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肛腸外科學組的規(guī)定:功能性便秘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癥狀,表現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難,或合并一些特殊癥狀,如:長時間用力排便、直腸脹感、排便不盡感,甚至需用手幫助排便,在不使用緩瀉劑的情況下,7天內自發(fā)性排空糞便不超過2次或長期無便意。功能性便秘按病因可分為慢傳輸型便秘與出口阻塞型便秘兩大類。
功能性便秘的治療應以解除排便困難癥狀、恢復正常排便規(guī)律為目的?;颊呤紫葢3志袷鏁常黾舆\動,加強腸肌和腹肌鍛煉,糾正不當飲食習慣,養(yǎng)成按時排便習慣,積極排遣精神或心理障礙,預防藥源性便秘等,同時配合藥物和簡便的手法治療。當各種保守療法治療無效時,方可考慮使用手術療法。中醫(yī)藥治療功能性便秘,主要有以下幾型。
1 慢傳輸型便秘:
因正氣不足所致,又稱陰結。表現為便次減少或便意缺乏,腸鳴音減少,飲食量少或口干,小腹脹滿,糞便干燥如球或量少、排出困難,舌質淡紅,苔白欠津液,脈沉細。此為氣陰不足,腑氣不通,治宜平補氣陰,潤腸通便。
(1)單味決明子炒或打碎,成人每次15g,小兒6g;陰虛血少,可加入枸杞9g,杭白菊、生地各5g;若氣虛,加生曬參3g;嬰幼兒內熱便秘,加玄參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