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痰體
乃機體易于出現(xiàn)感覺異常的狀態(tài)。
體質(zhì)特征:體形肥胖的人;皮膚滋潤或油膩的人;主訴較多而且怪異的人;易于精神緊張的人;眼神飄忽不定的人;情感豐富而變化起伏大的人;平時易于驚恐或易于出現(xiàn)恐懼感的人;容易出現(xiàn)白大衣高血壓的人;容易出現(xiàn)恐高、暈車的人;易于惡心嘔吐的人;常常覺得咽喉有粘痰感、異物感的人;易于頭暈頭痛的人;易于失眠多夢的人;容易心悸的人;常常出現(xiàn)肢體麻木疼痛的人;舌苔偏厚或干膩,或舌苔滑而粘膩或有齒痕舌的人。
調(diào)體藥物舉例
半夏
功效:止嘔、化痰、利咽、止痛、定悸、安眠。
主治嘔而不渴者,兼治咽痛、失音,咽喉異物感、咳喘、心下悸等。
所謂的嘔有惡心、干嘔、喜嘔、胃反之分,均為半夏所主治,但患者大多不渴。所謂的不渴,即口腔無明顯的干燥感,更沒有明顯的口渴感,甚至經(jīng)常會泛吐清稀的唾液或胃內(nèi)水液,其舌面也可見濕潤、粘膩的舌苔。與此相反,如果患者有較為嚴重的口渴感,或者舌面干燥無津,此時雖然有嘔吐出現(xiàn),也不宜使用半夏。嘔,不僅是一個即時性的癥狀,而應當將之看作是一種體質(zhì)狀態(tài)。
半夏體質(zhì):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比較好,眼睛大而明亮且有光彩;膚色則一般滋潤或油膩,或黃暗或有浮腫貌,但卻缺乏正常的光澤。形體中等但肥胖者居多----所謂的肥人多即指此而言,其主訴常較多而怪異,比如空間感的缺失,眼前常會出現(xiàn)恐怖的場面以及患者會覺得身體中藏有怪物、咽喉中有肉、胃中有米粒等等;情緒化傾向較為顯著而表情極為豐富,多疑多慮,經(jīng)常對醫(yī)者反復詢問,同時易于精神緊張,如易有白大衣高血壓等;往往眼神飄忽不定,情感豐富而變化起伏又較大,平時容易大驚小怪、容易出現(xiàn)莫明其妙的恐懼感以及恐高和暈車等;還易于出現(xiàn)咽異感、咽中的粘痰感,在刷牙時或看到穢物時或精神壓抑時均易于出現(xiàn)惡心感等;易于頭痛頭暈、失眠多夢,尤其是多有惡夢;容易出現(xiàn)心悸或肢體的麻木疼痛等;其脈象大多正?;蚧?,舌象多數(shù)正常,或舌苔偏厚,或干膩或舌苔滑而粘膩,其較典型的舌象表現(xiàn)為可見到舌的兩邊有兩條由細小的唾液泡沫堆積而成的白線,或有齒痕舌---此即所謂的半夏舌。
半夏的主治有以下兩個特征:
第一:異樣的反常的感覺
半夏是治嘔的圣藥,張仲景治療嘔吐必用半夏,而惡心和嘔吐的本身就是一種異常的主觀感覺和異常的反射,半夏厚樸湯主治咽中如有炙臠,如有如有,好像是有其實沒有什么炙臠的存在而純粹是患者的一種感覺異常,那么我們完全可以將麻木感、冷感、熱感、堵塞感、重壓感、痛感、癢感、悸動感、失去平衡感、恐怖感、音響感等等都可以看作是半夏證;此外,由感覺異常所導致的異常的反射和行為,如惡心嘔吐、食欲異常、性欲異常、語言異常、睡眠異常、情感異常等,都可以看作是半夏證的延伸。
第二:咽喉部不適感的延伸
我們看半夏證多集中于咽喉部位,比如惡心嘔吐、咽痛、失音以及咽中如有炙臠等,均是反映于咽喉部位的癥狀,這些癥狀表現(xiàn)每每在精神緊張、抑郁、焦慮、恐懼時易于發(fā)作和出現(xiàn);此外,咳嗽、氣喘也往往表現(xiàn)為咽喉的不適。
半夏類方:小半夏湯、半夏厚樸湯、溫膽湯、半夏瀉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