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年,北魏的軍閥權臣高氏與宇文氏各自擁立皇帝,造成北朝的大國北魏分裂,分別為東魏、西魏。當時西魏的掌權者為宇文泰,與獨孤信、楊忠都是同鄉(xiāng)——同鄉(xiāng)關系鐵,獨孤信就帶著楊忠投了西魏。再后來,楊忠因功升為車騎大將軍,獲西魏丞相宇文泰重用,因為鮮卑化政策,楊忠便被西魏的鮮卑皇帝賜姓普六茹。
后來楊忠立功越來越多,官也做得越來越大。楊氏家族后來的成功可以說和楊忠的升遷有很大關系。
宇文泰曾經在西魏軍政體系中設立8大柱國和12大將軍,為執(zhí)掌軍權的要職,囊括了當時西魏的重要軍政人物。
比如宇文泰為8大柱國之首,其他還有李虎(未來的唐高祖李淵的祖父、唐太宗李世民的曾祖父)、李弼(未來的瓦崗寨義軍的首領李密的祖父)、獨孤信,都擔任大柱國,是國家政權中最頂層的掌握軍權的人物。
楊忠則被封為12大將軍之一。
后人讀《隋唐史》,曾戲稱隋唐歷史就是這些大柱國和大將軍們的家族史,實在是一點都不錯。
后來宇文氏取代了西魏,建立北周,楊忠作為名將,又被封為大將軍、大都督、陳留君,擔任開國十二大將軍,封隨國公。注意此處是“隨”而非“隋”。
公元541年,楊忠34歲時,楊堅出生。楊忠之前另有一個兒子楊嵩,但早卒,所以楊堅成為長子。
娶妻獨孤氏
公元558年,發(fā)生了一件對于楊堅來說非常重要的事情。未來隋朝的皇后、被認為是史上最幸福的女人之一、十四歲的獨孤伽羅嫁給了楊堅。
獨孤伽羅的父親就是楊忠的老上級獨孤信。
獨孤信也是一個傳奇,出身鮮卑族,年輕時就是聞名的高富帥,年長后便成為西魏名將、八大柱國之一、當朝的名臣,才干和聲望據(jù)說連宇文泰都暗地忌憚。獨孤信子女眾多,共有八個兒子七個女兒,其中幾個女兒都嫁給了朝中重要人物。
其中長女嫁給宇文泰的庶長子、后來的北周明帝宇文毓。四女嫁給唐國公李昞,其所生的幺子就是李淵。要知道,未來李淵家族在隋朝如魚得水,正是因為其與隋煬帝楊廣是表兄弟的關系。
獨孤信最小的七女就是獨孤伽羅。獨孤伽羅雖然是女孩,但性格堅毅有豪氣,非常受父親喜愛。
當時作為楊忠嫡子的楊堅也是相貌奇?zhèn)?,氣度不凡,獨孤信與楊忠多年的交情,便決定將獨孤伽羅嫁給了楊堅。這也確是一樁門當戶對的貴族聯(lián)姻。
后來的楊堅諸子都是獨孤伽羅所生。
公元556年,一手締造西魏的宇文泰去世,遺命其侄子宇文護輔政。而后者正是害死三個皇帝、被評為史上最牛掰權臣的狂人。
公元557年,在宇文護的主導下,宇文氏取代了西魏,建立北周。第一代北周皇帝為宇文泰的三子宇文覺,但真正把持朝廷的仍然是宇文護。
獨孤信一直忠于西魏,故對奪權的宇文護非常不滿。
公元558年,就在楊堅與獨孤伽羅大婚后不久,獨孤信密謀打算除掉宇文護,不料事泄,獨孤信被迫飲鴆自殺,獨孤家族也受牽連,妻兒子女多被流放。獨孤伽羅因為嫁入楊家,所幸未受到沖擊。據(jù)說獨孤伽羅聽說父親遇害,恨得咬牙切齒,恨自己不是男孩,發(fā)誓一定要報仇血恨。
在宇文護的壓力下,楊堅和獨孤伽羅的命運如何?請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