟兩者很難兼得。此外最新的LUNARGLIDE 5系列跑鞋在鞋身中加入了NIKE獨有的飛線技術,可以在減輕鞋身重量的情況下讓其更加牢固。飛線技術也同樣應用在NIKE的籃球鞋以及之前的足球鞋上。
圖:FLYKNIT LUNAR1 系列(點擊圖片查看價格詳情)
FLYKNIT LUNAR1 系列 (
點擊查看FLYKNIT LUNAR1 系列跑鞋)——NIKE FLYKNIT LUNAR1 系列同樣屬于支撐型跑鞋,用的大底與LUNARGLIDE 系列基本相同,不過其加入了更多“噱頭”——它的鞋面由聚酯紗線編織而成,擁有更好的透氣性和包裹性。
圖:AIR PEGASUS 系列(點擊圖片查看AIR PEGASUS 系列價格詳情)
AIR PEGASUS 系列 (
點擊查看AIR PEGASUS 系列跑鞋)——AIR PEGASUS 系列跑鞋也具備非常好的緩沖性能,其采用的是CUSHLON泡沫以及NIKE獨有的ZOOM氣墊技術。雖然都是減震,但NIKE除了NIKE FREE超輕跑鞋外的四個系列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技術。從實際體驗中來看,AIR MAX全掌系列緩沖性能最好,而另外三個系列跑鞋則實際感覺不會相差太多。
適合外翻腳或正常腳腳型的跑鞋(緩沖型)
圖:Air Max系列(點擊圖片查看Air Max系列價格詳情)
Air Max系列 (
點擊查看Air Max系列跑鞋)——熟悉籃球鞋的朋友們都知道,NIKE最得意的技術就是Air氣墊緩震,其在籃球鞋產品中大放光彩,而NIKE隨后將其也移植到了跑鞋產品中,并且開創(chuàng)了Air Max系列(現在是Air Max 系列)。這個系列的跑鞋融入了全掌氣墊技術,因此其具有非常好的緩沖性,適合于較硬的路面。一些膝蓋曾經受過傷的跑友們可以考慮下這個系列的跑鞋,其緩震性能在目前的跑鞋中是非常優(yōu)秀的,可以盡可能的減少腳落地后對腳踝、膝蓋的沖擊。當然NIKE Air Max(或Air Max )跑鞋整體的價格也是相對比較高,新款跑鞋的價格都在1000元以上。
New Balance(新百倫)
New Balance跑鞋一直是以性能出色獲得了很多跑步愛好者的認可,雖然其整體價格相對較高,但其依舊有非常多分粉絲。在NIKE開始大玩時尚配色和視覺的年代,New Balance也自然不甘于落后,近幾年中也將自己的跑鞋設計得非常潮流化,其在分類方面也非常齊全,不過相對于阿迪達斯和NIKE近年來通過巨星策略走輕量化路線,New Balance的側重點更多在于支撐性與緩沖型。
以下是New Balance跑鞋的主要分類:
適合內翻腳或正常腳腳型的跑鞋(支撐型)
圖:New Balance MR1225(點擊圖片查看MR1225價格詳情)
New Balance跑鞋的支撐型鞋型相對更多,包括MR1225、MR1226、MR740和MR769都屬于這個類別。
適合外翻腳或正常腳腳型的跑鞋(緩沖型)
圖:New Balance MR759(點擊圖片查看MR759價格詳情)
MR759屬于New Balance的緩沖型跑鞋,能夠減少膝蓋和足部的損傷,適合外翻腳型的跑步愛好者。
美津濃(Mizuno)和艾斯克斯(Asics)
美津濃(Mizuno)
一家歷史悠久的日本體育用品廠商,至今已經有超過100年的歷史。美津濃的跑鞋也強調與支撐性和緩沖性,近年來也注重跑鞋的時尚化設計,其產品分類非常豐富、細致,其專門針對外翻腳和內翻腳兩種腳型的消費者推出了對應的跑鞋。美津濃的獨門秘笈是其“Wave”減震系統(tǒng),其獲得了國際上很多知名的獎項。
相對而言,美津濃跑鞋的分類則是非常的詳細,以下是美津濃跑鞋的主要系列:
圖:Wave Creation 14(點擊圖片查看Wave Creation 14價格詳情)
適合外翻腳腳型的跑鞋(緩沖型):
每月跑步距離為100KM:Wave PRophecy2和Wave Creation 14
每月跑步距離為50KM:Wave EVO和Wave Rider 16
每月跑步距離為25KM:Wave Endeavor 2
每月跑步距離為100KM以上:Wave Precision 13
馬拉松愛好者:Wave Amulet 3
休閑跑步:Wave Vitality 2和Crusader 7
圖:Wave Inspire 9(點擊圖片查看Wave Inspire 9價格詳情)
適合內翻腳或正常腳腳型的跑鞋(支撐型):
每月跑步距離為100KM:Wave Nirvana
每月跑步距離為50KM:Wave Inspire 9(包括大阪馬拉松限量版跑鞋)
每月跑步距離為25KM:Wave Nexus 7
每月跑步距離為100KM以上:Wave Mercury Wide和Wave Elxir 8
馬拉松愛好者:Wave Spacer AR3
圖:Wave Ascend 7(點擊圖片查看Wave Ascend 7價格詳情)
越野跑步鞋:
每月跑步距離為100KM:Wave Tarawera
每月跑步距離為25KM:Wave Ascend 7
比賽鞋:Wave Idaten GR 2
可以看到美津濃跑鞋的分類是極為詳細的,針對外翻腳、內翻腳兩種腳型,以及每個月運動量大小的區(qū)別進行了詳細的分類,此外其還有專用的越野跑步鞋。美津濃跑鞋的核心減震技術叫做“Wave”,其來自于這個減震片的形狀,這項技術也同樣應用在美津濃的羽毛球鞋、乒乓球鞋、網球鞋、排球鞋以及足球鞋上,該技術也是獲得了很多專業(yè)人士的好評。
艾斯克斯(Asics)
圖:Asics
同樣是來自于日本,有時也會被翻譯為“亞瑟士”,其在跑鞋領域擁有比其同胞更好的聲譽,艾斯克斯的跑鞋同樣偏向于專業(yè)化,除了擁有出色的性能之外,其跑鞋的種類也非常齊全,并且在近幾年中加強了跑鞋外觀設計,更傾向于潮流化。相對于其他國際品牌而言,由于這兩個品牌都是來自于日本,因此其鞋楦非常適合亞洲人的腳型,亞洲人的腳大多數偏寬(即很多人說的“屠龍腳”),而歐美大多數人的腳型是偏瘦,因此在鞋楦方面美津濃和艾斯克斯的鞋型比阿迪達斯、NIKE、PUMA等品牌相對更寬,穿著上可能會感到更加舒適。
此外這兩個品牌的跑鞋相對于阿迪達斯、NIKE以及New Balance相對擁有更高的性價比,所以我們相對也更加推薦大家購買這兩個品牌的跑鞋產品。不過可惜的是這兩家廠商的專賣店數量并不多,并且很多優(yōu)秀的跑鞋并不在國內上市,如艾斯克斯不少高端跑鞋必須要通過海外購的形式才能買到,這樣非常不劃算。
圖:鬼冢虎
小貼士:大家也應該聽說過“鬼?;ⅰ边@個品牌,其隸屬于艾斯克斯,目前這個品牌開始轉型專供潮牌市場,推出的鞋子多以休閑鞋為主,并不適合于跑步鍛煉。
艾斯科斯跑鞋的分類:
外翻腳腳型的跑鞋(緩沖型):
圖:Kayano系列(點擊圖片查看Kayano系列價格詳情)
Kayano系列和GT系列,其中GT系列偏向于輕量化,但與阿迪達斯清風以及NIKE Free系列跑鞋相比其還是相對較“重”一些。
適合內翻腳腳型的跑鞋(支撐型):
圖:Nimbus系列(點擊圖片查看Nimbus系列價格詳情)
Nimbus系列——這里再次提到的是,艾斯科斯很多優(yōu)秀的高端跑鞋都在國內無法通過正常渠道購買到,因此多數情況需要海外代購。
Saucony和Brooks
Saucony(索康尼)
圖:Saucony
在各大論壇上被譽為“四大跑鞋品牌”之一,并且在美國享有“運動鞋中的勞斯萊斯”美譽,具有100多年的歷史,其最大特點就是可以適應每一個人不同的腳型和步態(tài)。索康尼品牌最為知名的就是GRID系統(tǒng)技術,其被公認為全球唯一的能夠同時提供緩震和穩(wěn)定功能的中底技術系統(tǒng),可以提高運動鞋的穩(wěn)定與緩震性能。
Brooks
圖:Brooks
同是四大跑鞋品牌之一。其公司總部位于美國西雅圖,致力于專業(yè)運動鞋的研發(fā),是運動品牌中率先使用運動鞋必備之EVA中底材質的專業(yè)品牌。其核心技術為Hydro-Flow:專利水流設計。其如同水壓式沖撞吸收體,依照跑者個別的重量與步伐而作用,提供出色的減震效果。
PUMA、UMBRO等
PUMA、UMBRO、LOTTO等來自于歐洲的國際知名運動品牌有自己的跑鞋系列。
圖:PUMA
其中PUMA大家應該聽說的更多一些,其在設計、時尚方面的造詣近年來已經完全不輸給NIKE,并且PUMA跑鞋也有不錯的性能。不過整體而言其在國內銷售的產品也并不多,更多優(yōu)秀的跑鞋都只在國外銷售,這是非??上У摹?div style="height:15px;">
總體而言,不論是阿迪達斯、NIKE這樣綜合型的運動巨頭,還是New Balance這樣的跑鞋專業(yè)戶,以及像美津濃與艾斯克斯這樣的日系品牌都是大家不錯的選擇,它們的跑鞋價格從200元到2000元不等,分類都非常詳細,因此相對我們更加建議大家在這五個品牌中進行選擇。畢竟這些品牌入門跑鞋價格并不昂貴,若有商家打折,其價格可能比國內品牌跑鞋更便宜,但與服裝不一樣,鞋子的科技含量、制作工藝會更高,因此也需要廠商商需要更多的制造經驗與技術積累,這也是國內品牌與國外品牌性能差異的主要因素。不過如果大家去運動商店柜臺,會發(fā)現國內品牌的跑鞋實際上價格也并不便宜,與國外品牌相差不大,這樣從性價比等綜合因素方面來考慮,選購阿迪達斯、NIKE、New Balance、美津濃和艾斯克斯等主流品牌更加合適。
綜合上面這些要素,大家根據自己的鍛煉目的、腳型、喜愛的品牌,再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情況制定的預算,就可以非常合理的選購最適合自己的跑鞋了,這三個步驟看上去非常復雜(尤其是在判斷腳型方面),但實際測量時則并非如此。此外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如果實在不確定辨別出自己的腳型,或者是內翻及外翻現象并不太明顯,那么也可以考慮購買一雙減震性能較好的跑鞋,雖然其在跑長距離時會感到相對比較疲憊,但是至少可以保證身體不會受到傷害。
在購買跑鞋之后,為了讓其能夠擁有更長的使用壽命,保持更好的性能,其也需要像汽車一樣進行保養(yǎng),當然沒有前者那么復雜,下面我們來看看跑鞋的清潔與保養(yǎng)需要注意的事項,首先是清潔跑鞋的小技巧:
雖然現在最新的跑鞋已經很少會采用人造革的材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PU皮),但部分低端或者是舊款跑鞋依舊會使用人造革,其特點是輕巧、耐用、清潔方便,但缺點是不透氣、舒適度一般。人造皮面的清潔比較簡單,只要用濕布清潔皮面后立刻用干布擦拭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長期用擦皮鞋的保養(yǎng)油來擦拭鞋面,這樣會導致鞋面皮質出現小裂紋,也不要放在太陽下面暴曬。
采用這種材質的跑鞋種類同樣也不多,但也有。這種材質的鞋面清潔也比較簡單,只需要一只干凈且干燥的小牙刷在皮面上向一個方向刷即可,為保證鞋的壽命,建議大家在平時穿著時盡量避免與水和油質的東西接觸鞋面。
目前絕大多數跑鞋采用的都是這種材料,其清潔方法是可以用小牙刷沾加有清潔劑的水清潔鞋面較臟的地方,然后再用小牙刷沾清水清潔,最后用干布擦拭即可。提醒大家的是不要用刷子和水直接去刷鞋面,盡量避免用鞋油保養(yǎng)鞋面,這些都會減少鞋子本身的壽命。
如果非常在意保養(yǎng)跑鞋,其做法相對比較復雜——首先應該盡可能的保證鞋子內部的干燥,大家可以找一些紙作為填充物塞到鞋子內部,將鞋身的皮面撐至舒展平滑,但不要塞過多的紙,接下來找一小包的防腐劑放在鞋口處,用專用鞋膜將鞋身包裹后用吹風機在離鞋身5-10厘米處將鞋膜和鞋身吹至光滑緊貼為最佳。
提醒大家一定要將鞋膜和鞋身內的空氣的空氣全部吹走,以保證鞋的密封性。最后將鞋子放在通風且干燥的地方,注意要避免強光照射。當然如果不愿意做這么麻煩的步驟,那么盡可能將跑鞋放在干燥、避免暴曬和高溫的環(huán)境中就可以了。
當跑鞋穿臟時,可用清水蘸點洗滌劑輕輕刷洗,再用清水沖凈,放置通風陰涼出風干,避免陽光直射和曝曬。切忌使用暖氣或明火烘干,以免造成老化、開膠、褪色和嚴重變形。而過量的太陽直射,及吹風機的熱氣等不當的護理方法都有會減少鞋子的使用壽命。洗刷時不能長時間浸泡,一般浸泡時間不得超過20分鐘。
如果長時間存放跑鞋,應先將鞋刷洗干凈,干后放置陰涼通風處存放,好讓鞋子有充分的時間吹干,以免發(fā)生霉變。真皮鞋最好將鞋內用紙團或鞋托撐起,以免嚴重變形。將鞋頭朝下鞋底朝墻,在常溫下通風處晾干,這樣能防止水浸入中底發(fā)泡材料(因為發(fā)泡材料不易干,所以建議不要將濕鞋子平放。)在穿著或刷洗跑鞋的過程中不要使用過硬的毛刷或用力過猛,更不能用指甲或利器摳這些印刷LOGO或圖案的邊角部位。
每天堅持訓練的跑步愛好者或經常運動的愛好者,最好準備兩雙以上運動鞋,以便替換,這樣也可以增加跑鞋的壽命。另外跑鞋上的尼龍網眼布及人造鞣皮相對容易保養(yǎng),可用水手洗,但是最好不要用洗衣機洗或用水浸泡。清洗的時候可以將鞋和鞋帶分開用中性肥皂或洗衣粉水洗。洗鞋時取出鞋墊、用軟毛刷輕輕刷洗,最后再沖洗干凈。
1. 長跑時需要準備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本文已經詳細提到了);
2. 跑步前需要做充分的熱身,防止受傷;
3. 跑步的強度與速度要循序漸進,不可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也不要過度追求速度;
4. 長跑的最好時段是在下午4點到5點,當然晚上跑步也是可以的,而清晨跑步空氣反而會渾濁;
5. 空氣污染嚴重時不要進行室外跑步,PM2.5數據在100以上就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跑步反而會傷害肺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