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拔刀
【處方】 冬瓜(研取汁)3合,小麥面4兩,地黃汁3合。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血壅消渴,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 上藥一處搜和如常面,切為撥刀。先將(鹿章)肉4兩細切,用五味調(diào)和煮汁熟,卻濾去肉取汁,下?lián)艿睹嬷罅钍欤痪卸嗌?,任意食之?/span>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九○
冬茯蘇貝湯
【處方】 蘇葉3錢,麥冬2兩,貝母3錢,茯苓5錢。
【功能主治】 口渴之極,快飲涼水,水抑肺氣而不升,忽然瘖啞,不能出聲。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辨證錄》卷十
加味桂枝湯
1.組成:
桂枝12g、白芍12g、生姜6g、大棗15g、炙甘草6g、山藥30g、防風6g、雞血藤30g、炙黃芪30g、白術(shù)9g、油松節(jié)30g
2.主治:
免疫力低下,易感冒者。
3.分析:
·可加入白花蛇舌草15g,不易上火,提高免疫力,白花蛇舌草為甘寒之品,并非苦寒,劑量可適量增大。此方為桂枝湯、玉屏風散、薯蕷丸加專藥組成。油松節(jié)可強勁壯骨,追風除濕,提高免疫力,提高細胞免疫功能,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為民間治療感冒之驗藥。雞血藤養(yǎng)血,亦為民間治療感冒之驗藥。油松節(jié)配山藥補腎,雞血藤合大棗養(yǎng)血。
加味壽胎丸
1.組成:
炒菟絲子30g、桑寄生30g、續(xù)斷30g、炒杜仲20g、黃芩3—9g、白術(shù)9g
2.主治:
補腎,安胎
肥兒散
1.組成:
蜈蚣30g、天龍30g、雞內(nèi)金60g、山藥60g
2.主治:
小兒反復(fù)感冒,消瘦,納差,多汗,伴見頸部多發(fā)淋巴結(jié)腫大(很常見,但是患者不說,大夫不檢,故大多漏診)。
天麻定眩湯
1.組成:
天麻9g 川芎30g 柴胡12g 半夏15g生姜6g 杜仲20 陳皮6g 澤瀉30g 白術(shù)9g 甘草3g
2.主治:
頭痛,眩暈(陰虛陽亢、肝陽上亢除外)
3.分析:
·頭痛去澤瀉加土茯苓60g,治療頭痛的療效與川芎、土茯苓劑量直接相關(guān);頑痰導(dǎo)致的加天南星、礞石;氣虛引起的加仙鶴草60一100g;毒邪偏勝的如三叉神痛加全蟲、蜈蚣、白附子;杜仲走少陰腎,白術(shù)走太陰脾。
冬地三黃湯
【處方】 麥冬24克 黃連3克 葦根汁100毫升(沖)元參12克 黃柏3克 銀花露100毫升(沖)細生地12克 黃芩3克 生甘草9克
【功能主治】 養(yǎng)陰生津,清熱瀉火。主陽明溫病,邪熱傷陰,無汗,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 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以小便得利為度。
【摘錄】 《溫病條辨》卷二
冬地百部飲
【處方】 干地黃4錢,天麥冬3錢,廣百部3錢,生枇杷葉5錢,浙貝3錢,女貞子3錢,旱蓮草3錢,葦根3錢。
【功能主治】 養(yǎng)陰潤肺。主產(chǎn)前身體素弱,宿有潮熱咳嗽,間或咯血;產(chǎn)后潮熱加劇,面熱顴赤,手足心熱,頭暈耳鳴,咳嗽痰少,唇燥舌紅,苔黃口干,脈虛數(shù)。
【用法用量】 水煎,微溫服。
舌上無苔,舌質(zhì)嫩紅,加生谷芽5錢,知母3錢。
【摘錄】 《中醫(yī)婦科治療學》
冬除散
【別名】 冬陰散
【處方】 欒華5兩,莎草根(炒,去毛)3兩,丹砂(研)2兩,消石(研)2兩,石決明2兩,石膏(碎)1兩,白芍藥1兩,夏枯草1兩,黃連(去須)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中焦熱結(jié),目臉赤爛。
【用法用量】 冬陰散(《普濟方》卷四十三)。
【摘錄】 《圣濟總錄》卷五十四
金木水火土的生克與五臟六腑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喜歡中醫(yī)的朋友可以保存一下
金——皮、鼻孔、肺臟、大腸。
木——筋、眼睛、肝、膽。
水——骨、耳朵、腎臟、膀胱。
火——脈、舌頭、心臟、小腸。
土——肉、嘴巴、脾臟、胃
心情差,壓力大,也會引起冠心??!妙用元代名方,治肝郁型冠心病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如何化解肝郁氣滯型冠心病。
我先來給你講一則醫(yī)案吧。
曾經(jīng)有這么一個女患者,年42歲。
她什么毛病呢?總是感覺心前區(qū)悶痛。一疼起來,就有一種上不來氣的感覺,還特別心慌。經(jīng)過醫(yī)院檢查,說是有冠心病。但是,經(jīng)過多種治療,效果一般。沒辦法,她后來就去找中醫(yī)了。
當時,我老師接待了她。我在我老師身邊,盯著我老師看,看人家怎么治病。
我老師一看,脈弦滑,舌苔滑膩偏黃。再仔細瞧瞧患者的表情,發(fā)現(xiàn)一臉的愁苦。于是就問,患者是不是常年心情不好。
這一問不要緊,女患者竟然哭起來。原來,她的丈夫前些年做生意賠了錢,大病一場,家中負債累累。
婆婆對她又不好,說是她慫恿丈夫鋌而走險做生意,這才釀成大禍。一時之間,經(jīng)濟生活上的困窘,家庭成員關(guān)系的緊張,讓她難以忍受。
漸漸地,她就出現(xiàn)了左胸悶痛、心慌的毛病。查出是冠心病以后,更覺得生活無望,于是常常以淚洗面。
我老師又問,除了左胸前悶痛之外,有沒有其他表現(xiàn)?她說,有,就是吃東西吃不下、腹脹。
我老師聽了,就說了,別擔心,問題不嚴重,遠遠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于是給她開了一張配伍:
香附,蒼術(shù),川芎,神曲,梔子,五靈脂、生蒲黃,山楂。
結(jié)果怎么樣?患者用25劑之后,胸悶痛、腹脹等一切不適感消失,身體無礙,恢復(fù)工作。
我在旁邊看著,心里非常感慨——冠心病,中醫(yī)調(diào)理起來怎么這么簡單?
面對我的問題,我老師朝我笑了笑:“他這種冠心病,是郁證,肝郁,辨證準確,就找對方法了”。
看到這里,可能大家有些懵,什么是郁證???它其實是人體氣機郁滯所帶來的一些列癥候的總稱,主要與情志內(nèi)傷和臟氣素弱有關(guān)。
我們?nèi)梭w里的氣,是必須時時刻刻升降出入的。它必須是運動的。
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氣機不暢,肝氣郁結(jié),很容易形成氣郁,一旦到了這個地步,那就壞了,會形成一系列的問題。
氣郁,首先帶來了血郁。氣為血之帥。氣郁了,血肯定就郁了。氣能推動津液的輸布。所以氣郁之后,津液就郁滯了,形成了濕,即濕郁。
氣郁影響了脾胃的運化,于是形成食物的積滯,導(dǎo)致食郁,即胃口不開,食欲降低,腹脹。氣郁化火,于是就形成了火郁?;鹩?、食郁、血郁、氣郁、濕郁都會成痰,于是就有了痰郁。
你看看,一身上下,都郁住了!
當然,上面我說的六種郁,在每個人身上的體現(xiàn)不同。你看上面這個女患者,就是氣郁之后,導(dǎo)致中焦脾胃氣滯,導(dǎo)致食欲降低、少食則脹。
氣機郁滯影響心氣心血的運行,所以就心前區(qū)悶痛。苔膩了,這就是有濕郁了。苔偏黃,這就是有火郁了。
既然有郁了,怎么辦?咱們就解郁吧。我老師用的,其實是金元時期著名醫(yī)學家朱丹溪的古方越鞠丸加減。
原方就是蒼術(shù)、香附、川芎、神曲、梔子,做丸劑,也可水煎服。
其中,香附行氣解氣郁,川芎行血解血瘀,梔子清火解火郁,神曲消食解食郁,蒼術(shù)除濕解濕郁。五郁一解,痰濁無以化生,所以痰郁自消。
剩下的五靈脂、生蒲黃疏通血脈、散瘀止痛,山楂活血化瘀化痰。諸藥合用,諸癥自消,這就是基本的用藥思路。
說到這里,我希望大家能把上面這些道理、配伍牢記在心。這是中醫(yī)解郁的名招、慣招。
朱丹溪說了:“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故人身諸病多生于郁”。可見,郁,是萬病之源。
我們?nèi)绻芑膺@個郁,對養(yǎng)生該是多有幫助啊。
當你心情長期郁悶,導(dǎo)致胸膈痞悶不適、腹脘脹痛、飲食消化不良的時候,西醫(yī)診斷為胃腸神經(jīng)官能癥、胃腸功能紊亂、精神失調(diào)癥、梅核氣、慢性胃炎等疾病的時候,就可以考慮用這個古方子。
這是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的寶貴遺產(chǎn),不能丟啊。
甲狀腺結(jié)節(jié)人群一定要知道的4個常用方,臨床驗證有效90%以上!
肝郁痰凝
癥狀:局部有腫塊,情志抑郁,精神很差,食欲不振,或胸悶、頭暈,苔薄白,脈弦滑。此時需要舒肝解郁,消癭破氣。
疏肝解郁消癭湯:
柴胡、郁金、香附、木香、佛手、陳皮、鱉甲、浙貝母,黃藥子、醋三棱、莪術(shù)、漏蘆,海浮石,大黃、甘草,牡蠣、夏枯草,水煎服。
肝火旺盛
眼睛充血,容易發(fā)怒,頭疼,脅下疼,耳鳴,眼干,視物模糊,口苦,脈弦數(shù)。此時需要清肝瀉火,消癭散結(jié)。
清肝散結(jié)湯
黃柏、黃芩、黃藥子、地龍,鉤藤、夏枯草、生地、生牡蠣,石膏、連翹,黃連,膽草、昆布、海藻、浙貝母、玄參,梔子、郁金,水煎服。
陰虛火旺
失眠、健忘、心慌、氣短、腰酸腿軟、頭暈、耳鳴、口干、潮熱、盜汗,應(yīng)該滋陰降火,軟堅散結(jié)。
滋陰軟堅湯:
知母、黃柏、山藥、茯苓、元參、黃藥子、蚤休、浙貝母,丹皮、黃精、王不留行,桑葚、夏枯草、牡蠣,白芍、生地,穿山甲,甘草,水煎服。
氣陰兩虛
全身乏力、心慌氣短、失眠懶言、面色無華、大便干或者便溏、口干喜飲、潮熱、盜汗自汗、五心潮熱、身體消瘦、干咳、舌紅少苔、脈細。
益氣散結(jié)湯
黃芪、生地、酸棗仁,白術(shù)、元參、川芎、鱉甲、黃藥子、龜板、黃藥子,白芍、當歸、麥冬、浙貝母,丹參、生牡蠣,甘草,水煎服。
提醒:中醫(yī)講究一人一方,辨證論治,說下你的情況,我?guī)湍慵訙p用量。
冬蟲夏草酒2
【處方】 冬蟲夏草60克 白酒240克
【制法】 冬蟲夏草浸酒內(nèi)七晝夜備用。
【功能主治】 補氣血,生發(fā)。主圓形脫發(fā),脂溢性脫發(fā),神經(jīng)性脫發(fā),小兒頭發(fā)生長遲緩。
【用法用量】 用牙刷沾酒外戳1~3分鐘,早晚各一次。
【摘錄】 《趙炳南臨床經(jīng)驗集》
冬蟲夏草酒1
【炮制】 將冬蟲夏草搗碎,裝入干凈的瓶子中;倒入白酒,加蓋密封,置陰涼干燥處;7日后開啟,過濾去渣,即可飲用。
【功能主治】 補肺益腎,增強氣力,止咳化痰,平喘。主治虛勞羸瘦,病后體弱,神疲乏力,自汗盜汗,飲食減少,陽痿遺精,腰膝酸軟,失眠,痰飲喘嗽等癥。
【用法用量】 每次10~20ml,每日3次,空腹服用。
【摘錄】 《民間驗方》
冬蟲草燉胎盤
【處方】 冬蟲夏草10~15克 鮮胎盤1個
【制法】 將冬蟲夏草與胎盤加水置瓦盅中,隔水燉熟。
【功能主治】 補氣益血。適用于陽痿、遺精、盜汗、肺結(jié)核、貧血、老年慢性氣管炎。
【用法用量】 吃胎盤喝湯。每周1次,一般1~2次可見效。
【摘錄】 《飲食療法》
耳聾3年,純中藥1個月,聽力基本恢復(fù),總花費不到500!
今天早上,接到一個陌生的電話:
我是半年前在高鐵上遇到你的那個耳聾病人,真的太感謝你了,耳聾3年,純中藥1個月,聽力基本恢復(fù),總花費不到500,并且到現(xiàn)在也沒有復(fù)發(fā)過。
說實話,在遇到你之前,我覺得中醫(yī)全是騙子。
我之前去過不少大型三甲醫(yī)院,十個里面有十個,都是排隊2小時,看病2分鐘,醫(yī)生全都是象征性地問幾句,就給開藥了,把脈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可有可無。
是你,讓我覺得中醫(yī)里面,還是有那么幾個好中醫(yī)的。
接到他的電話后,我陷入了沉思,為什么中醫(yī)的騙子多?這真的只怨騙子嗎?
這個扯遠了,還是來說一下這個耳聾病人的治療過程吧:
這個病人,頭痛,左側(cè)面部發(fā)麻兩天,易怒,與家人發(fā)生口角,繼而出現(xiàn)雙耳失聰,前后治療了3年,沒一點用,舌紅苔淡黃薄膩,脈弦細。
開方:干地黃,生白芍,夜交藤,女貞子,滁菊花,明天麻,蔓荊子,陳膽星,甘杞子,鉤藤,茯神,磁石,石決明,全蜈蚣,石菖蒲。
為什么這么開方?
耳鳴耳聾,中醫(yī)會從這3方面入手:
1. 扶正為前提,尤重補益肝腎
2. 祛風火、逐痰瘀是關(guān)鍵
3. 通竅開閉清鎮(zhèn)為常法
通過辨證,他的耳聾,屬于屬肝陰不足,木失條達,風陽上越,清竅被蒙,思路是:益肝陰、息風陽,參以達木之品,以清清竅。
二診:聽力恢復(fù)大部分,時有耳鳴轟轟,有上盛下虛之狀,頭左側(cè)作麻,舌淡紅苔薄,脈弦細。
這是在上之陽氣日浮,在下陽氣日乏。仿原意少佐溫藥,以導(dǎo)陽氣,使之下行:
干地黃,生白芍,夜交藤,煨天麻,磁石,石決明,茯神,凈蟬衣,白蒺藜,鉤藤,甘杞子,白僵蠶,石菖蒲,肉桂。
三診:聽力基本恢復(fù),時有耳鳴,以左耳為甚。
處方:北條參,生白芍,夜交藤,煨天麻,石菖蒲,生地,女貞子,甘杞子,磁石,青龍齒,茯神,蟬衣,鉤藤,甘菊,蔓荊子。
繼續(xù)鞏固了1個月,痊愈。
青光眼哪里需要手術(shù)這么麻煩,養(yǎng)養(yǎng)肝,眼睛就好了,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罷了!
我的一個患者,他早在1年前,就被確診為青光眼了。用過很多藥物,效果都很一般,而這一次去醫(yī)院檢查,醫(yī)生建議手術(shù)。
可他一聽就害怕了,畢竟眼睛上來一刀,誰不害怕啊。于是,便找到了中醫(yī)。
刻診,見患者舌苔黃膩,舌質(zhì)紅,尺脈無力,脈象弦數(shù),關(guān)脈尤為明顯。細問得知,患者視力減退,看書看報看電視,都不行了。
兩只眼睛發(fā)脹,前額部脹痛,晚上睡覺特別不好,多夢,而且心中煩亂,頭目不清,渾渾噩噩。再有,就是便秘嚴重。
了解到情況后,我給他擬方。方:磁石、黃柏、密蒙花、谷精草、石決明、當歸。
結(jié)果服藥5劑,全身感覺大好,頭痛沒有發(fā)作,睡眠質(zhì)量提高。患者心里很高興,于是原方再服7劑,這一回,患者目脹、頭暈的現(xiàn)象消失,大便通暢。整個人,有說不出的清爽。
最終,這個方子一共用了30劑,所以癥狀消失,眼壓正常。
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中醫(yī)對青光眼的認識源遠流長。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認識到:'此疾之源,皆因內(nèi)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也,急需早治’。
同時認為眼與臟腑、經(jīng)絡(luò)、氣血等息息相關(guān),不僅要治療患眼,還要調(diào)整有病的機體。
其次,肝,開竅于目,其華在爪。肝開竅于目,是說肝臟的精氣通于眼睛,肝臟的經(jīng)絡(luò)又上連于眼睛,雙眼的視力,要靠肝臟血液的濡養(yǎng)。
《皇帝內(nèi)經(jīng)》上說'肝受血而能視’,古人也有'淚為肝液’的說法,肝臟的功能正常則目光有神,看東西清楚明亮。
因此,人體肝氣正常與否,盛衰如何,常??梢詮娜说难劬ι媳憩F(xiàn)出來。
最后,他的脈象,尺脈無力。尺脈無力 ,就考慮腎虛了。具體說,是腎陰不足。
怎么知道?患者舌紅苔黃,你說這是不是熱象?所以,這是腎陰不足。
肝腎同源。腎陰不足,肝陰就虧虛。肝陰虧虛,肝陽上亢化風,于是肝風內(nèi)擾,就形成了眼睛發(fā)脹、額頭脹痛的現(xiàn)象。
也就是說,患者的雙目脹痛、眼壓升高,是肝陽上亢、肝風上擾,“吹起來”的結(jié)果。肝經(jīng)上的這股火,拼命地想從患者眼睛里頭往外冒,你說他眼睛能不脹痛嗎?
同樣,也是因為肝腎陰虛、肝陽偏亢,患者神魂不安,所以就失眠。陰虛津虧,大腸失濡,所以患者就大便干燥。
這些全都再向我們說明一件事——需要清肝養(yǎng)目了。
1. 滋補腎陰——磁石、黃柏
磁石滋補腎陰,黃柏清肝腎相火,堅陰。
2. 清肝明目——密蒙花、谷精草、石決明、當歸
密蒙花、谷精草,清肝明目。石決明,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當歸補養(yǎng)肝血。
中醫(yī)治病其實一直講究的是,見人治人。不管你有啥病,只要把體內(nèi)的內(nèi)環(huán)境調(diào)到最佳狀態(tài),那么病就會自動消失,這就是中醫(yī)治療的核心。
而患者眼中那個最要緊的病,不過就是中醫(yī)眼中諸多的癥狀之一罷了。關(guān)鍵點,可能并不在患者看重的某個病上。
治病必須'求其本’,而大多數(shù)人的想法就是'維持’,其實這就是在'自欺欺人’,要是維持有好的辦法,那么就可以把病治了。
治病的結(jié)果說白了,也就只有兩個:一個是好了,一個是嚴重了。根本沒有治的不好不壞這個說法,常年的服藥控制,只能越來越重,因為最根本的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啊!
血壓高,記性還差,應(yīng)先養(yǎng)肝!一張方子,養(yǎng)肝降血壓,提高記憶力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說說,血壓高,記性差這個事兒。
記性為什么差?我給你說,諸多原因里,我們要考慮肝的問題。
記性差,先養(yǎng)肝。
何出此言?
就在前幾天晚上,我有幸閱讀中醫(yī)老前輩蒲輔周先生的一則醫(yī)案,頗受啟發(fā)。我給你說說吧。
蒲輔周先生,現(xiàn)代中醫(yī)學家,因為蒲輔周的醫(yī)德醫(yī)道令人信服,故而后世人稱它為國醫(yī)圣手。
一次,蒲輔周接待一個患者。這個人,當時是41歲,女性。
她什么毛病呢?就是經(jīng)常忘事兒,記性特別不好,整天迷迷糊糊,記憶力不集中,腦子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而且,她經(jīng)常頭暈,彎腰俯身就頭暈,而且稍微勞作,就覺得頭部發(fā)熱,血壓也跟著上升。同時,右側(cè)脅下部位常有掣痛之感。
因為患者血壓不穩(wěn),所以之前曾經(jīng)用過大量的藥物以控制?;旧希际且郧甯位?、瀉肝熱的涼性藥為主。
但是,這么治起來,效果不太好,而且隨著患病時日的延長,患者的胃逐漸不好了,胃疼,便溏。
后來,此人找到了蒲輔周老先生。
刻診,見舌紅,無苔,脈沉而細數(shù)。細問得知,患者睡眠不佳。
這時候,蒲輔周先生開了一張方子。
這方子,我先給你寫出來。你看不懂,不要緊,我稍后給你解說。
方見——
茯苓,酸棗仁,石斛,白芍,香附(炒),梔子,石決明,夏枯草,丹皮,荷葉,竹茹。
所有這些,水煎服,每日一劑。一共是開了三劑。
服用的結(jié)果如何?醫(yī)案記載,隨著患者服藥時間的延長,患者諸癥大有好轉(zhuǎn)。這其中,蒲輔周先生對原方稍作加減,但變動不大。
到最后,患者諸證悉平,身上所有不適全部消失。血壓降下來,記憶力和注意力大大提升。
這是醫(yī)案的大致經(jīng)過。我說的,其實也不全面。有一些辨證加減細節(jié),我為了節(jié)省篇幅,沒有細說。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蒲輔周先生的醫(yī)案來閱讀。我認為,這里頭最具有價值的東西,在一診時所開的方子里,都體現(xiàn)出來了。
到底是什么,最有價值呢?
來,我?guī)湍阋粚右粚拥胤治觥?/span>
放下患者記憶力差的問題不說,首先,你仔細看患者的情況,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有意思的事兒:患者血壓高,但用涼藥寒藥治療,卻效果甚微。
一般來說,血壓高,動不動就得頭面發(fā)熱,這讓人一下子想到了肝陽上亢,對不對?很多高血壓患者都有過此類體驗。這個時候,就得用涼藥清肝火、平肝陽,把這股子熱邪按下去。
這么做,沒毛病。但是,放在這個患者身上,為啥不好使?
答案只有一個:患者屬于肝郁生熱。她的熱象,源于肝郁,郁久化熱。
為啥這么說?因為患者此前用涼藥無效。涼藥之所以無效,原因就在于寒涼之品,會進一步郁遏肝氣,使得肝郁加重。你本來清肝熱,想不到卻加重了肝郁,于是肝郁進一步化火,你這涼藥是不是白吃了?
因此,從患者之前服藥的結(jié)果,反過來推斷,我們可以得知,患者屬于肝郁生熱。
而且,患者的其他表現(xiàn),比如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神情恍惚、睡眠不佳,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作是肝郁的表現(xiàn)。
這里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記性差和肝郁之間的關(guān)系。肝,藏魂。肝郁生熱,肝魂不安,自然導(dǎo)致一系列神志問題。肝藏血,屬木。木生火。心屬火。肝郁生熱,肝血失藏,母病及子,直接導(dǎo)致心血失常,血壓高。心血不養(yǎng)心神,當然也會導(dǎo)致記憶力下降啊。
所以,這個患者的健忘、恍惚、血壓高等問題,都有一個病根兒,這就是肝郁生熱。只要疏肝清熱,就能一并解決。
當然,這也意味著,不能再只用涼藥了。否則,患者的問題非但得不到解決,脾胃還會越吃越不好?;颊呶竿?、便溏、脈沉細,這些就在提示我們,脾胃之氣已然受傷了。
好,現(xiàn)在,我們看看蒲輔周先生用的方子——
茯苓,酸棗仁,石斛,白芍,香附(炒),梔子,石決明,夏枯草,丹皮,荷葉,竹茹。
這里頭,雖然也有梔子、石決明、夏枯草、丹皮、地骨皮、竹茹這類的平肝清熱之品,但是卻用香附疏肝解郁,用石斛、白芍和酸棗仁來柔養(yǎng)肝血,用茯苓健脾,以培土榮木,還以荷葉來升發(fā)脾胃清陽之氣。這些,都是在疏肝養(yǎng)肝。肝氣平順,才能讓郁熱得到真正的化散。
我覺得,這才是蒲輔周先生此方的獨到之處。你,看懂了嗎?
由此,我想到了臨床上,很常見的一部分患者。
他們,血壓高、記性奇差、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好,舌紅少苔,但是脾胃不行,吃藥胃疼、便溏,尤其是對去火清熱之品,更是不耐受。
這類人,有不少。怎么辦?
很多醫(yī)家對此束手無策。清肝火平肝陽,患者脾胃受不了。不去理肝,血壓還降不下來。咋辦?我覺得,蒲輔周老前輩的方藥思路,給了我們很大的借鑒。
這就是,以肝郁生熱論治,用疏肝柔肝之法,配合清肝平肝之藥,或許就能得到較好的療效。
當然,這也只是我自己的一些認識。我說的,不一定對,希望你能夠批評。
總而言之,通過蒲輔周前輩的醫(yī)案和驗方,我們可以對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有更深刻的認識,對于一部分高血壓患者的致病因由,有更好的體會。
能做到這些,就算我的文章,也沒有白寫。
至于說文中配伍,我建議非專業(yè)讀者,務(wù)必在中醫(yī)師辨證指導(dǎo)下來借鑒、應(yīng)用,切勿盲目照搬。應(yīng)該說,蒲輔周老師的辨證,是非常精細的。
越是這樣,我們越要謹慎地借鑒。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一副方藥,不可能適合所有人??茖W借鑒、拒絕盲從、合理應(yīng)用,才是正道。
治了大半輩子牙病,從沒讓患者拔過牙,我心里還很自豪,然而看見看見大侄子在市區(qū)的新房后,我猛然發(fā)現(xiàn),中醫(yī)被時代拋棄了
有一次親戚家辦婚禮,我因為給一個病人看診,所以來的晚了些。一去就看見我那挺久沒見的大侄子,在人群中侃侃而談。
他見我來了趕忙過來跟我打了招呼,他還邀請我婚禮結(jié)束后去他市區(qū)的新房子坐坐。
我一時搞不清這小子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打趣道:“喲,幾年不見發(fā)什么財了,市區(qū)那么貴的方子說買就買了。”
他說:“嗨,主要是診所效益好嘛。”
旁邊也有人附和:“還別說,現(xiàn)在這牙醫(yī)是真能掙錢啊,我之前光拔個牙、種個牙就花幾萬。”
還有人跟我說笑:“我看你呀,干脆把你那小攤子關(guān)了,跟著你大侄干吧。”
我這個大侄子之前是一個牙科醫(yī)院的醫(yī)生,后來自己出去單干了,開了個牙科診所,現(xiàn)在是風風光光的,引的眾人側(cè)目。
牙病我也治了不少,像牙痛、牙周炎、牙齒松動、牙齦萎縮等等,從沒讓患者拔過牙。
本來還覺得是一件挺自豪的事情,可如今看來,一切都變了,我們幾千年的中醫(yī)也有讓人看不起的時候。
我心里十分不是滋味,結(jié)束后,我正打算離開,沒想到侄子過來極力邀請我去他新家坐坐,拗不過只好去了。
上了他的車,也沒啥話說,他到起了話頭:“我這車不錯吧?寶馬X7,買了沒多久。”
到了之后,他才說出真正的目的。
他說自己從入秋以來,牙就疼的厲害,是牙齦腫痛、發(fā)紅,口干口苦,心煩不已,怎么也治不好,想讓我?guī)兔纯础?/span>
我頓時有些失笑:“你不就是專業(yè)的牙科大夫嗎,這還要找我?”
他說:“我還年輕,不想拔牙,再說身體部件還得是原裝的好。”
我倒是有些明悟了,那會兒人多,他也不好意思明說,這才費這么大勁把我?guī)н^來。
我見他舌紅苔黃厚,脈弦浮緊。還了解到他還有惡寒怕冷、小便黃的癥狀。
他說自己是體寒,常吃些溫熱性的食物,也吃過溫陽的中藥,非但沒好,反而還更加嚴重。
我說:“你這那是體寒啊?明明是體熱。”
便給他開了方:石膏,梔子,黃芩,細辛,防風,川芎,白芷。
結(jié)果用了3劑,問題就解決了。
其實像這種情況,一般人還真就容易認為是寒癥,但事實并非如此,而是里熱外寒。
他雖然感覺冷,而且也是入秋后發(fā)病,但仔細看會發(fā)現(xiàn)還有熱象。這時候內(nèi)熱,熱在陽明,陽明經(jīng)走牙齒,所以牙痛。
外寒又怎么說呢?脾胃負責生化氣血和營衛(wèi)之氣,脾虛則運化失常,營衛(wèi)之氣自然也就虛弱。
營衛(wèi)失和,衛(wèi)氣不固,所以就不耐寒涼。
如果一旦感寒,則肌表腠理為寒邪郁閉,不得開泄,那么在里的熱邪就少了一條發(fā)散的通道,于是郁閉積聚在體內(nèi),更容易引發(fā)牙痛。
所以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散表風寒,清里火熱。
方中:
防風祛風解表、除濕止痛;細辛散寒解表、通竅止痛;白芷散風除濕,通竅止痛。
再加一味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更能幫助解表效果。
以上是驅(qū)散體表風寒濕邪,然后就是清陽明里熱了。
重用石膏來清瀉陽明經(jīng)火熱;梔子清三焦之熱;黃芩也是用來瀉火解毒、清熱去火的。
這個病用中藥十幾塊就解決了,如果去拔牙、種牙,花多少錢暫且不提,它不可能把這個外寒里熱的根本問題給解決了。
雖然我靠中醫(yī)掙不來房子、車子,但我能治好病。雖然時代變了,人心變了,但我行醫(yī)的初心沒變,這就夠了。
用一句我非常喜歡的話來說,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