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與馬:黃驃馬
——馬年說馬之十六
我楚狂人
除了四大名著,中國的英雄演義中往往出現(xiàn)名馬的形象。在這些名馬的形象中,恐怕對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影響最大的莫過于《隋唐演義》中秦瓊的黃驃馬了。
《隋唐演義》是一部很“野”的演義小說,版本也多,故事情節(jié)差異也很大,人員變化也多。但是各種版本的隋唐故事,唯獨秦瓊與他的黃驃馬的故事基本不變,幾乎成了《隋唐演義》前半部的骨架。
黃驃馬的“驃”字的含義是“黃馬帶白點”。此馬的白點多位于肚子和兩肋處。最主要的是馬頭上有白毛,形狀圓如滿月。所以別名“西涼玉頂干草黃”。黃驃馬即使喂飽了草料,肋條也顯露在外。所以另有別名“透骨龍”。是難得一遇的寶馬良駒?!洞竺饔⒘覀鳌分型跤竦摹巴腹驱垺睉撘彩且黄S驃馬。
在《隋唐演義》中,秦瓊騎的黃驃馬得自王伯當,從此與單雄信綠林集團拉上了關系;后來病倒山西,被迫賣馬,與單雄信成生死之交。這樣就直接促成了后來賈柳店聚義,也就形成了瓦崗寨的基本隊伍。因此,秦瓊賣馬就成了全書的大關節(jié)。
秦瓊“鬧花燈”靠著黃驃馬逃脫,九戰(zhàn)魏文通是靠著黃驃馬脫險,揚威北平府是靠著黃驃馬助力,戰(zhàn)楊林是靠著黃驃馬逃生。甚至在生死存亡的四平山大戰(zhàn),黃驃馬也救了秦瓊性命。
但是,當更好的寶馬呼雷豹出現(xiàn)時,作者殘酷地讓黃驃馬跌死在山澗里,最后一次救了秦瓊的性命。從此以后,秦瓊騎上了呼雷豹。但是,馬的形象卻再也不那么鮮明了。
惜哉,黃驃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