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是自覺心跳快而強(qiáng),并伴有心前區(qū)不適感。心悸患者應(yīng)保持精神樂觀,情緒穩(wěn)定,堅(jiān)持治療,堅(jiān)定信心。應(yīng)避免驚恐刺激及憂思惱怒等。生活作息要有規(guī)律,飲食有節(jié),宜進(jìn)食營養(yǎng)豐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營養(yǎng)原則
生活作息要有規(guī)律。飲食有節(jié),宜進(jìn)食營養(yǎng)豐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鹽飲食,忌煙酒、濃茶。
飲食禁忌
心血不足型:常表現(xiàn)為心悸不寧,面色少華或萎黃,夜寐不安,或多夢,膽小善驚。此類患者宜食具有養(yǎng)血安神作用的食物,忌食辛辣香燥食品。
心氣虛弱型:常感心悸氣短,動則出汗或自汗,面色恍白、倦怠乏力、胃納減少,或四肢不溫,舌淡苔白。宜常食用溫陽益氣之物,忌食生冷滋膩物品。
陰虛火旺型:經(jīng)常心悸而煩,咽痛口干,手足心熱,夜寐不安而煩燥,或有盜汗,舌紅少苔。宜食生津養(yǎng)陰安神食品,忌食香燥辛散之物。
痰火上擾型:常感心悸心慌,胸悶不安、煩燥不眠、頭暈口苦,或痰多惡心、舌苔黃膩。宜食清熱化痰之物,忌食煎炸熏烤,滋膩肥甘食品。
氣滯血瘀型:自覺心悸心痛、胸悶不舒、憋氣隱痛如刺或脹、舌紫。宜食化瘀通絡(luò),行氣活血食品,忌食生冷酸澀之物。
適宜食物:凡心悸之人,除積極對癥治療外,宜常吃以下食品:
1.桂圓
可用桂圓肉泡茶喝,或煮桂圓粥食用,它有益心脾、補(bǔ)氣血、安心神的用途,尤其適宜心血不足型心悸之人。
2.紅棗
可用紅棗煎水服,或用紅棗煮粥食,或早晚空腹嚼食。紅棗中含有多量的、為造血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素 ~ 鐵和磷,是一種天然的補(bǔ)血?jiǎng)Ω鞣N貧血、體弱、產(chǎn)后虛弱、手術(shù)之后氣血不足所致的心悸者,最為適宜。
3.酸棗仁
宜用酸棗仁6 ~ 10克,芡實(shí)12克,龍眼肉6克,煮湯后睡前服食。酸棗仁可以寧心安神配合龍眼肉和芡實(shí),對心血不足型號心悸頗有裨益。若無芡實(shí)或龍眼肉,亦可單用酸棗仁15克,搗碎后同粳米煮粥食用。
4.荸薺
每日可用荸薺60 ~ 120克,配海蜇50 ~ 100克,煮湯分2次飲用。此法為清代名醫(yī)王士雄的“雪羹湯”,有清熱化痰之功,適宜痰火上擾型心悸之人服食。
5.柏子仁
可用柏子仁10 ~ 15克,稍搗爛,同粳米湯煮粥,待粥將成時(shí),加少少許蜂蜜,稍煮一、二沸即可食用,宜作早晚餐服食。此法適宜心血不足型心悸,因柏子仁本身有養(yǎng)心安神之效。
6.百合
選用新百合50 ~ 60克,或干百合30克,煎水后加入適量冰糖食用。此法適宜心氣不足型或陰虛火旺型心悸,包括體質(zhì)虛弱,婦女更年期,以及神經(jīng)管能癥所致的心悸之人服食。
7.蓮子
先將干蓮子磨粉,每晚取蓮子粉50克,桂圓肉30克,同粳米50 ~ 100克煮成稀粥,然后加入冰糖適量,臨睡前服食1小碗?;蛴酶缮徣?0克,桂圓肉30克,冰糖少許,一同煎服。此法適宜心血不足型心悸者食用。
8.蓮子心
每日用干蓮子心1.5克,開水沖泡代茶飲。適宜陰虛火旺型和痰炎上擾型心悸者服食。
9.麥門冬
選用干麥冬20克,前水代茶飲?;蛟倥浜仙硡?0克,一并煎湯飲用。此法適宜陰虛火旺之心悸病人常飲。
10.西洋參
單以西洋參片3 ~ 5克,泡茶常飲。適宜心氣不足或陰虛火旺之心悸者食用。
11.豬心
用豬心一枚,切后同姜蔥細(xì)鹽適量煮食。因豬心補(bǔ)心,可治心悸怔忡,適宜心血不足,心氣虛弱而心悸者服食。也可用不落水豬心1只,剖開,連豬心血,加入朱砂6克,重湯燉約3 ~ 4次服食,連吃2 ~ 3只豬心。此法適宜痰炎入心,驚悸發(fā)狂者食用。
12.薤白
即小蒜,一名野蒜。每次用干薤白10克,配合瓜萎仁10克,煎湯喝,每日2 ~ 3次。此法適宜氣滯血瘀型心悸,包括冠心病心絞痛之人心悸心痛者食用。
13.山楂
可用野生山楂10 ~ 15克,每天煎水代茶飲。此法適宜氣滯血瘀型心悸,包括高血壓病、高血脂癥、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以及陣發(fā)性心動過速者心悸時(shí)服食。
14.人參
可用人參3克,切片,每天泡茶飲。適宜心氣虛弱,產(chǎn)后病膈體虛之人心功能不全而心悸時(shí)食用。
15.黃精
單用黃精10 ~ 15克,或同枸杞子10 ~ 15克煎水代茶頻飲。適宜心血不足,病后產(chǎn)后體虛心悸者服食。
16.小麥
宜用小麥60 ~ 100克,同大棗10枚,炙甘草6 ~ 10克,一同煎水代茶飲。此法尤其適宜婦女體虛心悸,或心臟神經(jīng)管癥心悸不安者服用,可以起到養(yǎng)心安神止心悸的效果。
17.肉桂
可選用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煎水代茶飲。此法適宜心氣虛弱型心悸者服用。
心悸之人除宜選擇食用上述食品外,凡心血不足型心悸者:還宜多吃些桑椹、松子仁、枸杞子、葡萄、阿膠等物品;心氣虛弱型心悸者又宜食用銀耳、黨參、黃芪、太子參、靈芝、紫河車、蜂蜜等;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而心悸者:還可食用菊花腦、茼蒿、槐花、白菊花等;心功能不全而心悸者:可常吃茶葉;心火偏旺而心悸者:又宜常飲竹葉茶、白茅根茶等。
忌食物品:
凡心悸之人,均應(yīng)忌煙酒,也應(yīng)避免不分癥型亂用滋補(bǔ)之品,凡屬心血不足者:忌食胡椒、辣椒、花椒、肉桂、紫蘇、茴香、燒酒、丁香、蔥、姜、蒜、之類辛熱香燥之物;凡屬心氣虛弱,心陽不振之心悸者:忌食或少食西瓜、冬瓜、地瓜、河蟹、海蜇、柿子、萵苣、茭瓜、馬蘭頭、菜瓜、蜆肉、綠豆等寒性以及生冷瓜果等耗傷陽氣之品;痰熱上擾型心悸之人又當(dāng)忌食桂圓、大棗、人參、黃精、麥冬、糯米、阿膠、豬油、肥肉、羊肉、狗肉、甲魚、鰻魚等滋膩粘糯、生火助痰的食物。
總之心悸是自覺心慌不安,不能自主,或脈象不齊的一種證候。臨床常見于心臟病、甲狀腺功能亢進(jìn)、貧血、神經(jīng)官能癥等各種疾病所致的心律失常。針灸治療因植物神經(jīng)功能失調(diào)所致心悸有較好療效,對于其他原因所致心悸(心律失常),應(yīng)以綜合治療為主。