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屆高三語文模擬訓練精選20題
【寫作訓練一】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的希望,促使人不斷追求、讓生活變得圓滿幸福的動力和感情。
每個人的心里都潛藏著巨大的正能量,正確使用這種能量,足以成就豐功偉業(yè)。相反,如果正能量不足,就會產生巨大的負能量,足以讓你一事無成。每個人都應積極積蓄正能量,疏導負能量。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
要寫好這篇文章,關鍵要整體把握材料,明確主旨,選好角度。題目提供的材料由4句話組成,每句話中都有“正能量”,所以,寫作的“落腳點”應該放在“正能量”上,同時兼顧“負能量”。圍繞正能量,可以做如下思考:擁有正能量的人,能樂觀生活。他們相信人生路上的坎坷也是一種風景,值得留戀和珍惜。擁有正能量的人,人生目標明確,能堅定信念,為之不懈努力。心靈疲倦時,他們知道如何調整,讓心靈重獲能量。擁有正能量的人,擁有大智慧,他們分得清黑白曲直,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跑偏,也不會隨波逐流。他們不會扭曲事物的本質,不會夸大事情的陰暗面。他們明白人人都有弱點,也知道如何去克服人性的弱點和發(fā)揮人性的優(yōu)點。寫作時,要密切聯系社會實際和生活實際,充分表達真知灼見。同時,發(fā)表議論時,看問題要辯證,要客觀公正,多層次挖掘,寫出深度和廣度來。
立意角度:
1.自我成長需要正能量。
可以從自我角度落筆,寫一篇記敘文,講述自己在正能量的支配下奮發(fā)努力的故事,或如何在前進路上將負能量轉化為正能量。也可以寫議論文,闡述正能量對自己的促進作用,負能量對自己的反作用。
2.社會進步需要正能量。
可以從社會角度落筆,重點闡明社會發(fā)展需要正能量,一個良性的社會需要開掘正能量,減少負能量。
3.人生發(fā)展需要正能量。
在一個人的生命長河中,要積極尋找和積蓄正能量,唯有如此,才能鼓舞自己、發(fā)揮潛能,不斷朝著人生目標奮進。同時,要自覺抵制負能量,不斷校正人生航向。
4.漫談正能量和負能量的不同作用。
闡明什么是正能量和負能量,兩者有何不同作用;如何培養(yǎng)正能量,有效發(fā)揮正能量的作用;如何克服負能量,變負能量為正能量,塑造美好心靈,促進民族進步,推動歷史發(fā)展。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①龍應臺在《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中說,在一個法治走上軌道的社會里,人是有權利生氣的——你今天不生氣,不站出來說話,明天你——還有我、還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為沉默的犧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種、有良心,現在就去告訴你的公仆立法委員、告訴衛(wèi)生署、告訴環(huán)保局:你受夠了,你很生氣!
②2012年網絡經典語句:生氣是拿別人做錯的事來懲罰自己。
以上兩段話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自定文體。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
材料從正反兩方面闡釋了“生氣”的含義:中國人,應該生氣;中國人,不要隨便生氣;中國人,該生氣時就生氣。據此,可確定如下立意:
一、中國人,要敢于生氣,要敢于反抗。如面對釣魚島事件、“表叔”事件、“小悅悅”事件、黑心食品等,中國人要敢于生氣,敢于反抗。
二、中國人,不要隨便生氣。即在個人情緒控制方面,不要為了一點兒小事就生氣,否則既影響自己與他人和睦相處也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
三、中國人,該生氣時要生氣。面對社會上不公平不合理的現象,要敢于生氣;遭到列強侵犯時,要敢于反抗。不過,面對個人生活上的小事,要顧全大局,要學會寬容,學會與他人相處。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該生氣時就生氣。
【寫作訓練三】
作家王安憶在復旦大學研究生院畢業(yè)典禮上致辭:“我希望你們不要過于追求效率,效率總是以目的論的,事實上,我們都是處在過程中,這是生活的本質。我勸你們不要急于加入競爭,它將你們納入主流價值體系,這會影響你們的價值觀念。我希望你們有足夠的自信與主流體系保持理性的距離,在相對的孤立中完善自己。”
概括來看,王安憶對生活的哲學性思考,分別是“無用之用”“過程之美”“競爭之失”。王安憶的這三個囑咐和生活中主流社會價值有差異,遂引發(fā)大家爭執(zhí)和討論。有人認為,從一個生活在社會中的人來說,不競爭是不現實的,如果不參與競爭,便無法在社會立足。
讀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請選準角度,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襲。
【寫作提示】
思索角度一:有關“有用”和“無用”
從眼前看,“無用”的東西似乎不會讓人得到什么,沒有利益,沒有功名。但從長遠的目光來看,卻是“有用”的?!熬┏堑谝幻摇蓖跏老?,生于名門世家,卻沉迷于各種雕蟲小技,如放鴿、養(yǎng)蛐、馭鷹、烹飪,而且玩出了文化,玩出了趣味。荷蘭王子專程向他頒發(fā)2003年“克勞斯親王獎最高榮譽獎”的理由是:如果沒有他,一部分中國文化還會被埋沒很長一段時間。
我們不否定追求世俗的“有用”,但也提倡更接近心靈的“無用”。生命本身就有價值。
思索角度二:有關過程的美好
約翰·列農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就不算是浪費時間。”
張潔在《我的四季》一文中,把生命比作四季,把對理想的追求比作“耕種”。當她最終收獲了“干癟的谷?!?,卻并不過于悲傷痛苦。她說:“我已經愛過,恨過,歡笑過,哭泣過,體味過,徹悟過……細細想來,便知晴日多于陰雨,收獲多于勞作。只要我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人們將無權恥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來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p>
人追求事業(yè)的成功,追求理想的實現,并沒有錯。但在追求的過程中,要享受過程的美好。奮力向前,不能忽略了路上的風景。享受追求的過程,甜酸苦辣都是人生滋味,都值得品味。
思索角度三:有關競爭
可以從兩方面議。競爭是必須的,要適應競爭的社會,要煉就鋼筋鐵骨,要經得起磨煉,掌握生存技能,立于不敗之地。另一方面,也不能因為競爭激烈,而變成競爭機器,放棄自己的愛好,忽略生活的趣味,忘記心靈的滋養(yǎng)。要在相對的孤立中完善自己和自己的價值觀。
可以從下列角度立意:
1.闡述“有用”和“無用”的內涵,強調“無用”之美,強調心靈的充實美好、生活的豐富趣味,批評社會上人們盲目追求利益的世俗行為。
2.立論主張享受“過程之美”。強調體會人生各個階段的滋味,體味生活中的甜酸苦辣,領悟生活哲理,過有意義的人生。抨擊“急功近利”的追求。
3.辯證論述“競爭”和“淡泊”。可立論肯定“競爭”的必要,“競爭”的積極意義,兼論不可以因為競爭而放棄人生過程的享受。也可立論強調“淡泊”的重要,兼談不能在“競爭”中迷失自我。
【寫作訓練四】
如今的社會,在講究大場面、大手筆、大文章、“肥皂劇”的同時,人們又使用著與之反差很大的“微博”、“微信”、微“視頻”?,F在,又有了“微感動”一詞。什么叫“微感動”?即在不經意間,被一些細小的事感動。請看下面的例子:
某市的公交車站,每到晚上10時10分左右,駕駛員就會有意放慢車速。原來,附近有個盲人按摩會所,正是盲人下班時間,為了不遺漏一個盲人乘客,這一路車的所有駕駛員都控制車輛進站時間。這幾分鐘的默契,讓人感動。
某位同學在微博上寫道:剛剛走過爸媽房間,這么晚了,他倆還在聊天歡笑。一起生活了30年還能夠一如最初,是不是只要找對了人,就算在平凡的生活里也能覺得這樣甜蜜?
北京遭遇了61年來最大暴雨,眾多市民被困路途。有網友為被困者提供免費留宿地,他們在街上舉著牌子說“如果你寸步難行,請來我家”。
讀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請選準角度,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襲。
【寫作提示】
一、從助人為樂方面思索
浙江舟山街頭,一名下肢殘疾的男子跪在自己的輪板上,對著14樓頂上欲跳樓輕生的男子大聲勸導:“大哥,你要想開一點呀,看看我的樣子,還活得好好的,你還有什么坎過不去呢?”最終,輕生男子被救下。
北京市密云大眾汽車公司32歲的保安彭雪松,與30歲待業(yè)家中的妻子孟欣,從2009年至今,兩人捐獻成分血96單位,總計19200毫升。一個家境貧困的保安與妻子為什么月月去獻血,只因為彭雪松曾車禍受傷,得到過別人的救助,他們愿用赤誠回報好人。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有時為別人做點小事,是舉手之勞,不僅幫助了別人,自己的心靈也得到充實和滿足。大張旗鼓的慈善舉動,固然感動人,生活中常見的“微善行”,同樣可貴。
二、從聚焦“微感動”的“正效應”方面思索
有的人常常拿著放大鏡看社會的“丑陋”,視而不見社會明亮溫暖的一面。只看見“負面”的東西,影響自己,心情總沮喪,也總會對周圍失望。而更多看到生活美好的一面,就能凝結“正能量”,弘揚好風尚,扭轉風氣,使社會更加和諧美好。
可從以下方面立意:
1.闡述“微感動”的內涵,立論頌揚人們的“微善舉”。聯系現實,議論某些人只顧自己的自私功利的行為。倡導社會互助的良好風尚,弘揚正氣。
2.立論主張聚焦社會的光明面,辯證看待社會的陰暗面,振奮精神,積極向上。在“微感動”中加入助人者的行列,弘揚道德新風。
3.如寫作記敘文,可就生活中讓人感動的人和事來記敘描寫,聚焦“微感動”。要有真實生活的體驗,要有鮮活的細節(jié)描寫,寫出濃郁的生活氣息。
【寫作訓練五】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寫作提示】
總之,“鹽”是生活必需品,學生很熟悉,該題既貼近生活,又富有哲理,可記敘可議論可抒情,審題難度不大,寫作范圍較寬,既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激情,又有利于學生自主發(fā)揮寫作。
【寫作訓練六】
2012年9月1日,北大校長周其鳳來到北大貧困生“綠色通道”看望新生。他在現場表示,自己也曾是特困生,1965年到北大報到時手里只有三塊多錢。周其鳳回憶,1965年,他從老家坐火車來北大報到,到北京后,身上只有三塊多錢,花了三毛錢坐公交車到北大,“買完飯盆就沒錢了。二年級的學生領著我從學校后勤伙食科借了十五塊五的飯票,我才在北大開始了學習生活”。周其鳳對甘肅酒泉的新生趙樹青說,“在北大,不比生活比學習,要盡快融入北大這個集體,要自強、自信?!?/p>
讀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請選準角度,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襲。
[寫作提示]
一、從自信自強的角度思索
“自信自強”是一個老話題,我們在思考和議論的時候,要增加些“時代”的因素,我們要思考人生,思考社會。我們來到世間,不應該只是來“享受”和“消費”的,人生的意義在于為這個社會貢獻些什么,為這個世界留下些什么。
作為一個大學新生,貧窮沒有什么可怕,恰恰是磨練自己的磨刀石。大學生洪戰(zhàn)輝,曾是湖南懷化學院的學生,他11歲那年家庭突發(fā)重大變故,父親瘋了,親妹妹死了,母親和弟弟相繼離家出走。父親又撿回一個遺棄女嬰,需要他撫養(yǎng)。洪戰(zhàn)輝上大學后,一邊讀書一邊照顧年幼的妹妹,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來維持生活。他在貧困中求學,在艱辛中自強。照顧自己和妹妹的同時,學習也不放松。大學畢業(yè)后,他考上了中南大學的研究生。這樣的例子在大學生中并不少見。
二、從“比什么”的角度思索,議大學生應該追求什么
當今時代,社會的攀比風氣較重,不是比境界比努力,恰是比物質比奢華。年輕人容易受環(huán)境影響,受物質誘惑,大學生中也不乏攀比現象。要高檔,要名牌,使得校園生活不再純粹。
大學,應該有大學的精神。1917年,蔡元培赴北大任校長一職,他在就任演說中道:“抱定宗旨,為求學而來?!彼M麑W生置于首位的自我要求是“求學”。蔡元培先生還說:“大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職,不當以學為升官發(fā)財之階梯”。當代學者楊東平概括大學精神核心在于“追求真理,探求學問”。北大教授錢理群借用魯迅之語,強調“永遠不滿足現狀,永遠的批判和創(chuàng)造精神”,是大學生應該追求的。
可從以下方面立意:
1.家庭貧困并不可怕,成功還是要靠自己。
2.物質貧困不需自卑,自信和自強才是成功的鑰匙。
3.作為學生,提倡正確的“比”,不比物質條件,不比享受消費,比學習,比能力,比創(chuàng)新精神,比對社會的責任感。
【寫作訓練七】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希臘哲學家第歐根尼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所有動物當中,最聰明的是人,最愚蠢的也是人?!?br> 第歐根尼的這句話引起了你怎樣的思考?請以“聰明和愚蠢”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角度自選,文意自定;(2)詩歌之外文體不限;(3)不少于800字。
【寫作提示】
“聰明”和“愚蠢”是兩個相反的概念,可有時候它們偏偏就交融在一起難分彼此。常言道:物極必反。聰明到了極致,極有可能也就登上了愚蠢的巔峰;而聰明者,有時卻又以愚蠢的面目出現。《紅樓夢》中有一句評說王熙鳳的“判詞”——“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就道出了許多人“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可悲結局;而古語“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則又從另一個側面道出了我們慣常認為的“愚蠢”也許正是最聰明的表現。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人們本應當一步步向著智慧的頂峰邁進??墒?,令人不安的是,我們上可入太空,下可潛海底;我們可以攻克一種又一種疾病,延長人類壽命;我們可以通過轉基因、雜交,制造出許多新鮮的物種和食品……但是就在同時,人們卻又污染著賴以生存的大地、海洋和空氣,使多少美好家園變成無人居住的“癌癥村”;人們制造著最先進的殺人武器,讓萊籃子、食品柜被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溝油充斥……人類,實在難以用一個“聰明”或“愚蠢”來形容!
寫這篇文章,首先必須理清“聰明”和“愚蠢”之間的辯證關系,理解被“聰明”包裹著的“愚蠢”和表現為“愚蠢”的“聰明”;必須看到古今中外,多少自以為聰明(事實上他們不少人真的具有較高的智商)的統(tǒng)治者、倒行逆施者在挖空心思損人利己的同時,也在愚蠢地挖掘著自我埋葬的墓穴;必須看到那些被高貴者視為“愚氓”的普通百姓默默地創(chuàng)造著人類的歷史和文明,人類歷史的每一點進步都凝聚著這些“卑賤者”的心血和汗水!
文章可以小到寫一個人、一件事,體現出“智”與“愚”之間的辯證關系;也可以剖析一個社會、縱觀一個時代、透視一個領域,揭示出被“聰明”掩蓋著的“愚蠢”和貌似“愚蠢”的“智慧”。題材可大可小,至于體裁,議論文、記敘文、哲理性散文皆可使用。
【寫作訓練八】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漫畫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
【寫作訓練九】
【寫作提示】
【寫作訓練十】
【寫作提示】
5.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團隊的力量。劉圖恥和徐云玲都知道個人力量的單薄,劉圖恥動員周圍的人參加拾荒助學行動,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愛心力量;徐云玲也請丈夫幫助自己??梢哉f,他們的成果不僅僅是他們個人取得的,而是靠團隊的力量共同取得的。
【寫作訓練十一】
(1)你想用賣糖水來度過余生,還是想要一個機會來改變世界?
(2)成就一番偉業(yè)的唯一途徑就是熱愛自己的事業(yè)。
(3)你的時間有限,不要浪費于重復別人的生活。不要讓別人的觀點淹沒了你內心的聲音。
要求:以上三句都是喬布斯的名言,它引起了你怎樣的思考?要求自選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
【寫作訓練十二】
【寫作提示】
需要注意的是,這則作文材料所敘述的是一位想成為用劍高手(有理想)而追求練劍速度(求高效)的學劍者與劍術大師之間的對話。對話精彩之處在于兩組對比:一組是“努力”練習,花費10年時間;另一組是“不吃不睡24小時不間斷地練習,反而要用30年時間。從表面看,后者肯定要比前者更“珍惜”時間,更花費心血,更刻苦勤奮,但成為高手的時間卻是前者的三倍。這兩組對比所反映的現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大師一語道破:“因為你忘記了做這件事的樂趣所在。”便明確地揭示出成功與樂趣、節(jié)奏與樂趣、效率與樂趣之間的因果關系。據此可知,這則作文材料可有以下四個立意角度:
此題如果僅僅抓住兩組對比來立意的話,極容易偏題,因為兩組對比所揭示的僅僅是如何科學利用時間的問題,這個角度的思考和立意不是不可以構思為文,但是扣題并不緊密,因為偏離了命題材料的核心意旨和立意指向。
【寫作訓練十三】
【寫作提示】
【寫作訓練十三】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寫作提示】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币磺Ь浜姥詨颜Z,也抵不過一個小小的行動。要取得成功,必須腳踏實地地往前走,切莫只停留在紙上談兵的空洞言論上。 【寫作訓練十四】 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表述語: 【寫作訓練十五】 孟買佛學院是印度著名的佛學院之一。它不僅建院歷史悠久,培養(yǎng)出了許多著名的佛學者,而且還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特點,就是在該學院的正門一側,又特意開了一個小門,這個小門只有1.5米高、0.4米寬,一個成年人要想過去必須彎腰側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頭了。 凡是報考就讀于孟賣佛學院的學生,教授給學生們上的第一堂課,就是把他們領到這個小門旁,然后讓他們每人進出小門一次,所有人都是彎腰側身進出的。進入過這小門的人,當他再出來的時候,幾乎無一例外地承認,正是這個獨特的細節(jié),使他們頓悟,讓他們受益終身。 其實,人生之路何嘗不是如此,人們要出入的地方,并不是都有壯觀的大門,或者有大門也不是隨便可以出入的;尤其是通向成功的路上,幾乎所有的門都要彎腰側身才可以進去。 請以“走小門”為題寫一篇記敘文或議論文,字數不得少于800。 【寫作提示】 千古文章,以意為先。立意高低,則決定了文章的高下。立意這個過程,也是文章構思的過程。文章的構思,除了文章的層次,詳略,還有材料的選擇、分布。立意的過程,決定作文的成敗。 本次作文,“小門”是關鍵,矮小、狹窄的門,是具體可觀的,這時,如果寫作者將其實寫,記敘一次過小門的經歷,并從中得到某種啟示(這是“受益終身”所暗示的內容,不可忽視),也是可以的。只是,這種立意,無疑是比較拙劣的。因為,“小門”不小,自有深意。挖掘其中的深意才是本次行文的重心所在。根據門的特點,可以將之理解為某種障礙,某個難關,進而想到某種挫折、經歷教訓等等,或者要達到某種境界必須要實現的某種超越,要實現這種超越,必須“彎腰側身”。這里的“彎腰側身”也就被賦予了新的意義:放低自己,學會彎腰,并進而得出“學會適應”,“學會變通”“彎腰側身進小門,才終有一天出佛門”這種更深層次的精神思考。一個將自己看得過高,過重的人,總是將自己當做一個“人物”的人,現實面前不肯“彎腰”,只會碰得頭破血流,焉能勘破紅塵,大徹大悟? 這里,就不僅僅是立身處世如何為人的問題,還可以進一步延伸觸及對真理的探求和思考上,并且也有了辨證的思考在其中,文章的意境也就突然闊大、深邃起來。 【寫作訓練十六】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途中,驢對馬說:“你如果肯救我一命,請分擔一點我的負擔。”馬不聽。驢精疲力竭地死去。主人把所有的貨物,連同那張驢皮,都放在馬背上。馬哭著說:“我真是不幸。不肯分擔一點負擔,卻馱上了全部的貨物,還加上這張皮!” 高考作文有一個聲音,要始終關注現實生活,遠離生活、悖離生活的話題,應當也必然被高考命題所揚棄。 閱讀材料,按要求作文 【寫作訓練十八】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常常令人入迷。僅以漢字為例,一個讀音下會有很多漢字,比如“du”包含“讀”“獨”“毒”“肚”“堵”“篤”“賭”“渡”“妒”“度”……這些漢字各有不同的奇妙意義,而且不同的人,即使讀到同一個字,也會產生不同的聯想,生發(fā)不同的情感。 請從“du”所包含的漢字中任選一個或多個,并以此為話題作文。 要求體裁不限,題目自擬,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寫作提示】 這是一道既能生發(fā)不同情感、產生不同聯想的具有較大自由度的作文題目。作文題目中為我們列舉了一些“du”組合中的不同漢字,僅就某一個漢字來說就能引發(fā)很多的話題。如度,按事物所達到的水平或狀況,有深度、知名度等;按一定的計量標準劃分的單位,有溫度、角度等;另外還有法度、制度等等。又如獨,僅就成語而言就有很多,如獨善其身、獨出心裁、獨斷專行、鰥寡孤獨、踽踽獨行、特立獨行……更何況作文題目并不局限于其中的一個漢字,還可以是包含漢字中的多個。由于寫作范圍寬泛,在寫作的時候往往產生“老虎吃天,無處下口”的困惑。 因此在寫作時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1)明確內涵。漢字話題的內涵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字面的意義,大都又有比喻、象征的意義。因此,寫作時明確話題的內涵,才能寫出既切合題意,又有新意的文章。(2)定向選點。一個話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落筆,這就須要“定向選點”,即確定寫作的角度,從廣闊的寫作范圍內選擇合適的寫作點。(3)聯想擴展。獨字或多字話題并不直接表示觀點,但作文必須主題鮮明,中心突出,內容集中。寫作時可展開聯想,將獨字或多字話題擴展成短語或句子,這有利于打開思路,有助于確立鮮明的主題。 如果真有“時空遂道”,它可以帶你回到歷史上的某一時刻,使你有機會拜見魯迅、郭沫若、雨果、巴爾扎克、羅素這五位大師中的某一個人,并與他就你感興趣的問題進行對話。那么,你將選擇拜見哪一位大師?將與他就什么樣的問題進行對話呢? 請以“我與_______關于______問題的對話”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先將題目補充完整:在第一條橫線上先填一位大師的名字,在第二條橫線上寫上你感興趣的題目;(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全文不得少于800字。 【寫作提示】 限制性的材料作文作為一種考場新型作文模式,在構思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審題時應看清材料內容和寫作要求。材料中只列舉了5位大師,在要求中指出“在第一條橫線上先填一位大師的名字”。那么本文就只能填上材料中的某一位大師,如果填上材料以外的大師,則屬偏題。 2. 內容構思時的重點是“對話”。既是“對話”,文中內容應該是有問有答,答問互見??梢允俏覇?,大師答;也可是大師問,我答;也可在主干部份采用對答體式等多種樣式。如果僅寫大師的話,就成了“傾聽”,偏離要求了。 3. 主旨體現在“關于____問題”,是文中內容的核心。全文應圍繞一個中心議題分層次展開?!癬___”給了考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可以就許多問題角度展開:人生、理想、習慣、行為、人際交往等均可,而一旦填上某詞,就受到一定限制,只能扣住所填詞語展開,秋風千里,落葉也要落在這“根”上。否則就答非所問了。 4. 在行文思路上,應扣住所填主旨詞語,考慮分層次、分角度展開,要有一定的邏輯性。如談人生,可從我們應該具有什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_____信念、理想是我們人生的支柱,面對挫折、失敗、坎坷,我們應怎么辦等等展開,將人生話題深入下去。切不可泛泛而談,為對話而對話。大師們的話盡可能從大師們的原話、原詩、原文中去摘錄,則更好。 總之,此類文既受材料之限,又受標題所限,但選擇角度則給考生以合理的展開,想象的空間,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好說,但是文中的“對話”,則是全文關要所在。 這幅漫畫給你怎樣的啟示?請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自選文體,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襲或套作。 【寫作提示】 看圖作文的審題,要注意四個方面: 1.看圖畫上的形象。圖畫主要靠形象表達觀點,所以要看清作者塑造了什么形象,想通過這一形象表達什么觀點。 2.看圖畫上的文字。圖畫上的文字是用來揭示畫面內涵的,有助于讀懂圖畫。 3.看圖畫的標題。和文章一樣,圖畫的標題能揭示圖畫的內涵及作者的目的,如果圖畫有標題,一定要注意審查探究。 4.聯系社會現實。圖畫是反映社會現實的,往往對當前的某種社會現象進行歌頌或者批判,所以審題時一定要聯系社會現實,這樣才能理解圖畫的中心內容,審題才不會出現偏題、跑題等現象。 十八大報告指出我國將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主要指的是社會經濟的現代化,其實,人的現代化更重要。那么,你認為,人,要現代化,應該具備些什么呢?
【寫作提示】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可以聽到或見到類似的事情,當然,也有許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況。請以“人際關系”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寫作提示】
作文當然要引導考生關注社會、人生,思考自我的健康成長。并且這個話題是一般青年人都必定要面對,或然會親歷的。人在旅途,人不能是獨行客,總會有種種的人際關系,需要我們去面對。馬的不幸,在于它拒絕施與援手;問題是,現實中,我們常常施與援手而遭致誤解。由是,可以延展我們有關人與人的關系的思考,這顯然是有意義的。有心的考生,可以上升到道德與精神的層面,做關于如何做人的思考。
【寫作訓練十七】
【寫作提示】
【寫作訓練十九】
P129【寫作訓練九】
【寫作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